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三個多月后,淘集集最終官宣并購重組失敗

聯商網消息:陷入拖欠貨款泥潭數月的電商平臺淘集集,最終還是無力回天。
12月9日凌晨,淘集集通過官方微博發公告稱,“由于資金未能如期到賬,不得不宣布淘集集本輪并購重組失敗,接下來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
據《證券時報》消息,12月9日上午,淘集集上海總部所在的五牛控股大廈26、27層已經上不去,根據樓下物業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兩層已經全部關門,而前來討債的商家、客戶、員工均被統一安排在一樓等候,進行集中處理。
淘集集CEO張正平在公告中透露了接下來淘集集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的處理思路:
1、破產重整,將淘集集所有權轉交給債權人。“如果債權人需要則我和高管團隊將繼續服務淘集集,如果不需要則我和高管團隊離開淘集集。”
2、破產清算,在以上破產重整方案無法推行的下:“淘集集將申請破產,我和團隊依然會通過創業,努力歸還欠款,也希望大家能夠給予再創業的機會和時間。”
對于之前引發爭議的“是不是忽悠債權人,根本沒有投資人”的問題,張正平在公告中表示:本輪一共有兩個潛在投資人,都是在國慶左右就開始溝通,而后,其中一位投資人因為“來滬的供應商鬧得太兇,擔心群體事件在投資后依然持續發酵,所以需要觀察一下情況”;而另一位投資人“已經簽了投資協議,但在打款時間上多次延期,超出了公司能承受的最后時間期限”。
此外,關于工資、社保發放問題,公告稱:“11月工資是預留出來的,但受11月28號賬戶被凍結影響,無法打出;如果公司正常破產清算,法律上會優先結算工資;員工社保款項需要在12月15號前繳足,建議大家自行補繳,待清算后歸還。”
對于后續接待和溝通問題,張正平表示,由于公司已經無法繼續經營,公司將弱化線下接待,主要改為線上接待。線上會開通一個供應商代表群、一個廣告代理群和一個線上溝通專用微信或QQ,會按照順序接待每一位債權人。
資料顯示,淘集集成立于2017年5月31日,于2018年8月上線。創始人張正平是產品經理出身,曾在中國知名的電商代運營公司寶尊電商任職,行業經驗豐富。
淘集集的前身名叫“閃電特價”,做特價起家,平臺提供涵蓋服飾鞋配、母嬰、家紡、數碼、食品等生活用品,用戶邀請親友參與拼團,滿足人數要求后可享受低價購買的權利,目標客戶群是小鎮青年。
而為了完成社交關系鏈的裂變,淘集集還設計了一整套“現金補貼+分銷返利”體系。除了用戶購買獲得返現外,淘集集還采取了類似“趣頭條”的用戶增長方法,平臺口號為“買的多,賺得多”。
用戶可以通過購買分享行為獲得金幣提現。同時,淘集集還鼓勵可參加VIP會員,無需拼團即可享受低價。
這種激進的補貼方法確實讓淘集集嘗到了“甜頭”,只用了接近一年的時間便獲得了1.36億用戶。隨后,資本也接踵而至,2018年10月,淘集集公布第一筆A輪4200萬美元的融資,由老虎基金、DTSGlobal、險峰旗云投資,估值達到2.42億美元。
不過,這種燒錢的打法卻讓淘集集走向了滅亡。
根據《晚點LatePost》披露的數據,今年以來,淘集集已經虧損近12億元,上半年凈虧6個億,凈資產負6億元,目前每月虧損超2億元。
在今年10月15日凌晨公開的道歉信中,張正平將錯誤歸結為將過多的時間花在了融資身上,想通過融資款來解決當前增長的問題,在策略上選擇了繼續虧損獲取用戶。這個錯誤策略直接導致了淘集集后來的崩盤,公司負債總額為16億元左右。
昔日電商新貴如今卻淪落至此,不禁令人扼腕。
以下為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對外公告全文:
(來源: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