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將推動修訂法規,增加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等內容

感謝IT前沿網友 MissBook 的線索投遞!
IT前沿 7 月 24 日消息,國家郵政局網站近日發布了《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 4729 號建議的答復》,公布了國家郵政局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答復全國人大代表柴閃閃提出的“關于在郵政快遞行業中推廣使用可循環箱的建議”的具體內容。
國家郵政局在答復中首先提到了工作現狀和進展情況,將推廣應用可循環快遞包裝作為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抓手。
(一)加強法規標準政策保障。
推動出臺《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對提升可循環包裝物使用效率、健全共享機制、擴大應用范圍進行規定,夯實法制基礎。制定快件集裝袋行業標準,明確基本材質,要求循環使用次數應不低于 20 次,保障法規落實。會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并由國辦轉發,明確到 2025 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 1000 萬個的目標。聯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兩部門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的通知》,探索解決制約規模化應用的難點堵點。各省(區、市)郵政管理局持續推動“郵政業污染防治”屬地責任落實,截止 2021 年年底,聯合地方相關部門出臺支持性政策達 101 項。
(二)扎實推進循環包裝應用。
接續實施“9571”“9792”“2582”“9917”工程,對可循環箱(盒)等快遞包裝產品投放提出量化指標;鼓勵寄遞企業在生鮮同城寄遞、落地配等業務中推廣應用冷鏈保溫箱、漂流箱、清流箱、π-box 等循環包裝,截止 2022 年 3 月,全行業共投放 758 萬個可循環快遞箱(盒),在全國郵政快遞營業攬投網點布設 12.2 萬個回收裝置,回收復用快遞紙箱達 1.82 億個。指導寄遞企業選擇特定業務種類、寄遞路線、重點區域、特定人群作為應用場景,構建企業內部“小循環”體系。中國郵政集團發揮國有企業骨干作用,積極探索在政務、同城、社區團購、醫藥配送等不同場景下的循環模式。
(三)探索循環包裝回收模式。
加強與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部門協作機制,推進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轉型升級。鼓勵第三方企業、快遞員參與回收,推動智能快件箱增設包裝回收功能。鼓勵寄遞企業聯合電商企業,探索嘗試積分獎勵制、押金制、承諾制等激勵約束機制,引導消費者自主返還可循環快遞包裝。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規劃》,鼓勵電商、快遞企業與商業機構、便利店、物業服務企業等合作設立可循環快遞包裝協議回收點。中國郵政集團深入研究通過信息化手段升級回收裝置,探索“互聯網 + 第三方回收”新模式,推動融入社會化大循環。
(四)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聯合市場監管總局推進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將可重復使用型快遞包裝列入《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目錄(第一批)》予以發布,擴大綠色供給。支持順豐等 6 家品牌寄遞企業建立快遞包裝實驗室,研發綠色低碳可循環的快遞包裝。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培育 5 家包裝行業綠色示范生產企業,提出綠色方案,推廣綠色設計。鼓勵寄遞企業與包裝生產企業、科研院校等合作,加強產學研銜接,促進快遞包裝產品、技術、模式創新。郵政集團以環保、安全、便利、智能為導向,積極研發政務類可循環使用的封套,并在證照和文書寄遞等場景廣泛應用。
(五)強化宣傳引導提升公眾感知。
持續開展“郵來已久 綠動未來”主題宣傳,推進綠色快遞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工廠、進機關活動,督促寄遞企業增加線上下單提示等多種方式,傳播回收復用和循環使用理念,使用可循環包裝,提升公眾感知度與參與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IT前沿了解到,國家郵政局稱,下一步將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聚焦可循環快遞包裝成本高、投入大、企業動力不足,回收操作范圍廣、主體多、公眾配合度不高等現實問題,針對不同場景個性化需求,結合實際主動作為,深入實踐循環經濟,促進行業綠色發展。
(一)完善法規標準政策體系。
推動修訂《快遞暫行條例》等相關法規,增加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等相關內容,保護用戶合法權益。貫徹《關于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組織制修定快遞循環包裝箱、郵件快件包裝回收與循環指南等標準,統一產品規格,嚴格規范使用。落實《郵件快件包裝操作規范備案管理規定(試行)》,督促寄遞企業制定涉及可循環包裝的操作規范,壓實主體責任。
(二)持續推進部門協同共治。
會同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最高檢有效推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聯合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建立可循環快遞包裝平面廣告市場化投放機制;推進郵政業污染防治屬地責任落實,積極爭取中央和地方在可循環包裝規模化應用、回收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加強與最高法等單位的溝通,指導郵政集團強化技術研發和機制創新,推動政務類郵件電子運單應用。
(三)暢通循環包裝回收渠道。
鼓勵寄遞企業聯合上下游共同構建可循環快遞箱(盒)共用機制,促進相關信息對接,不斷拓寬回收渠道,支持集約化回收。推進政產學研用一體化,著力打通信息共享、回收調撥間的壁壘,破解回收難的問題。支持郵政集團擴大政務場景循環包裝應用規模,探索全流程全環節循環回收方案。
(四)切實加大宣傳引導力度。
在嚴格遵守現行廣告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支持寄遞企業廣告業態和模式創新。督促寄遞企業在綠色郵政宣傳周、“雙 11”等時間節點,制作回收復用主題公益廣告片,積極利用業內外媒體平臺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寄遞企業聯合電商平臺在網購下單環節嵌入可循環包裝選用選項和用戶體驗等界面,增強公眾參與度和體驗感,提升綠色用郵的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