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搬“救”兵,美團獲助攻,誰是港股通潛力明星?

2019-10-28 Denny 微信公眾號“投中網”,
瀏覽

港股通今天新添兩只重量級新軍——小米集團(1810.HK)和美團點評(3690.Hk),符合條件的內地投資者將獲得投資便利,通過滬深港通機制投資這兩只股票。

兩只股票均于去年二季度在香港上市,并且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特征——同股不同權。雷軍擁有小米超過50%表決權,實際擁有股權比例僅為31.41%;王興擁有美團近50%的表決權,實際持有美團的股權僅為10.4%。于香港資本市場來說,這是首兩家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

內地投資者能夠獲得該等投資便利,始于監管層規則的及時修訂。10月18日晚間,上交所和深交所同步發布了滬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的修訂版。滬深交易所稱,修訂實施辦法是為了明確香港聯交所不同投票權架構上市公司股票納入滬港通下港股通股票的具體安排,持續優化完善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

10月25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公告,小米集團以及美團點評被納入港股通名單,并自10月28日起生效。屆時滬深兩市合計港股通標的將達599只(據Wind),這當然也意味著投資者的更多投資選擇。

顯然,就這兩家公司來說,誰會更多受到內地投資者寵愛,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兩家公司前后腳在香港上市,但是走出了截然不一樣的趨勢。盈利的小米,市值一路下跌,迄今市值較最高點跌近60%;整體還處于虧損狀態的美團,由于二季度開始盈利,經營格局向好,目前股價氣勢如虹,年初至今漲幅超過100%。

市值背后深刻反映兩家公司不同的基本面。

小米雖然盈利,但是小米的未來發展是“焦慮”的。最核心的問題在于,小米一直以來精心構建的手機+AIoT智能硬件的互聯網發展模式遭遇了重大危機。危機的源泉在于手機業務坍塌了,小米手機在華為、OPPO以及VIVO的強大火力面前,目前在國內盡顯招架之力。小米手機今年8月份銷量同比暴跌42.5%,市場份額降至行業第五。

即使目前業績看上去還不錯的印度市場,小米的先發優勢也遭遇了東莞雙雄——OPPO和VIVO的夾擊。市場研究Counterpoint公布的印度市場Q3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小米以27%的份額,排名第一;vivo的份額升至17%,排名第三;Realme的份額為16%,排名第四;OPPO的份額為8%。但是,如果將OPPO和Realme的份額算在一起,市場份額已高達24%,與小米十分接近。

智能手機貢獻小米整體營收的比重超過60%,但是該業務目前競爭激烈。至少暫時來看,小米尚未有有效手段與競爭對手抗衡。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杰對媒體表示,小米手機業務競爭大,而互聯網業務需要時間發展。

疲軟的手機業務,意味著減緩的業績增長。中報數據雖然顯示其營收還在增長,但是增速放緩,盈利也在收窄。再加上這個期間小米副總裁林斌(原為總裁,剛剛被“削職”)的減持,自然打擊投資者信心。即使小米宣布斥資120億港元回購,也沒有能夠提振低迷的市值。

早在上市之前,雷軍就一直尋求按照互聯網模式給與小米估值。但是時至今日,小米的互聯網基因依然不完備,盡管其宣稱有2.8億月活用戶,市場還是按照硬件公司對小米估值。

截至10月25日,小米總市值2,177億港元,僅為16倍的市盈率,恰好是港股市場電訊設備行業的估值水準。

美團則呈現另外一番景象,目前已經成長為中國第二大互聯網公司,與阿里、京東、拼多多并列。外賣、到店和酒旅業務等多點開花,上半年營收大幅增長59%,虧損額由去年的11.55億元,快速收窄至今年上半年的6億人民幣。分季度來看,美團二季度已經實現盈利。

美團目前基本形成了本地生活服務的“壟斷”局面。據DCCI數據,截至今年6月,外賣業務上美團市場份額65.3%,餓了么僅為25%。巨大的市場差距迫使餓了CEO么王磊公開喊話,外賣不再打補貼戰。

背后折射的現實是,繼續燒錢補貼也難以撼動美團的優勢競爭格局,有投資者形象的稱餓了么向美團“舉起白旗”。餓了么的表態,意味著行業競爭烈度下降,這對美團來說是個改善盈利的好機遇。

美團也的確不負眾望。十一假期里面,外賣快遞訂單同比增長43%;盈利能力最好的到店和酒旅業務突破300萬間記錄。正是這些出色的業績,以及行業競爭烈度的下降,成為股價上漲的重要催化劑,美團股價10月至今上漲超過13%。

盡管業績、市值表現有差異,從資金的角度看,作為市場明星公司,兩家公司都勢必受到北水資金(內地投資者資金)刺激。內地投資者又偏好新經濟類企業,某種程度上利好小米和美團的股價。對于股價低迷的小米來說,北水的到來,增量資金的介入,更像是“救兵”到來,總可以緩解燃眉之急,降低小米市值方面的壓力。

北水對于美團的股價來說,恰好可能構成個重要的“助攻”,股價在風險偏好高的內地投資者的推動下,有創新高的可能。

未來北水會更偏好哪一個,機構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盡管還是有分歧,但是總體來看,對于小米偏謹慎,對美團則要樂觀。

中信證券認為,小米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參考A股電子元器件、港股通電子元器件、港股電訊設備行業的平均動態PE分別為30、23、16倍,其認為小米集團加入港股通后有一定估值提升空間。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小米、美團下周都會受到北水刺激,美團外賣燒錢的狀況有改善,2季度毛利率提升,外賣業務有明顯改善,而且在黃金周美團外賣訂單量按年增43%,保持快速增長。北水的偏好喜歡收入增長快速的公司,估值高不是南下資金的重點,只要盈收前景好,便能吸引北水。

方正證券(香港)渠道發展部董事林子俊表示,美團表現會更好,華為手機業務越發強勢,小米后期表現有待觀察。而美團的龍頭效應越來越明顯,收購共享單車的作用開始體現。

不過,也有投資者表示,從風險權衡的角度,美團股價經過大幅上漲,未來走勢依賴于其三季度業績表現,如果三季度業績繼續上行,美團股價將獲得內地資金助攻,再攀新高;小米股價經過了長期的較大幅度下跌,某種程度上小米的悲觀預期被充分反映了,在回購價的支撐下,下行風險較小,但是小米“搬來”的內地資金,會投入多少的兵力,最終依賴于小米基本面的改善。

(來源:微信公眾號“投中網”,作者 王子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