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上市后雙軌并存 資本是外驅、產品升級是內核

在最新的IPO過會名單中,零食零售企業良品鋪子順利過會,將成為零食零售企業中的“新丁”。
在推出IPO計劃至今的時間里,良品鋪子升級品牌,推出“高端”定位,不過,伴隨著IPO資料的陸續披露,亦有消費者對“高端”定位表示了不解。
近日,梳理良品鋪子供應鏈的相關信息可知,從選品、代工、安全把控、市場回饋等層面透出的信息中可以看出,對于良品鋪子而言,上市后的發展道路將是雙軌并存,即資本是外驅,而順應消費需求的產品升級是發展內核。
代工并不意味放松質量
援引公開信息可知,此前市場多有質疑,認為代工模式在產品質量把控等層面存在弊端,不過,從良品鋪子的供應商管理狀況來看,代工并不意味著放松對質量的管控。在選擇供應商的過程中,良品鋪子在企業質量、原材料把控、廉潔等多個層面都有要求和監測。
良品鋪子制定了一個《關于良品鋪子管理供應商的關系管理作業指導書》,供應商的引進需要公開透明,在細分市場上選擇“數一數二”的供應商進行優先引進。
以肉品類為例,行業眾所周知,市場上的工廠并不多,差不多就十幾家工廠來支撐全年接近20億元的銷售,良品鋪子選擇的肉類工廠,無論是規模、質量還是產品配方,在國內都是數一數二的,這類工廠,本身就具有優秀的質量把控能力,但是,成為良品鋪子的合作伙伴,還要“過關”。
為保證質量,良品鋪子的供應商選擇流程分為六步,包括“廣泛篩選-注冊供應商-簽訂廉潔承諾書-根據標準做職評-成為潛在供應商-現場考察”。其中,現場考察會從采購從業務層面考察,看能否提供良品鋪子所需要的產品;品控質量考察則看是否能夠達到國家的質檢標準。每一項考察,都有詳細的標準。
全產業鏈聯動升級
即使過關成為良品鋪子的供應商,也不意味著可以一勞永逸。最近一年以來,良品鋪子自我升級,定位高端,為此,在今年的供應商在會上,也呼吁供應商要跟上步伐。所悉,大部分的供應商還是跟隨良品鋪子的高端零食定位做了同步的生產條件升級,但同時,為保證產品的口感和質量,也會保留生產工藝,“比如說肉類供應商的豬肉脯產品,在升級的過程中,沒有放棄‘竹篩攤曬’的工藝,而是選擇擴大生產規模,投入更多的成本來升級生產線,依舊以產品質量為核心產出的標注,新建了新的工廠。但是,也有達不到高端產品標準的要求,最終選擇放棄產品。”來自良品鋪子的資料顯示。
此外,在“賺錢”和“保證品質”上,良品鋪子也多有取舍。比如有一些爆款產品,在成本的和品質的平衡問題上雖然有不錯的銷量,但是口碑上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也會選擇淘汰。
除了產品的升級之外,洞察用戶需求,細分產品和消費場景,并提升視野理念也是良品鋪子做實高端的路徑。
外觀設計上,良品鋪子提出“可持續設計”概念,從色彩、排版、字體、圖標、攝影、等元素,建立一套更高效的包裝設計體系。六大板塊的11個品類產品被賦予11種色彩,統合了超過1000種產品,以彩虹式產品陣列,讓產品在井然有序的同時保有高度識別,加上不同的底紋,向消費者更準確的傳達產品特性,并且更具視覺美感與內涵。同一圖形版式下的九種口味標簽,加強色彩的對比度的同時,再次拓寬設計邊界,使之更具可延展性。此外,良品鋪子還在在一致性與靈活性上尋找平衡點,為不同的產品設計提供解決方案,打造一個符合品牌的包裝設計體系化,以證明設計是一個可持續性的過程。
最終,良品鋪子完成了100款產品的切換到部分門店試銷。
全產業鏈升級之后,在客戶端的反饋立竿見影。在更換包裝升級之后,良品鋪子做了顧客調研,超過85%的顧客更喜愛新的包裝體系,這也是從消費者得到的對新的高端零食視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