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量產就倒下 造車新勢力的競爭力應該在哪?

2020-07-10 李思綺 艾瑞網
瀏覽

2020年已過半,汽車行業過得并不安穩。根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78.7萬輛和795.7萬輛,同比下降24.1%和22.6%。寒冬之下,資金更充裕、造車底蘊更深厚的傳統車企舉步維艱,而始終在融資路上行走的造車新勢力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根據公開信息統計:

6月23日,造車新勢力賽麟汽車上海分公司被查封;

6月30日,博郡汽車上海分公司被上海閔行區人民法院查封;

7月1日,曾融資84億被業界看好的拜騰汽車宣布暫停中國內地業務運營。

賽麟汽車遭查封 董事長涉嫌犯罪遠遁美國

2019年,賽麟董事長和CEO王曉麟在鳥巢舉辦的品牌及新車發布會上,斗志昂揚地發表了演講:“我的第一個夢想,將世界頂級超跑賽麟帶到中國,這個夢想已經實現了。美國超跑的開創者,全球超跑的領導者賽麟已經來到中國,不是來到中國要中國的市場份額,是來到中國,在中國制造,銷往全世界。”

然而只過了一年,2020年6月23日,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告稱,已依法對江蘇賽麟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全部資產進行了查封。

7月2日晚,江蘇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發布情況通告,表示已發現王曉麟等人涉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利用職務之便挪用江蘇賽麟巨額資金等問題和重要線索,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從高調出鏡到4月27日被公司前法務喬宇東公開舉報,賽麟只發售過一款被戲稱為“老頭樂”的賽麟邁邁,完全看不到什么跑車的影子。根據交強險上險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5月底,邁邁在全國的上險量只有27輛。

喬宇東稱,王曉麟“實際控制”的4個外資股東,涉嫌“虛假技術出資”,將成本價50萬美元和2000萬美元的技術分別作價55億元和11億元入股,取得賽麟汽車的控股權,導致數十億國資流失。

7月6日,身在美國的王曉麟通過媒體表示:虛假技術說法不實,并否認包括喬宇東舉報信涉及的一切“利用職務之便挪用江蘇賽麟巨額資金”的指控。他認為南通嘉禾及如皋方面進行的一系列動作,是為了奪取公司控制權。

博郡黃希鳴“不會回國”,造車失利

成立于2016年12月的南京博郡汽車近半年來也不斷被爆出各種問題。6月份,有媒體報道稱,博郡的老板黃希鳴已利用另外的身份順利“返回美國”,并稱“將不會回國”。

事實上,博郡汽車的頹勢早現端倪。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末,南京博郡總資產約5.5億元,凈資產為5700萬元;2018年營收5700萬元,虧損4.79億元,再加上2017年,兩年之內,博郡的虧損額就達到了7.8億元。而從去年5月開始,博郡就因欠薪、拖欠年終獎而被員工起訴;今年因拖欠幾個月的物業費被物業上門威脅停水停電。

6月13日,黃希鳴發布了一封公開信,除了市場環境變化外,黃希鳴將公司資金困境歸于“錯過了很多融資機會”,給公司的現金流管理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博郡汽車現已決定重新定位公司的商業模式,爭取創造正向現金流,履行好公司的法律義務。

兩天后,博郡汽車宣布將出售車型平臺等核心技術;同時宣布全員待崗,待崗期間發放生活費2480元/月,這份聲明意味著這家成立了四年的造車新勢力的失利。

拜騰敗光84億 卻沒能走到量產

今年4月10日,拜騰CEO兼聯合創始人戴雷還在社交媒體上曬出南京工廠辦公樓和車間內的新進展。7月1日,拜騰就暫停了中國區內地業務運營。

6月底,央視報道拜騰汽車拖欠員工薪資4個月之久。除此之外,拜騰上海辦公室4月撤租,北京辦公室6月17日撤租,南京工廠近日也因欠費停水斷電關廠。最終,拜騰無奈按下暫停鍵。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成立以來,拜騰汽車共進行4輪融資,總金額約12億美元(約84億人民幣),遠低于蔚來、威馬等對手。由于新的融資遲遲不能落實,拜騰最終燒光了錢卻沒能走到量產這一步。

2020年是汽車行業難熬的一年

資本向頭部聚集 科技是核心

隨著隨著補貼退坡和風口紅利消退,國家允許外資獨立建廠,整個行業正發生巨大的變化。據統計顯示,全國備案注冊的造車新勢力已有500多家,吸納了上千億的資金,而實際量產交付的寥寥無幾。其實,造車新勢力或多或少都面臨著融資問題,徘徊在生死邊緣。

資本開始謹慎入場,據AI財經社報道,2017年時,新能源造車的投資還很火,有投資人有意愿投資,而即使當時接觸只是第二梯隊的車企,仍需要預約參觀調研;洽談時投資方親自上門去還要在會議室等待。

而如今,資本都開始向頭部企業聚集,一邊是諸如拜騰和博郡的難以為繼,另一邊卻是蔚來獲得70億元國資支持,以及前不久理想汽車從美團獲得的5億美元融資。

盡管我們看到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們在2020年的表現差強人意,但國家仍在繼續推進新能源車的普及,如延長兩年購車補貼;將汽車充電樁的建設,作為現在城市的新基建等。從已經倒下的企業中造車企業也應該認識到一味地燒錢已經行不通了,新能源造車未來的競爭根本在于科技、智能化。

目前處于新能源第一梯隊的蔚來已申請專利3465件,拜騰僅98件。

今年,汽車市場要想恢復到去年銷量水平有一定難度。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汽車分析師張翔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一般而言,一家車企年銷量至少要達到10萬輛,才能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如今累計銷量破萬輛的造車新勢力只有蔚來、小鵬等少數幾家,其他很多小品牌連銷量過千輛都做不到。未來幾年,在特斯拉等更多對手競爭下,尾部造車新勢力的銷量也將難有大的提升。2020年底,國內造車新勢力可能會從40多家減少到10-15家,至少20多家新勢力企業將放棄造車。

本文由艾瑞網整理,內容參考自

中國新聞網《造車失敗美國躲債 造車界為何頻現“賈躍亭”?》

錢江晚報《一個月內倒下三家企業造車新勢力路在何方》

AI財經社《5年燒光上千億元,新造車第一批前浪倒在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