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密集人流防疫檢測,曠視AI測溫解決方案落地北京

今年的春節很特殊,受疫情持續影響,全國春節假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長,各地節后復工時間也因此出現延后。因此,權威疫情防控專家指出,未來一周到十天將會成為全國疫情防控關鍵期——春節“延長假”結束,全國各地迎來返程高峰、復工高峰。
可以預見的是,巨大的人流量將對機場、火車站、地鐵等公共交通設施,以及政務大廳、稅務大廳等公共服務場所造成巨大疫情防控檢測壓力。而傳統手持檢測設備,在密集人流下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陷,手持檢測一人一檢,通過速度慢,同時檢測人員必須與被測人員近距離接觸,感染風險也非常大。
面對傳統檢測方式的明顯缺陷,在北京市海淀區以及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的統一調度下,人工智能領軍企業曠視科技提出了針對本次疫情開發的“AI測溫創新解決方案”。
基于落地場景需求,曠視研發團隊提出了“人體識別+人像識別+紅外/可見光雙傳感”的創新方案——通過前端紅外相機鑒別人流中的高溫人員,再根據疑似發燒者的人體、人臉信息,通過AI技術,輔助高密度人員流動場景下的工作人員快速篩查體溫異常者,力圖提升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內疫情檢測的通行效率與可控度。
首先,該系統支持大于3米的非接觸遠距離測溫,一旦有疑似發熱人員出現就會自動報警。結合曠視自研的人體ReID檢測檢索技術,系統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快速篩查發熱人員位置線索,以進行進一步的確認檢測和醫學觀察。
其次,此系統的智能疑似高熱報警帶寬可達到1秒15人,且一套系統可以部署16個通道,基本保證一個地鐵口管控。這樣一來人流量較大的通道在AI系統的輔助下,僅需1名工作人員就能夠管控現場,大大降低一線工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幫助一線人員實現一定程度上的“云辦公”。
除此之外,針對目前人們出行佩戴口罩的習慣,曠視也對戴口罩遮擋進行了專項模型優化,即便在口罩和帽子大面積遮擋人臉的情況下,系統也能幫助工作人員快速篩查通行人群,識別誤差±0.3℃,大眾無需摘下防護也無需排隊聚集,大大提升公共空間的安全性和檢測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AI檢測不會完全代替人工手檢。很長一段時間內,AI檢測將與手檢共同“站崗”,既提升檢測效率,又保證檢測精度,共同為民眾出行保駕護航。
在大多數人都“宅”在家中的春節假期,曠視調集近百人的研發團隊全力開發AI檢測系統。從發熱人員篩查系統需求、解決方案功能規劃,到接口方案、測試聯調、供應鏈整合,曠視僅用了短短10天的時間,將一個“AI測溫構想”變成了一份完整的落地解決方案。與時間賽跑,讓即將復工的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多一份安心。
接下來,曠視還將在實戰中持續更新迭代AI檢測系統,解決檢測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持續提高檢測精度與效率。在這場全民參與的“防疫戰爭”中,曠視AI也將持續貢獻自己的力量,讓AI離人更近一點,讓病毒離人更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