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電信天翼云李云莊:云網融合是新基建的數字化底座

2020-08-06 玥玥 IT之家
瀏覽

近日,在 2020 年可信云大會線上活動中,中國電信云計算分公司副總經理李云莊作為重要嘉賓,接受了《洞見數字潮》的采訪,以下是主要采訪內容:

主持人:天翼云為什么是 Top 2 的云服務商?

李云莊:國內的公有云市場主要分為 IaaS、PaaS 和 SaaS 三層,天翼云作為運營商具有資源優勢,尤其是 IaaS 層面,天翼云在國內份額排名第二,所以我們稱自己為國內 Top 2 的云服務商。實際上,天翼云是從云基礎資源的角度出發來定位,因為云計算將來會是數字經濟的底座,所以我們認為基礎資源的份額很大程度上代表云服務商的實力。

主持人:如果用大事紀來串聯一下天翼云的發展,哪些事是必須要提的?

李云莊:天翼云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2009-2012 年是初創期,天翼云就像一個初創企業去接觸云,感知市場,積累相關能力,包括人才隊伍、機制體制等。

2012 年 - 2016 年是成長期,天翼云夯實了資源基礎,明確了 “2+31+X”的云網融合資源布局。目前,天翼云完成了兩個航母級的數據中心,31 個省級資源池,3000 + 邊緣節點,成為首家實現 “一省一池”的云服務商,真正將云變成像水電一樣的基礎資源。2020 年,中國電信天將繼續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陜川渝 4 個重點區域,積極推進大數據基地、創新孵化基地、數據中心、研發中心等一大批重點數據中心項目建設。

2017-2020 年,天翼云發展邁入正軌。一方面,天翼云建設了完整的自主研發隊伍和能力體系;另一方面,天翼云建設了線上線下的銷售隊伍,還有運維、服務和安全隊伍,從一個初創型公司轉變成集自主研發、運營、服務以及銷售一體化的公司。

隨著 5G、大數據、AI 技術的成熟,未來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智能化信息應用,帶來更多的算力需求和存儲需求。未來,天翼云將把握技術融合的趨勢,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同時發揮天翼云多年來服務千行百業的信息化建設的經驗。

主持人: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形容 2020 年的云計算領域,您會選哪個詞?

李云莊:如果在 2020 年的云計算領域選一個熱詞,我認為是云網融合。可以看到,智能社會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而它的實質是用大數據和 AI 應用處理數據,得到的結果本質上是智能算法對數據的處理又傳回現實社會。

在這種處理的前提下,傳統的IT架構和體系滿足不了智能社會的需要,具有超強算力和存儲能力的云必然會成為基礎設施的承載者。與此同時,無論是智能應用,還是智慧場景,都需要通過高質量的網絡去訪問。

如果沒有網絡和云基礎設施,智能社會可能是空中樓閣。因此,云網融合將會成為新基建的底座,成為智能社會的底座。中國電信的云網融合遵循的就是 “網是基礎,云是核心,網隨云動,云網一體”。

主持人:新基建浪潮下,云計算的發展會走向何方?新基建對于云計算發展有什么作用?

李云莊:隨著新基建政策的推進,企業對云的需求肯定會急劇增加。

第一,5G、數據中心、AI 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云網。5G 的核心網是一張基于云化的網絡,需要軟件定義網絡去支撐業務需求,所以它的結構天生就是云化的。數據中心存儲數據以后,云也會成為數據的組織形式,AI 應用更是承載在超強的算力之上。

第二,從其他的影響和趨勢上,云網融合也會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云網融合是智能社會的底座,只要智能社會發展,只要信息化發展,只要產業數字化進一步的提升,底座的需求自然會提升。在未來的經濟建設推動下,云網融合的重要性也會越來越凸顯。

第三,新基建是普惠性的,遍及所有的行業、家庭和個人。這個思想的指引下,在基礎資源建設中,云計算中心和邊緣計算會相結合,邊緣的發展的需求也會越來越旺盛。

可以預見,新技術將會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帶來新的發展動力。5G、大數據、AI 等技術的融合,將會帶來核聚變的效果,推動智能社會發展。作為央企云服務商,天翼云也將把握技術融合和行業發展的趨勢,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和技術優勢,賦能千行百業,打造開放合作的生態環境,承接新基建,助力數字社會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