同盾科技:堅持科技向善,探索數據安全保護新機制

2021年,金融數據安全相關新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數字金融將如何在安全合規的尺度內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實現創新穩健發展成為當前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對此,同盾科技合伙人、副總裁陳文在近日召開的“2021南都金融高峰論壇”上表示,數據資源未來需要在合規的尺度內流動起來,從而產生更高附加值的金融產品,可以運用隱私計算技術、區塊鏈技術解決“數據可用不可見”。同時,業內需兼顧金融科技倫理,堅持“科技向善”。
據悉,同盾科技等20余家金融機構、行業智庫、科技企業在活動期間作為首批成員單位還受邀加入了由南方都市報發起的南都數字金融創新聯盟。該組織旨在聯合同業共同打造數字金融的行業交流和研究平臺,實現政策上通下達,同業互享互鑒,行業共建共治,助力中國金融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陳文在發言中指出,新法的目的是保護與利用并重。當數據成為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資產,對于如何保證數據在采集、挖掘和流通等各環節安全流轉、合規使用,陳文認為,數據孤島的現象與數據使用的需求存在矛盾,但可以在合規前提下運用新的技術去解決。
他進一步 強調,解決 數據 孤島問題既要有技術手段例如隱私計算,又要有包括行業協作機制或公約之類的制度管理手段。 具體而言,陳文認為,在金融領域內,營銷拓客、反欺詐、信用風險評估、反洗錢、授信評估、內控合規等主要業務場景,都可以聯合多家金融機構的數據“聯防聯控”從而提升成效;而跨機構的數據流通,也可能帶來額外的非授權數據使用風險和敏感金融數據泄露風險。
而隱私計算技術、區塊鏈技術正在成為業界解決“數據可用不可見”的熱門方向。陳文介紹稱,今年被市場認為是隱私計算的元年,隱私計算能夠保證滿足數據隱私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數據價值和知識的流動與共享,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不動模型動” 。
為此,同盾科技創新性地在國內率先提出了“知識聯邦”技術框架體系,并基于知識聯邦構建了工業級安全多方應用平臺產品;為更好地服務各環節的開發者、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還進一步研發了隱私計算公共操作系統,倡導發起知識聯邦產學研聯盟,推動生態協作。
目前相當一部分具備驗證性的隱私計算技術已落地使用。據了解,同盾科技基于知識聯邦技術幫助國內一家電網企業在數據安全治理應用層面實現較好的提升。項目不僅打通了電網企業與銀行數據的安全共享,還在保護數據隱私的基礎上分析各家企業的電力使用狀況,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信用判斷數據支撐,幫助銀行更深入地做好中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量化評估,提供更及時更精準的分析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