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即時物流行業報告:千億級市場的"終局猜想"

2019-07-18 陳韻哲 北京商報
瀏覽

7月18日,艾瑞咨詢聯合即時物流企業點我達共同發布了《2019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該“報告”從即時物流的發展環境、訂單來源的市場分析入手,并對代表平臺點我達、新達達和美團的訂單業務進行了重點分析,同時,報告還對市場發展做了前瞻性的預測。

即時物流行業近幾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狀態,“報告”顯示,2018年即時物流行業訂單量達到134.4億單,行業規模達到981億元,并預計2019年訂單量將達到185億單,規模突破1312億元。據業內相關人士分析,該行業是一個千億級訂單規模市場,目前各大企業的業務體量只是冰山一角。

即時物流因外賣平臺興起而出現,其概念最早由點我達創始人趙劍鋒于2009年提出,并逐漸被業內廣泛認可和使用。目前,即時物流已經進入2.0時代,指基于數據,通過實時全局調度的方式以匹配實時需求與實時運力的配送服務。

實際上,作為末端的即時物流行業,與上游商流密不可分,這和快遞行業依賴于電商發展是相似的,訂單源決定了即時物流企業的市場份額。相比于2C市場分散、隨機的訂單源,toB市場有巨大穩定的訂單來源,成為即時物流運力發展和即時響應的保障,而即時物流企業在規模效應下,能夠降本增效,提升服務質量,或利用降維打擊收割低頻市場。

因此,即時物流作為產業生態基礎設施,必將走向與上游產業的聯姻。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即時物流行業經過幾年的野蠻混戰后,格局已定——集團軍作戰的企業已占據頭部市場。從報告整理的即時物流行業融資并購情況看,頭部企業總融資金額已經呈現巨額領先姿態,包括點我達、新達達在內的企業向阿里、京東等產業資本靠攏,形成生態協同發展。而美團配送在服務于美團生態的基礎上,于今年5月向社會開放,以獲得更多訂單資源。

報告顯示,點我達已經成為阿里巴巴發展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一方面,阿里的數據、金融和技術能夠為點我達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支持,提升后者技術壁壘;另一方面,阿里的外賣、新零售、快遞末端業務有大量的訂單需要即時物流服務支持發展,阿里生態圈為點我達提供產業鏈賦能。在先后獲得阿里、菜鳥的融資后,點我達逐步融入阿里生態圈,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協同,服務于外賣、新零售、快遞末端等多個場景。

此外,新達達也在京東體系內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達達和京東到家合并后,打通上下游,形成訂單和運力的互補融合。同時,它作為眾包網,是京東物流六大智慧物流網絡之一,為京東無界零售提供將即時物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