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集集破產,燒錢“燒死”別怪大環境

2019-12-11 余若雨 投中網
瀏覽

淘集集破產清算,資本寒冬導致的融資難成原因之一。但實際上,頭部機構的錢依然充足,只是出手更為謹慎,對項目的要求更高。

今年投融資整體規模的確減少了,但如果平均下來,單筆投資并沒有減少。

2019年即將結束,但投融圈的壞消息似乎還在繼續。

效仿拼多多模式的淘集集,因融資失敗,宣布重組失敗,進入破產清算階段。同一天,生鮮電商吉及鮮被曝出融資失敗,將進行大規模裁員。

壞消息接二連三。比如造車領域,拜騰C輪5億美元融資持續一年仍未完成。小鵬汽車拿到了4億美元融資,但比原目標少了2億美元。

資本的寒冬更寒冷了嗎?

某知名投資銀行的分析師朱正對投中網表示,今年融資的環境看起來的確很差,因受今年整體經濟的影響,以及投資機構此前多數項目還未退出原因,很多機構出手謹慎。但實際上,頭部機構的錢依然充足,只是出手更為謹慎,對項目的要求更高。

投中網獲得的數據也說明了這一現象。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今年投融資整體規模的確減少了,但如果平均下來,單筆投資并沒有減少。具體來看,2019年平均每筆融資達1.27億元,為2014年以來第二高——低于2018年的1.45億元。

“大環境的確有變化,但可能企業本身的問題更大。”上海某資產管理公司合伙人李一凱告訴投中網。這也是投中網接觸的多數投資人的觀點。

融資環境差,還是模式有問題?

在針對淘集集的模式中,李一凱直指其對現金流周期管理不當。

淘集集在今年6月尋求B輪融資前,上一輪融資已經過去近一年。2018年10月,淘集集拿到了老虎環球基金、俄羅斯的DST 和險峰投資等投資的4200萬美元A輪融資。

李一凱認為,初創企業融到第一筆錢后,3-5月后就重新評估能否繼續融到錢。“一般情況下,一筆資金或許可以維持12-18個月,那就意味著第8或第9個月就要保障自己有新一輪資金進來。”他表示,尤其淘集集屬于電商行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需要燒的錢更多,“或許過分樂觀自己的融資能力”。

投中網此前曾報道,淘集集是2018年最關注的項目之一。2018年7月,僅成立3年的拼多多上市。由此,與拼多多相似的項目,在下沉市場做拼購模式的社交電商,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淘集集便是其中的明星項目,眾多資方爭搶入局。不到一年,淘集集便跌落“神壇”。

不止一位投資人告訴投中網,一味補貼,卻無法獲得用戶粘性,這樣的“燒錢”方式并無意義。在這幾個月里,淘集集的資金缺口已接近20億元,主要花在價格戰與用戶補貼上,同時還動用了給商戶的回款——才有了入駐商戶多番討債。

同理,生鮮電商吉及鮮亦然如此。這家2018年10月成立的公司,在今年上半年還拿了IDG和經緯中國的Pre-A和A輪融資(數額未披露),僅過去不到半年就宣布融資失敗。生鮮電商獲客成本高、損耗大,對供應鏈要求非常高。需要投入的資金看不到盡頭。市場曾有傳言,為了獲得融資,吉及鮮曾在三個月內拜訪了超過百位的投資人。

更為主要的是,無論是拼購還是生鮮。目前已有“巨頭”存在。拼購里有拼多多、阿里巴巴的聚劃算以及京東在微信里也做了京喜。生鮮則有盒馬生鮮、美團的小象生鮮、京東生鮮、蘇寧生鮮等。新玩家還有多少機會?

朱正稱,拼多多也是從新玩家起步,只能說現在大環境與三四年前不同。李一凱也如是告訴投中網,錢多的時候,投資機構會投幾家,看誰跑出來,但是今年錢比較緊,可能會比較謹慎。

“(實際上)下沉市場仍是未被充分滿足的市場,就看誰能夠真正的把好的商品和服務做到這些消費者的心坎里去。”浙江杭州一家知名股權投資類私募基金的總經理李浩明告訴投中網。他認為,企業的失敗,不應該把問題歸結于融資的不利。

投資環境真的很差嗎?

就在處處傳來融資困難之際,時代傳媒旗下的《時代數據》統計了2019年前11個月已有327家公司倒閉,為去年同期的3倍。而接下來不到一個月時間,因為資金缺乏的原因,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增加(2018年全年倒閉458家)。

創業公司的倒閉潮不免讓人聯想到資本寒冬,不過市場環境可能并非如此消極。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今年投融資的確規模減少了,但平均下來單筆投資并不沒有減少。具體來看,2019年平均每筆融資達1.27億元,為2014年以來第二高——低于2018年的1.45億元。

而在電商領域,今年平均每筆融資5.57億元,是2014年來最高。

實際上,基金募資環境變差,從2017年已開始。資本的寒冬也從那時開始不斷出現在公眾視野。但好項目依然得到資本青睞。從結果來看,拼多多在2016-2018年期間拿了5輪融資,超過17億美元。

今年基金數量雖少,但前11個月規模幾乎與去年持平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共有480支基金人民幣與美元基金共募得1206.62億美元,與2018年862支基金募資的1244.99億美元幾乎持平。平均下來,每支基金平均募資2.51億美元,高于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

“頭部一些機構手里還有余糧,但它們要考慮,投出去后是否還會人跟進,因此會更加謹慎,才導致整體融資資金面緊張。”兩行路(北京)資產管理執行董事駱歡告訴投中網。

那么謹慎的投資人,把錢都給了什么項目?

關注科創板的李浩明告訴投中網,今年的融資更多的集中在圍繞科創板注冊制上市標準的領域及能否真正實現供給側改革的領域,比如黑科技和新消費。

而朱正則表示,今年整體更傾向TO B項目,大數據、云服務、工業互聯網等。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在金融、互聯網、醫療健康、房地產以及制造業等領域中,近一年投融資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最大的都集中在制造業上。近一年,制造業交易2377,交易金額達9109.33億元,同比增加了4.11%。

的確,在互聯網流量見頂之際,很多消費市場的項目基本都跑出來了。而且,在移動互聯網紅利漸行漸遠之際,TO B 成了企業繼續增長的關鍵。從去年開始,大公司如騰訊宣布向TO B轉型,美團則積極向商家提供多樣化服務。

據《QuestMobile》的報告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凈減少200萬,這是歷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用戶平均使用時長上增速持續放緩,從2018年第四季度的22.6%降到2019年第一季度的11.8%,又降至二季度的6%。

關注二級市場的李一凱還告訴投中網,雖然TO B的項目成長周期很長,在二級市場的公司轉型至少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有數據跑出來,但短平快的消費級項目已很難再有。

(來源:投中網 林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