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引進“柔性人才”5300余名 58同城多措并舉助力人才靈活就業

今年以來,廈門通過“飛地引才”、短期聘用、項目合作等方式,共引進5300名“柔性人才”,夯實當地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基礎。在廈門靈活引才的同時,58同城也依托發布行業數據、提供兼職崗位,以及與高校共建實習基地等方式,推動人才靈活求職,助力穩就業。
廈門引進5300名“柔性人才”,人才“候鳥”促發展
緊貼重點產業和招商發展需求,廈門充分發揮人才的柔性流動優勢,鼓勵企業在飛地經濟、短期雇傭、項目合作中靈活使用人才,截止目前共引進“柔性人才”5300余名。不僅是廈門,全國各地都在通過彈性使用、軟性管理、個性服務人才,最大限度地釋放人才價值,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中山市以顧問指導、項目合作、兼職返聘等方式,柔性引進專家人才;蘭州市柔性引進醫療領域技術帶頭人,提升臨床科研和學術水平;海南省制定柔性引進人才實施辦法,通過多種方式“借腦引智”。
在全國各地創新人才流動和使用機制的同時,58同城發揮數據、技術等優勢,對人才流動、招聘求職形勢進行分析研究。此外,58同城旗下覆蓋下沉市場的58同鎮也對靈活用工形式進行研究,據58同鎮發布的《2019中國縣域零工經濟調查報告》顯示,縣域市場有零工收入的人群達到52.27%,35.11%的縣域零工工作與互聯網相關,“互聯網+”類零工在各種零工類型中排名第一。借助58同鎮對縣域市場零工經濟實際情況的調研分析,58同城為縣域市場人才靈活就業提供參考、指引方向。
多種方式提供靈活就業,58同城促進穩就業
作為招聘行業的領導者,58同城通過多種方式為用戶提供靈活就業機會,發揮了促就業、穩就業的作用。
58同城APP中開設有兼職專區,無論是在校大學生還是社會勞動者,都能找到零售導購、服務員、傳單派發等兼職工作,靈活運用時間,獲得一定收入。此外,58同城平臺上匯聚著程序員網站建設、活動策劃、新媒體等兼職工作,全方位為求職者提供工作機會。
不僅如此,58同城還與高等院校合作,為在校大學生帶來靈活就業機會,為畢業生提供專屬求職服務。今年7月,58同城與中國海洋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由中國海洋大學在58同城設立實習訓練基地,聯合培養互聯網行業優秀畢業生。今年10月,58同城CEO姚勁波向中國海洋大學捐資1000萬元,設立“58創新創業基金”,58同城也捐資1000萬元與該校共建“58卓越人才班”,并與青島市商務局簽訂“中國海洋大學產業園”入園協議,支持中國海洋大學創新創業工作,并做好高校畢業生求職周邊服務。
人才是發展的基石,58同城通過開設招聘求職專區、合作共建等方式,為人才靈活就業、自由流動提供了全方位服務。在58同城精準就業指導、多元崗位選擇、資源共享整合的基礎上,廣大人才將獲得更多就業機會,促進更深層次的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