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坐收2億年收入,李子柒1.6億,網紅經濟能紅多久?

2020-01-13 會文 聯商專欄
瀏覽

聯商專欄:2019年可以說是網紅經濟的元年,這一年,很多網絡紅人創造出了各種“神話”,刷新了我們對“網紅”的認知。當李佳琦坐收2億年收入,李子柒1.6億,成為今天的頭版頭條,你在驚訝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網紅經濟到底是紅極一時還是未來趨勢?

通過本文的思路,可以預見的是,若干年后,你就會發現這個如今驚人的新聞并不足為奇,從以產品為核心到以人為核心的零售時代,帷幕才剛剛拉開。不妨閱讀本文,容我給各位看官做個拋磚引玉的參考。

一、先說一說隔空購物的產生和發展史

先來說一個歷史。傳說,遠古時代神農氏時期,就有了“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交易場景,算是出現最早的交易形式。

遠古之民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場所,把所剩的農產品以物物交換的方式出售。而幾千年過去了,信息時代的到來,再也不是一個固定的場所,一個固定的時間,一些常見面的交易面孔,而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交易。

專業化生產占主導的零售市場,隨著信息交互的便捷,早已突破了 時空的界線,而交易的雙方,也是帶著面具的虛擬頭像,交易雙方從未謀面。

在電商時代里,人們也一度習慣了這種只見產品不見人的交易形式。

但中國隔空交易歷史,還得從電視購物和紙媒購物說起。

電視購物是在中國千禧年前后出現的購物方式,是一些撥打熱線廣告的衍生品。某個電視頻道一天到晚都在隔空跟你推銷產品,套路很多,非常具有煽動性,最后只要打進熱線,交了錢就可以郵寄到手,產品五花八門。

圖:電視購物資料

比電視購物更早一些的隔空購物是,產品介紹紙媒。最具代表性的是貝塔斯曼書友會,一本彩印的冊子,每個產品都有詳細的說明和編號,這本冊子很吸引人,在學校經常被瘋狂傳閱,然后可以挑選想要的產品,通過短信編發產品編號,還有地址,可以貨到付款,也可以匯款。這是在中國90年代由國外引進而在被廣泛傳播的新消費方式,產品多限于圖書和周邊產品。

圖:貝塔斯曼書友會的產品介紹紙質冊子

為什么要說這兩種購物形式呢?因為細細分析,你會發現,它們與后來的電子商務和直播帶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不過是換了一個載體而已。也就是說電子商務和直播帶貨并不是純粹的新事物。

隨著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開始普及,紙質的產品冊子被電子化處理,省去了紙質傳閱的成本和麻煩,在網絡上直接呈現給顧客,也就是說產品紙媒換成了互聯網載體,由此出現了最早的網絡售賣平臺,其中布局最大的是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緊緊抓住了電子化載體零售的趨勢,做大做強,成為中國隔空零售最大的平臺,可以說阿里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優秀頭部選手,是時代成就了它。這一點,沒有人比阿里體會更深。

二、現階段隔空購物的優化路徑

雖然以上幾種零售方式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生命期都超過了10年,但是有一點,從紙媒編號下單和電話下單到互聯網下單,其中都很難讓消費者與賣家雙方參與到交易面對面互動的場景中。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賣方,不過都是在玩隔空對話。這一點和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面對面交易習慣,相背離。

但是作為一個人,我們到底是喜歡隔空購物還是可以參與到時時互動的交易方式呢?

縱然,瀏覽網頁上的靜態產品,會有沉浸式的購物體驗。但是,看著那些被精修過的圖片,我們多半是沒有底氣說自己看到的就是它原本的樣子。

作為消費者,在面對電商購物平臺選擇產品時,我們心里仍然有太多的疑問。這是目前的電商零售不能帶來更好購物體驗的重要一點。

進入5G看直播時代,我們的疑問多少有了出口,當我們拿著手機,看活生生的主播帶貨時,可以與賣家互動的那種滿足感,就印證了我們內心渴求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進行交易,這是根植在我們心里,流傳了幾千年的習慣。可以說,直播導購是現階段隔空購物的優化路徑。

直播生長的土壤很肥沃,但這些遠遠還不夠打消消費者心中實現交易的疑慮。于是,還衍生了這樣一個消費邏輯:買東西要到自己喜歡的人那里買,因為喜歡對方會導致更強的信任關系。

喜歡和信任,這是人性中的點,也是網紅主播成功帶貨的內核。2020年,隨著李佳琦、李子柒的大火,直播被推上了風口。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的一點是,電商從直播帶貨之后,漸漸走向幕后,平臺賦能在未來將式微。如今掌管零售天下的形式已經轉移:從以平臺為核心,轉為以人為核心。

三、網紅直播是否只是短暫的風口

如果說直播是線上交易場景的消費體驗優化,那么它的存在一定比電商更具活力。

如果以未來某個時候為時間節點,不就的將來,人們購物的首選,開始從考慮哪個品牌、哪個平臺購買到首先考慮到誰手里買。

李子柒和李佳琦就是例子。

兩個活生生的人,以自己的優秀特質吸引了無數粉絲。平臺對于消費者的牽制力,轉化為紅人對粉絲的牽制力。可以預見,現在零售的大局漸漸轉移到了這些網紅的手中。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網紅們可以自行做一個平臺,把鏈接引入他們的直播,為自己的零售平臺引流。但是平臺卻不能少了他們。誰掌握了主動權,一看就知。

在未來的零售格局中,網紅經濟可以與線上老牌零售平臺和線下零售,三分天下。大部分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是觀望網紅的經濟勢能。

未來,會有更多的網紅涌現,更多的交易神話從這股勢能中爆發。以優質網紅為核心的優質內容,將成為網紅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如果你是零售人,并且有志于此,那么,選擇嘗試這個直播零售領域,是大勢所在,就看誰跑的快。

就像我之前一篇專欄里所寫的:風云變化的零售市場,唯快不破。

(來源:聯商專欄 芥菜種,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