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400億元股權爭奪戰

格力電器股權轉讓進入了倒計時。
9月2日晚間,格力電器對外公開披露,目前共有兩家意向受讓方,向格力集團提交了受讓申請材料,并足額繳納相應的締約保證金。
格力集團稱將盡快組織評審委員會對兩家意向受讓方進行綜合評審。這也意味著格力電器400億股權爭奪戰也進入最后的決賽圈。
400億股權轉讓,高瓴資本和厚樸投資成最后追逐者
今年4月,格力集團轉讓格力電器股權一事引起了資本市場極大關注。
據鈦媒體(微信ID:taimeiti)了解,這次格力集團轉讓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據估算要拿下這15%的股份,大概需要約400億元。
市場對于格力電器的潛在接盤方有很多猜測,此前有報道稱阿里和京東將參與進來,不過雙方在第一時間否認,還有報道稱格力電器董明珠也有意接手。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后的追逐者也水落石出。
9月2日,格力電器披露最新的進展,共有兩家意向受讓方,分別為珠海明駿投資合伙企業(下文簡稱明駿投資)和格物厚德股權投資(珠海)合伙企業(下文簡稱格物厚德)與GENESIS FINANCIAL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組成的聯合體。
關于明駿投資和格物厚德,大部分人或許并不太熟悉。不過雙方背后資本卻十分雄厚,這兩家意向受讓方背后,分別是高瓴資本和厚樸投資。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珠海明駿成立于2017年5月,背后的實際操盤者是高瓴資本。
而格物厚德股權投資成立于2019年5月17日,是厚樸投資在珠海設立的子公司。
根據格力電器此前披露的方案,意向受讓方需繳納63億元作為保證金,股份轉讓價格不低于44.17元/股,即轉讓總金額不低于398億元。
63億元的保證金、近400億的轉讓總金額,這對意向受讓方的資金來說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很難成為最后的玩家。是高瓴資本還是厚樸投資,誰最有可能入主格力電器呢?
高瓴、厚樸誰將笑到最后?
資料顯示,高瓴資本成立于2005年,投資覆蓋TMT、消費零售、醫療健康、企業服務、能源與制造業等領域,成立至今成就不少經典投資案例,投資互聯網公司如百度、騰訊、京東、美團點評等;投資出行企業如滴滴、摩拜單車等;投資生物醫藥企業如藥明康德、信達生物等。
據了解,高瓴資本創立之時,第一筆投資標就把所有資本壓在了騰訊上面,彼時騰訊市值不超過20億美元,而如今騰訊的市值已翻了上百倍,高瓴資本也因此名聲大噪。
2010年,高瓴資本以2.65億美元投資京東,成為當年中國互聯網最大單筆投資,至京東赴美IPO之時,高瓴持有的股權價值已經升至39億美元。騰訊、京東兩大經典投資案例,讓高瓴一時之間成為中國“地表最強”的投資戰隊。
在核心人物張磊的運作下,14年間高瓴資本的資產管理規模以幾何倍數增長,現已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
相比高瓴資本的“高調”,厚樸投資則神秘許多。
資料顯示,厚樸投資成立于2007年,由高盛中國合伙人方風雷創立的一家私募股權機構,初始基金管理規模為25億美元,高盛和淡馬錫曾為其提供支持。
據了解,厚樸投資方向均與中國概念相關,一是直接投資中國企業,二是協助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三是協助海外企業投資中國。厚樸創始合伙人之一何潮輝曾對外表示,“不分行業、不分地域,我們最關心的是企業本身。”
2008年,厚樸聯合淡馬錫購買香港LungMing投資控股公司三年期的可轉債,并與淡馬錫結下合作情誼。
2009年這一年,厚樸投資步伐陡然加快。
1月,厚樸投資以6.5億美元總價從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手中購入32.4億股中國銀行股票;5月,厚樸投資領銜多家投資機構接手建設銀行股份,交易總金額達到73億美元;
7月又聯手中糧集團出資61億港元,收購蒙牛乳業20.03%的股權,雙方成為蒙牛第一大股東;
11月,斥資10億美元認購民生銀行H股;
一系列大手筆的資本操作之后,厚樸開始“雄起”,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下,面對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遭到外資銀行巨額拋售,厚樸逆勢選擇接盤的魄力,讓這家私募公司名聲鵲起。
此后,厚樸沉寂了數年,一直未有較大投資動作。2014年之后,厚樸再次頻繁“出手”。
2014年至2018年,厚樸先后投資蘑菇街、小米科技、星美控股、蔚來汽車、馬蜂窩等一批明星企業,尤其在2017年7月,厚樸攜手萬科及其他財團,以總計790億元價格收購亞洲最大的物流地產商、在新加坡上市的普洛斯,讓厚樸再次在行業內名聲大噪。
此外,厚樸投資還與萬科多次攜手,與海航簽署合作協議,并入股首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其投資的觸手已涉及多家A股上市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厚樸投資資產管理規模約140億美元,實力也不可小覷。
至于哪方最終將獲得寶貴“席位”,目前情勢還未明朗。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高瓴資本同時擁有格力電器及美的集團的股東席位。據格力電器、美的集團2019年半年報顯示,目前高瓴均為兩大家電巨頭的第八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0.72%(僅次于持股0.74%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及 0.89%,且資金實力相比厚樸更為雄厚,似乎“贏面”更多一些。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按照厚樸的投資特點,通常會以協助的方式參與投資,隨后再找新的投資者進行轉讓,如果董明珠想成為格力電器大股東,則厚樸的機會更大。
究竟花落誰家,預計最快在本月就會揭曉。屆時,格力電器也將迎來一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