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布“華為公司十大發明”:超級快充、GPU Turbo在列

IT前沿11月21日消息剛剛華為官方公布了“華為公司十大發明”,我們來看一下吧。
發明一、超級快充
在傳統高壓快充技術中,由于轉換電路充電效率受限,無法持續快充,而且發熱嚴重。華為瓦特實驗室首創電荷泵快充技術,實現快充電路的高效電壓轉換,充電效率超過95%,并且大幅度減低發熱量,很好地保護了電池和手機。
發明二、全光交叉
華為OXC(Optical Cross-Connect)全光交叉解決方案基于全光背板、高密器件集成、硅基液晶AD WSS等自研核心技術,實現單框“P”級別交換容量,構建極簡新站點,實現設備“0”連光纖簡化運維,節省80%機房空間和60%供電,并幫助客戶快速構建3D-Mesh骨干網。目前華為OXC解決方案已經實現商用部署。
發明三、5G超級上行
啥叫5G超級上行?舉個栗子,你經常發發抖音、Vlog,你希望上傳速度很快不要卡,這就要用到5G超級上行。5G時代萬物互聯,行業應用的海量數據將自下而上的產生,在傳統下行大帶寬的基礎上,提出了上行大帶寬、低時延的新需求。比如無人機、4K高清直播等需要40Mbps上傳+20-40ms時延,無人采礦車需要多路30Mbps上傳+30ms時延等。
5G超級上行解決方案,解決了“擴充上行帶寬,提升邊緣覆蓋,縮短網絡時延”的難題。測試顯示,這一技術將使5G用戶的上行體驗速率提升30~60%,覆蓋提升~10dB,并縮短時延約30%,從而提升用戶在5G網絡下的使用體驗。
簡單的講,所謂超級上行,就是將TDD和FDD協同、高頻和低頻互補、時域和頻域聚合,充分發揮3.5G大帶寬能力和FDD頻段低、穿透能力強、全時域的優勢,既提升了上行帶寬,又提升了上行覆蓋,同時縮短網絡時延。它是無線通信首個時頻復用的技術,是面向2B/2C市場的提升覆蓋/最優速率/縮短時延解決方案。面向5G時代,遠程控制、遠程醫療、智慧工廠等各種各樣的5G應用都需上行低時延、大帶寬、高可靠覆蓋能力來支撐。
發明四、達芬奇芯片架構
2018年10月,華為發布了全球獨創的達芬奇人工智能芯片架構,及基于此架構的昇騰芯片和全棧AI解決方案。達芬奇架構以3D Cube計算引擎為基礎,實現了AI算力和能耗比的提升;同時,達芬奇架構能支持7個數量級的算力范圍,通過一個芯片架構就能支撐端側、邊緣和云端三種應用場景,覆蓋了可穿戴、IoT、攝像頭、手機、智慧屏、智能車、數據中心等眾多產品。
2019年6月,達芬奇架構搭載在麒麟810芯片中首次亮相;8月,搭載達芬奇架構的首款云端芯片昇騰910發布;9月,達芬奇第二代(手機版)搭載在麒麟990 5G版亮相。
發明五、融合存儲系統
隨著數據價值時代到來,集中式存儲(如數據庫)和分布式存儲(如大數據)越來越多的需要數據自由流動。系統初始成本低,平滑擴容、無感知升級、數據免遷移是客戶對未來存儲系統的關鍵訴求。華為存儲推出融合數據系統架構,在低成本、高性能、大容量、長生命周期等方面均有所提升。
發明六、全焦拍照
眾所周知,專業相機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更換不同焦段的鏡頭,從而確保在各種場景下都能達到最優效果。華為通過三個專利技術實現手機全焦段拍攝。該技術不但實現了焦段全覆蓋,還可以做到自動廣角推薦,根據用戶使用場景自動推薦使用超廣角拍攝,增加拍攝的視野范圍。
發明七、靈活以太
做通訊的同學都知道兩個定律:摩爾定律和香農定律。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香農定理規定了有隨機熱噪聲信道的最大傳輸速率與信道帶寬、信號噪聲功率比之間的關系。2011年IEEE發布100G以太網標準后,大容量光纖傳輸進入提升瓶頸,但芯片仍然按18個月一代迅速發展,傳輸與網絡設備接口無法匹配。
“靈活以太”通過Ethernet MAC層與PHY層解耦,支持傳輸帶寬與網絡芯片接口帶寬的靈活組合,實現了低成本、高可靠、可動態配置的電信級接口。
發明八、GPU Turbo
一提到華為消費者BG總裁余承東口中的“很嚇人的技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個“很嚇人的技術”就是GPU Turbo。
在傳統的技術中,為了提升畫質,手機需要提升CPU和GPU頻點,但功耗增加,手機發燙;為了降低功耗,手機降低了分辨率,提升了流暢度,但畫質變差。華為GPU Turbo技術在系統底層對傳統的圖形處理框架進行了重構,實現了軟硬件協同,使得GPU圖形運算整體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畫質、性能提升的同時,能耗下降。
發明九、5G MEC
5G 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是5G在移動網絡邊緣更好使能各行各業的關鍵,包含聯接能力、計算增強能力,跨通信、工業、信息綜合應用、商業前景廣泛,很多關鍵技術需要提前研究。
發明十、5G MIMO
華為5G MIMO技術能實現與LTE 1:1共站建設,降低5G網絡建設的每比特成本和部署成本。采用華為5G MIMO技術的Massive MIMO天線陣列增益可彌補高頻弗里斯自由空間傳播的額外損耗。香農定理結合Massive MIMO實現5G百倍容量提升。高頻天線陣列更小讓Massive MIMO工程更易。從5G建網經濟性的角度來說,Massive MIMO更好的覆蓋和更高的容量,幫助運營商降低了每比特成本;3.5GHz Massive MIMO從工程角度可以做到尺寸更小,降低了體積和重量,幫助運營商降低了部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