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黨盯上共享充電寶:暴力破解、閑魚倒賣

閑魚上出現大量充電寶破解教程,有的號稱用手機軟件就能破解,收費在6-20元之間,怪獸和街電兩個充電寶品牌是被破解的重災區,此外還有小電、來電、咻電等,共享充電寶江湖中的“三電一獸”無一幸免。
前有被上私鎖的共享單車,今有被據為己有的共享充電寶。
近日,燃財經發現,閑魚上出現大量充電寶破解教程,有的號稱用手機軟件就能破解,收費在6-20元之間,怪獸和街電兩個充電寶品牌是被破解的重災區,此外還有小電、來電、咻電等,共享充電寶江湖中的“三電一獸”無一幸免。
而這些被“破解”的充電寶同樣被放在閑魚上出售,價格在9-50元區間,其中怪獸最貴,大多在30元以上,鹿晗定制款賣到了45元。
圖為閑魚上出售的共享充電寶“破解”教程
燃財經通過賣家提供的方法分別“破解”了怪獸和街電充電寶(后已歸還),并就破解事宜詢問了怪獸方面的負責人,對方表示并不清楚這一情況。
針對該現象,閑魚相關負責人告訴燃財經,“對于此類非法用途的相關服務,一經核實,閑魚會第一時間刪除相關商品,并對相應賬號做出扣分、禁發商品等處罰,嚴重者將直接凍結賬號。”
“大多數品牌都能破解”
“軟破解、永久使用、只需一臺手機”,閑魚上的大部分商家都給自家教程貼上這樣的標簽。
“軟解就是用手機軟件破解”,商家胡彬告訴燃財經。
這聽起來頗有技術含量,而當燃財經下單后發現,在胡彬發來的教程中,所謂的“破解”與技術沒有多大關系,用到的道具也從手機軟件變成了“膠布”。
膠布的用途在于包裹住充電寶的外置金屬芯片,這是為了在假裝歸還充電寶并結束訂單后,你還能從卡槽中取出充電寶,“如果不包上芯片,卡槽感應到就會把放進去的充電寶鎖死”,胡彬解釋。
接下來就是與公司客服的battle,這部分更像是一場耍無賴的戲碼。
“還充電寶的時候給客戶說還不上,讓他給你結束訂單,歸還的時候要用手堵住卡槽避免彈出來,是為了讓客服知道里面是有充電寶的,5分鐘后,面前這個充電寶就是你的了”,胡彬總結,“全是滿滿的套路。”
對于已經“破解”兩個怪獸和三個街電的胡彬來說,偶爾也有遇挫的時候,“有次取得多了,客服那邊說要凍結24小時,我就隔一夜再去,然后給他(客服)說充電寶被拿走了。”
“拿充電寶的人有點多,遲早會被發現”,胡彬提醒燃財經,“這方法過兩天可能就用不了了,要取的話趁現在。”
燃財經了解到,一些意識到卡槽漏洞的品牌對產品進行了升級,除非強制取出,否則無法破解,然而強制取出的充電寶是沒法正常充電的。
無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閑魚上另一個商家,則打出了“無法使用的充電寶也能破解”的教程——準備兩個打火機的電子,同時碰觸兩邊圓圓的金屬芯片,直至三個指示燈一閃一閃就成功了,最好帶上手套,要不電子會手滑。
胡彬也懂得這個原理并操作成功,就他的理解,目的是讓“充電寶和總機解除綁定”。(燃財經友情提示:破解共享充電寶既違法又危險,請勿模仿和嘗試)
廠商升級技術應對破解
這在業內人看來,不是新鮮事。共享充電寶行業從業者李姍告訴燃財經,這個事情早在一年前他們就注意到了,公司為此也進行了一些產品升級。
“比如在充電寶的側方加上卡扣,這樣只要把充電寶放入卡槽就會被立即卡死,彌補了金屬芯片感應才被鎖住的漏洞。”
李姍補充:還增加了吸納式裝置,和以前相比就相當于汽車的電吸門和手動門的區別,你把充電寶放到這個歸還口,自己就吸進去了,如果有問題就會吐出來,無法歸還,也就顯示你沒歸還,照樣會扣錢,這個是由機器判定。
盡管閑魚破解教程基本涵蓋了市面上的主流品牌,但在李姍看來,目前企業因此造成的損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充電寶成本幾十塊,一萬個才幾十萬,金錢損失不大,對于企業來說還算是小情況。”
由于借用充電寶需先綁定支付寶芝麻信用、微信支付分,這也限制了能竊取的數量,“一個賬號拿不了多少,高頻的我們后臺就會注意到了,這就相當于電商平臺頻繁退貨一樣。”
線下商家的把關也成為一道屏障。如企業客服發現充電寶被卡住的情況,客服是有權限給充電寶所投放的商家打電話,讓他們幫忙查看的,“商家肯定也會很上心幫忙盯著,因為這個影響到的是商家的利益。”
李姍告訴燃財經,目前在分成上商家話語權很大,商家通常能拿到充電寶電費收入的一半或以上,“現在市場競爭太激烈,你給五成我就給六成,好的渠道也難拿。”
盡管在財產上損失不大,但類似事件也給企業安全埋下了隱患,“比如有人偷盜共享單車后發生了事故,這個事情對公司來講責任不大,但是影響品牌聲譽。”李姍分析。
律師:盜取充電寶涉嫌違法
兩年前,處于鼎盛時期的共享單車也經歷了類似的陣痛。
“放在我家門口,就是我的!”一段視頻中一位老人理直氣壯說道,并狠狠拍了一下共享單車把它往家里推;一間大學宿舍的下鋪,折疊交錯放置了好幾輛小黃車;不僅如此,在小區樓道里,商戶門店前,甚至地鐵站,都能看到夾帶私鎖的共享單車身影。
因此也引發了關于“國民素質照妖鏡”的討論,而備受傷害的共享單車企業對此無可奈何,只能通過用戶舉報,在運營上加大看護等方式,希望對施暴者有所震懾。
如今,同樣作為共享經濟風口下的產物,共享充電寶正在經歷相似命運,所幸的是,更多的把關屏障讓企業減少了損失。
然而這并不能掩蓋該行為的惡劣程度。光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濱告訴燃財經,私自破解共享充電寶,意圖把充電寶占為己有的行為已遠遠不是“不文明”這么簡單了,亦涉嫌盜竊共享充電寶觸犯刑法。
簡單來說,充電寶的所有權屬于共享公司所有,我們在掃碼使用過程中與共享公司形成一個租賃關系,使用人僅有使用權。而利用共享公司的漏洞或其他手段,將共享充電寶私有化、據為己有的行為,在法律上已經構成了侵占。
而網上發布“破解”教程的商家,和網上兜售撬鎖方法、解碼共享單車的性質是一樣的,僅從該發布行為上看,有可能構成教唆罪,教唆者以被教唆的人所涉及的罪名為共犯。若僅僅發布尚無進行咨詢或兜售,雖然不夠刑事責任,但也很可能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
重慶百君律師事務所律師周蓓補充,將充電寶從共享公司占有,轉變為私人占有,從行為上看涉嫌盜竊罪,但是否立案還得看不同地區具體的立案標準。
包括北京、重慶、浙江在內的大部分地區將這一數額設定在2000元以上,即當個人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2000元以上時,則符合盜竊罪立案標準,將涉嫌刑事犯罪。
此外,如果是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損毀共享充電寶的行為,例如暴力拆除、砸毀等,則可能涉嫌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毀壞數額或價值較低的將涉嫌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面臨行政拘留或罰款等處罰。
薅羊毛一時爽,但可能一不小心就突破了法律這面墻,并為此付出代價。
(來源:燃財經 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