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越夜越美麗

從深夜食堂到文化娛樂與商業的融合,北京的夜消費供給正變得越來越精彩紛呈。一年來,夜間經濟、夜間消費成為了政府、企業、消費者最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是拉動北京消費市場活力的重要手段。北京市相關部門也通過一次又一次政策紅利的釋放,引導商家、消費者共同打造有品質、有特色、有溫度的夜間經濟。越夜越北京。
冬夜京城
時間正向行駛,而倒計時總是在重要時刻才成為獲得儀式感的必需品。以華熙為例,跨年夜當晚客流量在凌晨達到了最高峰。根據北商研究院聯合第三方獲得的數據顯示,跨年夜當晚,華熙客流量從17點左右的3476人逐漸攀升,在18-24點間迅速增長,并在跨年倒計時儀式時達到了頂峰的7680人,客流量在24點后逐漸走低,至凌晨2點仍有3200余人在華熙商業區域流連。
跨年夜只是夜經濟的一個片段,一年來,以中糧·祥云小鎮、北京朝陽合生匯等為代表的商業項目大力發展餐飲,也是帶動夜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經過3個月的精心籌備,中糧·祥云小鎮通過豐富多元的國際化美食體驗、獨具特色的戶外街區自然風情、精彩紛呈的互動娛樂表演等多重呈現,打造“夜間特色餐飲街區”,從而拉動地區夜經濟發展。
隨著冬日的到來,氣溫逐漸降低成為開放式商業項目夜間運營的新挑戰。中糧·祥云小鎮在2019年11月中旬牽手荷蘭ICE—WORLD冰世界在噴泉廣場打造400平方米的真冰冰場,冰場的推出吸引了大量親子客流在夜間進行文體消費。中糧·祥云小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冰場開放兩個月至今,共接待超過2萬人次。同時,該負責人還介紹,在文化體驗項目舉辦的同時,空間全景亮化、暖餐熱飲供應的組合才能為戶外商業項目冬日夜晚出行增添“新場景”。
在這一基礎上,中糧·祥云小鎮的牛角燒肉店、打邊爐港火肴等多家店鋪在冬日提供熱飲、烤肉、暖湯,溫暖的食物快速驅散冬日寒冷,針對夜間消費,商戶還推出專屬夜宵餐品,定制夜間單獨菜單。例如,日日香鵝肉飯店在原本潮汕鹵味基礎上推出全新秘制小龍蝦、爽口涼菜等適合夜晚就餐的菜品。同時,湯城小廚等多家商戶在外擺區建立起餐飲“陽光房”,為消費者創造跨季環境新體驗。
據了解,中糧·祥云小鎮匯聚了70多家國際化餐飲品牌,在打造深夜食街期間,商戶延長營業時間至24點。同時,中糧·祥云小鎮匯集書店、文創集合產品的橙天嘉禾影院也在深夜食街期間延長了每晚觀影時間。
只有餐飲還并不能完全帶動夜經濟的發展,還需要影院、劇場等一系列體驗項目的聯動。從以北京朝陽合生匯為例的盒子MALL來看,該商場除了上百家特色餐飲商戶,還有不少體驗業態、網紅直播以及現場表演吸引消費者關注。合生商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21區block獨特的空間屬性,通過特色創新,結合所處區域特性,在客群上細化分類,深度發掘消費者心理需求,以深夜食堂理念切入周邊消費者,并將生活娛樂與餐飲業態融合,充分滿足都市人夜生活需求。
政策勢能
北京入冬后夜間消費熱度未減,這也離不開不斷推陳出新的繁榮夜經濟政策。為鞏固“夜京城”成效,不斷完善夜間經濟政策舉措,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統籌推進協調本市夜間經濟發展,著力打造有品質、有特色、有溫度的“夜京城”2.0版。
首批夜京城“掌燈人”在2019年12月27日正式亮相,作為北京夜間經濟協調機制成員,將負責統籌協調所轄區域夜間經濟發展。“掌燈人”作為夜間經濟管理者和服務者,將及時了解夜間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推進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加強對夜間商戶的監督與督促,維護和規范夜間市場秩序,引導商戶強化自律意識,維護公平競爭和正當利益,引導夜間消費。
在此之前,北京市還發布《持續打造有品質有特色有溫度“夜京城”冬季活動措施》提到,北京市將在鞏固夏季夜間經濟發展基礎上實施七大措施豐富“夜京城”冬季消費供給,包括開展冬季主題燈光秀、燈光節、燈會品牌活動;開展冬季夜間文化主題活動;博物館、文化館延時經營;開展冬季夜間體育健身活動;策劃冬季夜間經濟促消費品牌活動;持續打造冬季深夜食堂;加強冬季夜間經濟宣傳推介。
同年7月左右,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其中提到,在“夜京城”地標周邊,做好地鐵運輸服務保障工作;在“夜京城”地標和重點商圈等區域周邊,做好地面公交運輸基礎保障,適當增加道路限時停放車位;引導出租車企業和網約車平臺加強重點區域的夜間車輛調配;同時還需策劃組織一批戲曲、相聲、電影等“夜京城”文化休閑活動,對全市3000座以下演出場所的營業性演出給予一定比例的低票價補貼等。
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閆立剛在2019年度北京十大商業品牌頒獎盛典上表示,在2019年1月-11月期間,北京市社零額增幅5.1%,北京市多層次激發消費潛力。北京市社零額逆勢回升得益于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持續提升,消費者供給不斷優化;消費信心止跌,消費意愿降勢趨緩;市場活力激發,消費人氣不斷提升。2016-2019年,北京市共建設提升基礎便民商業網點5369個,平均每年建設提升1342個。在市場激發活力方面,北京市從交通、文化、體育、景觀、機制等多方面發展夜間經濟,夜間經濟成為北京消費市場增長的新引擎。
未來可期
面對一年多來發展夜經濟對項目的帶動,北京朝陽合生匯負責人表示,自項目內21區block調整后3個月,深夜食堂夜間客流量較之前有明顯提升,銷售同比增長10%。同時,該街區在19點后的每小時客流量高于19點之前的每小時客流20%,周末的平均客流相比工作日的客流增長60%。深夜食堂不僅對于項目的銷售額和客流量有所貢獻,還促使了21區block在品牌化上更進一步。
同時,根據中糧·祥云小鎮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深夜食街活動帶動近端客群消費頻次,輻射至順義周邊北七家、天通苑、空港生活區等中遠端客群,拉動客流28.6萬,較2018年同比增長83%,營業總額達到1122萬元。同時,深夜食街活動不僅為夜間消費者提供了夜宵選擇,也為夜間經濟創造了銷售“新高峰”,例如場內商戶德國酒館夜間的營業收入約占一天整體營收的30%。
除了深夜食街,夜游市集活動期間,首日消費環比提升近300%,此次活動也是中糧·祥云小鎮夜晚市集的首次嘗試。
借勢冬奧,夜間經濟將迎來新機遇。閆立剛表示,品牌是消費者的口碑,擦亮北京服務的品牌十分重要。北京將打造“夜京城”2.0版,從夜間經濟的規劃、網絡布局、北京特色、北京模式等方面提出新的政策,促進文旅體融合以及交通保障。其次,北京將繼續打造和培育“品味消費在北京”活動品牌,為消費者提供有溫度的北京服務,并利用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促進消費。閆立剛指出,在今年將抓住冬奧會的機遇,共同研究促進奧運消費的行動計劃,利用奧運推進綠色消費、綠色包裝。
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冬季發展夜經濟本身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表示,想要發展北方城市的夜經濟,需要針對不同的客群制定不同的措施。在北京冬季可以更多地開展室內消費。對于城市居民來說,晚飯過后,他們會走出家門,這時需要有文娛活動來吸引這部分客群。夜間消費如何為這部分人群提供服務,滿足他們的需求,需要相關商業企業研究客群的消費習慣。對于境內外的游客,他們的夜間消費更多傾向于具有北京特色的產品、文化和娛樂。
對于商圈的夜經濟發展,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主任韓健徽表示,冬季,北京商圈內商業項目積極開展室內活動,室外可以舉辦主題活動營造公共氛圍,將室內活動與室外主題融合,使街區與商店、商場形成互動,達到“有人氣,有商氣”的效果。
北京商報記者閆巖 劉卓瀾
· 聲音 ·
還應該盡快針對活力不足、服務較少的生活、科教、產業區制定夜間經濟促進措施。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科技部主任 王強
對于夜經濟的發展,我想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面向不同目標人群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加強夜間經濟消費場景的研究與策劃,深挖文化、展演、體育、休閑等業態和產品,充分利用商業綜合體、劇院、體育場館等室內設施克服天氣影響,建設特色鮮明、富于黏性的吸引力錨點;
二是除了樹立“夜京城”地標區外,還應該盡快針對活力不足、服務較少的生活、科教、產業區制定夜間經濟促進措施,允許市場主體發展體育健身、24小時便利店、深夜食堂等設施業態,切實提高北京的“煙火氣”和“包容度”,打造多元、普惠的夜間經濟載體;
三是部門聯動、綜合施策,切實減少發展夜間經濟的制度成本和管理成本,并給予市場主體夜間電價優惠、稅收減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當我們在倡導夜間經濟發展時,不能只著眼于經濟指標。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馬亮
夜經濟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很多西方國家比如英國、美國等早期已經在實施發展夜間經濟的內容。實際上,很多國外研究報告指出,盡管經濟消費增加了,但是一些社會問題也隨之產生并出現上升的趨勢。
例如,酒吧夜店等娛樂場所,可能會涉及到喝酒、吸毒等不健康的內容,增加了夜間安全治理的問題。此外,消費產生的大量垃圾也會給城市的衛生環保帶來壓力。
不僅如此,由于延長了營業時間,和娛樂休閑相關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隨之增加,負擔變重,如何解決夜經濟下的勞工制度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因此,當我們在倡導夜間經濟發展時,不能只著眼于經濟指標,而忽略掉背后可能會產生的社會和環境問題。盡管西方城市走在前列,但是我們能從其經驗中進行學習和預防,從而更好地規劃夜間經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