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洞察了解8000萬會員?良品鋪子升級會員中臺

7-11創始人鈴木敏文曾有一句名言揭示了零售的本質:不要為顧客著想,而是要站在顧客的立場上思考。
這不是一句簡單的話,它意味著零售企業必須研究自己所面對的顧客,他們有什么樣的特征與偏好?他們的真正需求應該是什么?怎樣才能實現精準的供需匹配?將是決定零售企業未來競爭力的核心能力之一。
今年雙十一前夕,良品鋪子全渠道會員總數已突破8000萬。通過數據的采集和梳理,掌握消費者與企業發生過的一切交互行為,為顧客打上不同的標簽,進而識別或推斷不同群體乃至用戶個體的消費習慣、口味偏好等,是良品鋪子多年來努力培育的企業核心能力之一。
這也就是業內所說的“用戶畫像”。零售史150年,從線下零售時代,到電商時代,再到新零售時代,用戶畫像的工具也從柜臺前簡單的按鍵持續升級演進。
在新零售提出三年后的今天,中臺一詞突然成為了零售行業的高頻熱詞。就在許多企業試圖撥開迷思、厘清概念時,良品鋪子又一次成為了先行者:2019年9月良品鋪子在業內率先建立了會員中臺,實現了全渠道會員數據打通。
關于中臺的概念眾說紛紜,良品鋪子對此的理解是,中臺是銜接前端和后臺業務的橋梁,它通過數字化的技術,將業務流程和機制確定下來,并不斷完善和創新,提升各業務之間銜接和響應的效率,最終會落地到企業的創新能力及對終端業務的支持上。“中臺是為前臺而生的,它是什么根本不重要,如何持續提升企業對用戶需求的響應能力,才是建中臺最重要的意義。”良品鋪子電商技術中心總監羅軼群總結。
升級后的會員中臺除了統一全渠道的會員數據和權益管理,還支撐與消費者的充分互動,為消費者提供了秒殺、看劇購貨、拼團免單等互聯網新玩法。它覆蓋16個業務部門,設立了146個故事場景,梳理了近20個系統,改善了508個功能點,平均響應時間提高16倍,能夠在大促時支持更加豐富的營銷模式。
有了中臺的支持,會員運營從原有的手工多系統操作轉變為一套系統閉環,一次活動系統準備時間從2天縮短為2分鐘,顧客圈選準備時間從半天縮短到了15分鐘,并能同時支持29個渠道的不同營銷活動。
此外,中臺像一個智能化的蓄水池,不僅能沉淀會員購物全過程的數據,并且能自動分析營銷數據,提煉關鍵指標,梳理出清晰的人群結構,便于運營人員針對關鍵指標做后期會員維護,不斷優化投放模型,提升營銷的精準度。
在產品端,中臺還能收集顧客評價信息,反饋到生產端,以便優化生產環節,不斷提升是食品安全、品質、口味等各方面的水準。
在提升運營效率的同時,良品鋪子用戶的購物體驗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一點從用戶數量與質量的增加便可得到驗證:今年雙十一期間,天貓會員人群與去年相比已經發生明顯變化——會員數增加同時,高折扣敏感的人群占比由60%降至20%。
憑借出色的會員在線運營能力,良品鋪子將門店體系會員與阿里平臺的會員融合,成為阿里會員通代表案例。融合后,不僅阿里平臺各渠道會員實現互通,同時也實現了淘系會員與線下會員的數據通、權益通、運營通。至此,品牌會員在各渠道都能享受一致的身份與積分、等級、優惠等權益,獲得更多個性化、場景化的互動體驗,會員真正成為良品鋪子的數據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