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生活7年陣痛后終盈利 生鮮電商供應鏈持久戰仍將繼續

2019-07-18 陳克遠 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克遠 攝

生鮮電商經常被形容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方面在消費者高頻次需求下,這一賽道蘊藏著巨大機會;但另一方面,面對著產品、包裝、倉儲、配送等各方面高標準、高要求帶來的成本壓力,生鮮電商要實現盈利亦不容易。

正是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內早期B2C生鮮電商的代表,本來生活網歷經7年長跑實現盈利才會被業界格外關注。

7月16日,本來生活網CEO喻華峰在公司七周年戰略發布會上表示,2019財年第一季度,本來生活網實現盈利,并預計在2020財年實現集團的全財年盈利。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幾天前,本來生活網才剛剛交出了2018財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全財年盈利的成績單。

本來生活的捷報頻傳似乎預示著老牌垂直類生鮮電商的盈利瓶頸終于被打破,但回首望去難免讓人唏噓的是,諸如易果、天天果園、沱沱工社等當時與本來生活同臺競技的生鮮電商,有的已更換賽道,有的依舊在低調前行,但還有更多則早已消失在時代潮流中。取而代之的是諸如拼多多、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以及社區團購等諸多生鮮零售新模式。

面對新的市場環境與新的競爭對手,已經跑過7年路程的本來生活,又將如何朝著整體盈利的目標繼續奔跑?

老牌生鮮電商的變與不變

時間倒回到2012年,當時本來生活剛剛成立,并憑借打造“褚橙”品牌而聲名鵲起。尤其在2015年前后,由“褚橙”引發的一場生鮮電商之間的橙子大戰至今讓人記憶猶新,那是國內B2C生鮮電商競爭最火熱的時候。但時過境遷,如今賽道上的主力玩家早已換了面孔。

“經過了7年的長跑,我們深知這是一個風口很大的市場,同時也是一個風浪很大的市場。”在本次發布會上,喻華峰如此形容他所經歷過的生鮮市場。

同時他表示,本來生活能存活并發展到今天,主要是在過去7年的摸索發展中,公司對于“不燒錢”態度的堅持,以及逐步建立起了一套O2O+B2C的新零售模式。

對于“不燒錢”的態度,喻華峰說,盈利難一直是生鮮創業的痛點,從2016年開始,本來生活就開始持續追求自身的造血能力,這是本來生活到現在還活著的原因。

而對于企業進一步的發展以及實現盈利的路徑,這要歸因于本來生活的商業模式(O2O+B2C)。其中,O2O指的是本來生活的線下社區店業務“本來鮮”,B2C指的是線上電商業務。

“生鮮零售的復雜性在于,在消費者端需要去解決用戶對時效性和商品新鮮度的需求,在企業端要去解決流量和履約成本的問題。”喻華峰表示,O2O+B2C的新零售模式既能實現生鮮抵達消費者的及時性和便捷性,同時也能滿足消費者對食材的豐富性和特色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