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第三,美團憑啥?

2019-10-10 余若雨 華爾街見聞
瀏覽

就在全國人民歡度國慶之際,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的格局也在悄然變化。

10月8日,美團點評股價再創新高,市值超越京東、拼多多和百度,坐實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的位置。

在本輪上漲過后,美團創始人王興身價也水漲船高,個人身家從529.6億港元飆升至588.5億港元,短短7天暴漲近60億港元。

01

發生了什么?

受國慶利好消息刺激,美團點評(3690)港股股價周二突破89港元關口,市值突破5100億港元,約合650億美元,成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

而今年以來美團股價已經上漲116%。

在經歷最近的上漲后,公司市值近乎兩個網易(市值328億美元),僅次于阿里巴巴(4215億美元)和騰訊控股(3.05萬億港元)。

02

公司股價為什么在上漲?

從短線角度,本輪公司股價上漲最大的推動來自國慶出游紅利。

到店及酒旅業務板塊的強勢增長,是美團除了外賣業務之外盈利提升的重要原因。

此前央視財經報道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全國接待國內游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

市場估算稱,“十一”期間每天網上訂出并入住的酒店大致在500-600萬間夜規模。

而美團的數據顯示,10月1日公司酒店的入住間夜量突破300萬。

但如果時間線再拉的長一點,本輪上漲的起點其實始于8月23日公司2019財年二季報:

二季報美團實現史上首次季度盈利,營業務運營利潤達到7.2億元,經調整凈利潤14.92億元。

03

美團到底憑什么?

美團上市后共計發布五份財報,其中頭份財報偏樂觀,之后兩份大失所望,最近兩份則是大喜過望。其背后除了公司在其各項業務上的演進外,更多的變化來自投資者對于公司的預期變化。

現階段市場普遍的觀點認為,快速增長的銷售規模和高頻用戶群體是支撐美團高市值(漲勢)的基礎。

此前投資者對于公司最大的質疑點在于公司“燒錢”的速度:公司將外賣作為引流核心,需要持續投入高昂的騎手成本和用戶激勵開支;同時新業務投資虧損擴大,也讓外界擔心公司“燒錢”是否有邊界。

但在2019財年二季報公司首次季度盈利后,投資者預期發生變化:雖然在外賣、酒店等核心業務板塊都面臨著行業龍頭的競爭,但公司仍然具備較大的競爭優勢;而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擁有足夠大的空間,行業格局穩定后競爭趨緩,公司盈利能力將逐步提升 。

在外賣行業大格局已定的情況下,到店酒旅業務將成為美團的核心盈利的下一個推動劑。

市場分析指出,當前美團到店及旅游業務盈利重心已從抽傭轉變為提供廣告服務,在線營銷服務收入放量。

由于美團到店業務具有壟斷性地位,在規模優勢下將繼續開發商家營銷需求,推動變現率和毛利率穩步提升。

同時與攜程相比,當前美團酒店客單價和抽傭率仍然較低,隨著美團加速滲透一二線高端酒店市場,市場分析預計酒店業務盈利在規模增長和變現率提高的雙重推動下仍將維持快速增長 。

(來源: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