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釀能否成為湖北本土高端零食的代表名片?

聯商網消息:9月中旬,湖北孝感規模最大的米酒加工企業二期闊能項目開工現場,投資1.8億的米酒加工生產線啟動奠基儀式。
擴建、優化產能的決定,對該公司董事長余友華來說不陌生。自從該公司與良品鋪子的合作,將孝感米酒從早餐飲品變為休閑零食,突破傳統美食地域瓶頸的限制,“不僅帶來銷售增量,更帶來了‘革新’動力:持續提升生產標準、推新口味、迭代包裝……”
這個觀點,也再次印證了今年5月中旬,支點財經發布的《良品鋪子商業模式深度調研報告》的相關內容:消費升級背景下,大量行業都面臨著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這種情況下,良品鋪子這類貼近市場、貼近消費者的商貿流通企業更能聽到“前線炮聲”,更能有組織、有計劃、有規范地推動前端產業鏈升級。
良品鋪子帶來的“革新”動力:
以消費者思維為導向的產品研發方法論
“入口感覺很好,口感分明,糯米不會太軟爛,能感受到是一粒粒完整的糯米。配下午茶點吃,簡直完美。”辦公室白領劉小姐是湖北黃岡人,被閨蜜安利這款產品后就“喝”上癮了,每天下午困頓疲倦時都要吸上三袋:感覺像偷偷喝了一頓小酒,立刻就來了精神。
劉小姐愛上的這款吸吸裝米釀,是今年4月份良品鋪子在2013年上市的果凍裝米釀基礎上迭代升級的一款產品。
新款米釀的上市,主要來自于良品鋪子前端消費者的反饋:果凍裝的米釀容易沾手,且分量過小吃得不過癮。
良品鋪子采購經理負責將消費者端的重要信息傳達給供應商,并需要和供應商一起拿出解決方案。這種通過前端數據反饋,讓后端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零食解決方案,也是良品鋪子的核心優勢之一。圍繞以上需求,90后的良品鋪子采購經理陳浩天開始研究解決方案。
陳浩天琢磨許久后,想到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何不回歸到傳統?原本孝感米酒的使用場景就是以早餐店為主,將包裝換成早餐飲品的吸管杯,既可以解決沾手的問題,也可以增加分量。
“這種完全是消費者思維為導向的產品研發方法論,給我們帶來極大地感觸。”前文提及的合作米酒加工企業市場部銷售負責人李強說。
對李強來說,運營這款產品的過程中既抓住了機遇,也面臨過挑戰。
機遇是良品鋪子門店銷量翻倍,工廠產能壓力頗大;天貓小二看好這款產品,指定要盡快出定制款在電商渠道售賣。
挑戰是在銷售前景一路看好的情況下,今年7月,李強接到了良品鋪子10萬公斤產品的退貨通知。原因在于隨著氣溫提升,吸吸杯米釀吸管處易出現霉變。這批產品被良品鋪子感官檢驗室“揪出”質量問題,良品鋪子在面臨門店全線斷供的情況下也要求全部返倉。
面對近60萬的損耗,李強的猶豫和心疼被余友華及時扼殺。
“質量問題我們一定要改。”余友華立刻安排工廠管理中心人員,一起趕到工廠尋找解決方案。最終通過提高封口處高溫殺菌的溫度解決了這一問題。
米酒變米釀:
孝感金字招牌變成時尚白領最愛零食
米酒變身米釀,也經歷過漫長的等待期。
孝感是中國米酒發源地。對湖北人來說,米酒幾乎是孝感代名詞。無論男女老少,清晨早起來一碗湯圓米酒,配上熱干面或油條,將一天最完美的“開場白”。
2001年7月21日,“孝感米酒”成為湖北省首個以地理標志注冊的證明商標。
盡管有金字招牌,孝感米酒卻面臨“有名號、無品牌”的尷尬局面,當地米酒產業規模仍在徘徊。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當地有米酒生產企業34家,產值過億的卻寥寥無幾。
在當地,孝感米酒仍習慣定位于“傳統地方特產”,除了生鮮區當食品,罐裝、禮盒包裝仍占大多數。
余友華的困惑來自于:中國吃米酒的人群其實很廣泛,廣州、四川居民都有常年喝米酒的習慣,市場對米酒產品需求有增無減。為何孝感米酒卻只能“墻內開花墻內香”?
在與良品鋪子合作之前,該公司的米酒也主要是走大流通渠道,早餐飲品消費多,但檔次不夠。2013年雙方開始合作,良品鋪子采購員挑剔的舌頭先進行試吃“盲測”,對產品甜度、酒精度、稠度等進行調試,最后改良后的產品,口感酸酸甜甜,酒精度更低。
在良品鋪子門店,米酒搖身一變成米釀。這個傳統產品的消費場景也徹底被改變,成為一款時髦的休閑零食。
對接良品鋪子幾千萬的消費人群后,米釀一度躍居為年輕大學生、辦公室白領、年輕媽媽的最愛單品之一。隨著良品鋪子線上線下渠道拓展,米釀作為良品鋪子門店中新添的一張湖北名片,也開始銷往全國各地。
在孝感的米酒工廠,一條不銹鋼現代化生產流水線,工人在放料口投放糯米,經洗米機清洗,浸米機浸泡,蒸飯機蒸制,風冷后被送入發酵槽進行發酵,再經歷糖化、出酒、壓榨、過濾,清酒經高溫滅菌,密閉灌裝。
作為孝感最大米酒企業董事長,余友華頗有感觸,“一老一新,變的不僅是包裝,還有市場思維,創新思維,從質到量,改變了孝感老米酒傳統格局”。
和良品鋪子合作,讓余友華對市場信心大增。良品鋪子供應商的身份,也讓余友華的公司名氣大增,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展。這兩年,通過對孝感米酒進行改良,更換包裝、改良口味,部分產品出口到歐洲、北美、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傳統的米酒包裝產品還在下滑,米釀的零食市場還有很大空間”。余友華介紹,就這款合作米釀,每年給公司帶來上千萬銷售額,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前線炮聲”推進前端產業鏈升級
米釀能否成為湖北本土高端零食的代表名片?
荊州蓮藕、恩施小土豆、神農架百花蜜……近年來,這些依托良品鋪子這個平臺走出去的湖北名片,正在被更多的消費者和華人所認識。
但是,在良品鋪子看來,米釀市場前景的挖掘,還遠不夠。
“供應商為了良品鋪子建新工廠,可見供應商對我們的信任。同時,供應商也讓我們有了更堅實的發展后盾。”良品鋪子董事長楊紅春參加孝感工廠二期闊能項目開工活動后,對米釀采購經理陳浩天說:我們要讓米釀走向更廣闊市場,成為湖北本土高端零食的代表名片。
在楊紅春看來:如何根據市場需求去創新產品,充分挖掘消費人群的需求,是孝感米酒發展的關鍵。
“企業要突破自己,需要跳出自身知識的局限性,看外面需要什么。現在物質豐富,消費者經常陷入選擇困難局面,消費者的個性化時代早已來臨。企業的創新要進一步細分消費市場,提供更豐富的需求給消費者,不然會陷入低價競爭的汪洋大海。”楊紅春說:米釀不能用大流通思維去做,要看細分市場,女大學生、年輕白領、年輕媽媽是米釀核心要去溝通的人群。
楊紅春介紹,良品鋪子今年會找科研機構來研究米釀營養價值。細分不同人群需求,鎖定到不同時間和不同場景的消費需求,讓米釀成為湖北傳統品牌走向高端零食的代表。
這點,也正是良品鋪子所擅長的:通過抓住“微笑曲線”中產品研發、品牌營銷兩個高端環節,來拓展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的主體。
2019年,隨著良品鋪子啟動對高端零食戰略的全面布局,也更加注重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價值進行深入挖掘,依靠各類數字化手段,以需求指導整個產業鏈,向上游種植基地溯源、向中游加工廠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