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 Q2 財報亮了:游戲、社交仍是營收大頭,小程序經濟圈爆發

2020-08-13 李思綺 TechWeb
瀏覽

騰訊控股昨日發布 2020 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報告顯示,騰訊第二季度營收 1148.83 億元,同比增長 29%;期內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 301.53 億元,同比增長 28%。

從具體業務板塊來看,增值服務仍然以 57% 的比例占據大頭,這一項營收同比增長 35% 至 650 億元。增值服務包括網絡游戲和社交網絡,其中游戲業務增速創近兩年新高,達到 40%。虎牙并入報表,推動社交網絡收入同比增長 29% 至 267.14 億元。

在 To B 業務上,隨受疫情影響,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 Q2 營收還是達到了 298.62 億元,同比增長 30%,表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此前,騰訊曾宣布將投入 5000 億元 All in 新基建,也將 To B 業務上升至集團戰略高度。

而在騰訊擅長的社交領域,微信也在加速謀變,實現從社交產品向數字經濟產品的轉化。二季度微信及 Wechat 的合并月活增至 12.06 億。受惠于微信朋友圈因廣告庫存及曝光量的增長,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 27% 至 152.62 億元。

據統計,從 2015 年到 2019 年,騰訊社交廣告收入已經翻了將近 6 倍,從 93 億元增長至 529 億元。

增值服務貢獻近 6 成營收 游戲業務增長創近兩年新高

騰訊 Q2 增值服務營收 650.02 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達到 57%,妥妥的營收支柱。其中,網絡游戲營收同比增長 40% 至 382.88 億元,增速創近兩年新高。社交網絡收入增長 29% 至 267.14 億元。

根據財報,游戲業務主要受《和平精英》及《王者榮耀》等手游在國內及海外收入增加所推動。以《和平精英》為例,Sensor Tower 商店情報平臺今年 7 月發布的數據顯示,《PUBG Mobile》和《和平精英》在全球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總收入翻倍,累計達到 30 億美元。

游戲具有生命周期,但從目前的收入狀況來看,《和平精英》與《王者榮耀》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加之疫情期間,“宅經濟”的流行,也給游戲行業帶來利好。

除了已經很成熟的游戲之外,騰訊還在二季度推出了多款新產品。比如,戰略游戲《戰歌競技場》、基于流行中國漫畫 IP 改編的動作游戲《一人之下》以及 Supercell 開發的《荒野亂斗》。其中《荒野亂斗》榮登今年六月 iOS 中國下載排行榜榜首。

在國際市場上,騰訊則發布了一款沉浸式隊制動作類的個人計算機游戲《Valorant》,一款卡牌類跨個人計算機端和智能手機的游戲《符文大地傳說》,以及代理的角色扮演手游《CODE:D Blood》。據悉,《Valorant》已在第二季度成為 Twitch 上全球觀看時長最高的游戲。

今年 4 月起,虎牙并入財務報表。受虎牙直播服務的貢獻、音樂會員數增長以及游戲虛擬道具銷售收入增長的推動,騰訊 Q2 社交網絡收入同比增長 29%。

近期,騰訊還在撮合虎牙和斗魚合并,并于 8 月 10 日分別發出初步非約束提案,提議虎牙和斗魚換股合并。若交易完成,游戲直播領域將產生一家市值超過 100 億美元的平臺公司,騰訊也可借此進一步打通從游戲、電競、直播的上下游環節,將用戶留在自己的游戲生態布局中。

云及企業服務收入穩步增長 To B 業務上升至戰略高度

騰訊 930 組織架構調整以來,To B 業務的地位愈發受到重視,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已經成長為騰訊第二大營收支柱。這一項 Q2 營收 298.62 億元,占總營收的 26%。

其中,金融科技業務的增長,主要由于日均交易量和單筆交易金額增加帶動商業支付收入的增長及理財平臺收入的增長。具體來看,商業支付及理財平臺業務在用戶及業務規模上均有所增長,推動金融科技收入同比及環比上升。由于商戶對支付解決方案的需求上升,尤其是在零售及餐飲等行業,商業支付的日均交易量及單筆交易金額同比均有所增長。理財平臺業務方面,資產保有量及活躍客戶量同比均有所增長。

而用云量帶來騰訊云整體業務規模的上升。數據顯示,在互聯網行業,騰訊云服務了國內超過 70% 的游戲公司,在視頻行業的滲透率也高達 90%,在 Top 100 的直播平臺中,有 80% 的公司使用騰訊云的服務。

財報顯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持續影響下,線下項目交付工作尚未在第二季度完全恢復,但二季度,騰訊云與金融機構及公共服務領域客戶簽訂了重大合同,同時擴大了在醫療、教育、會議及展覽等新興垂直領域的業務。

今年 5 月,騰訊宣布拿出 500 億元用于新基建投資,打造 To B 生態。兩個月后,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 7 月正式開服,據悉,騰訊未來還將在江蘇、河北落地大型數據中心,進一步滿足華南、華東和華北等區域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對云計算資源的需求。

小程序 “小程序經濟圈”爆發 微信商業化步伐提速

除了在產業互聯網領域布局深入,在騰訊擅長的社交領域,微信也在加速 “謀變”,實現從社交產品向數字經濟產品的轉化。

一方面,小程序不斷升級商業服務能力,推出小程序直播、微信小商店、小程序訂單管理、交易保障、微信物流助手等系列能力,完善電商交易生態;另一方面,微信與企業微信互聯互通升級,讓更多商家激活私域流量的巨大商業價值。同時,微信支付分正式開放查詢功能,已支持超千種信用服務。

此外,微信近期還升級了搜一搜 “服務搜索”功能,站內搜索可以直接連接各類服務小程序,在安卓應用端小程序也可以開始被分享到朋友圈,這無疑將進一步帶來小程序生態的流量轉化。

財報顯示,二季度微信及 Wechat 的合并月活增至 12.06 億。受惠于微信朋友圈因廣告庫存及曝光量增長等因素的推動,騰訊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 27% 至 152.62 億元,總體廣告收入同比增長 13% 至 185.52 億元。

財報稱,微信生態正重新定義中國的網絡廣告,讓廣告主可在其私域,例如公眾號及小程序,與用戶建立關系,使其投放可有效維護長遠而忠誠的客戶關系,而非只是單次交易的廣告投放。

總的來說,騰訊在二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財報。基于對騰訊前景的看好,野村、瑞銀、高盛、摩根士丹利等 37 家投行均對騰訊給出 “買入”、“增持”或 “跑贏大市”的積極評級,其中,國金證券更是給出 694.66 港元的目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