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業務量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

2019-10-10 會文 北京商報
瀏覽

10月9日,第50屆世界郵政日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7億件,同比增長26.6%,已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

未來將圍繞國際化持續加快跨境寄遞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寄遞企業加強自主國際航空運能建設,加快國際郵件快件航空樞紐布局,建設完善“通道+樞紐+末端”的現代跨境寄遞網絡,逐步構建起一個“以中國為中心,連接世界各大洲,通達主要目標市場”的全球快遞服務體系。

郵政業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郵政體系是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和社會組織系統,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當前,我國郵政業保持高位運行,要素資源持續活躍,高質量發展進程加快,服務國家戰略取得積極成果,社會經濟效益日益凸顯。

2018年,我國郵政業業務總量完成12345.2億元,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完成7904.7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6.4%和19.4%。其中,快遞業務量達到507億件,同比增長26.6%,已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年支撐網絡零售交易額近7萬億元,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為國家“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實施作出了積極貢獻。我國已經成長為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興寄遞市場,包裹快遞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總和,對全球增長貢獻率超過50%,已經成為全球郵政業的動力源和穩定器。

馬軍勝表示,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郵政業還存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不平衡、服務消費和服務生產不平衡、速度規模和質量效益不平衡、寄遞企業總部和基層網點發展不平衡、行業發展和治理體系能力不平衡等短板弱項。

因此,未來將聚焦促改革擴開放,進一步釋放郵政業的發展活力。推動市場主體變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支持新主體、新技術、新模式進入行業形成集群發展。

并聚焦抓機遇穩態勢,進一步厚植郵政業的發展優勢。要堅定信心穩預期,立足我國郵政業基本業情,解放思想、開拓進取,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新路子。

此外,還要聚焦提質效育動能,進一步增強郵政業的發展后勁。聚焦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夯實郵政業的發展根基。要緊緊圍繞國際化持續加快跨境寄遞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寄遞企業加強自主國際航空運能建設,加快國際郵件快件航空樞紐布局,建設完善“通道+樞紐+末端”的現代跨境寄遞網絡,逐步構建起一個“以中國為中心,連接世界各大洲,通達主要目標市場”的全球快遞服務體系。要緊緊圍繞末端網絡有效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切實壓實企業總部主體責任,維護末端網點和快遞員權益,推進公共末端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在城鄉規劃中統籌考慮快遞基礎設施布局,大力發展共同投遞和智能終端服務體系。

(來源:北京商報記者陳韻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