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李斌回應:蔚來沒有虧400億,只有220億

李斌還是站了出來。
9月25日晚間,蔚來不得不恢復召開了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的電話會議。前一天,這個電話會議被臨時取消。
財報會議上,對于蔚來汽車4年累計虧損400億元人民幣的新聞,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特意予以澄清:“沒有那么多,只有220億元。”
但外界似乎并不買賬,蔚來股價進一步下挫至2.05美元/股。相比曾經的高光時刻,蔚來汽車的股價說是“膝斬”也毫不夸張。曾經,蔚來股價一度上漲至13.8美元/股,哥倫比亞的廣播節目將蔚來汽車的ES8 SUV稱為“特斯拉殺手”。
蔚來汽車的遭遇,對于其他急于IPO的造車新勢力來說,無疑是一記警鐘。
不是400億,蔚來只燒了200億
蔚來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姍姍來遲,相比原計劃晚了一個月,直到9月24日才對外發布,而且臨時取消了原定于當晚北京時間8點的電話會議。
財報顯示,蔚來本季度15.08億元的營收比第一季度的16.31億減少了7.5%,32.85億的凈虧損卻同比增加83%,環比增加了25.2%。另外,其汽車銷售額為14.14億元,環比減少7.9%,汽車銷售毛利率為負24.1%,上一季度僅為負7.2%。
財報一出,4年虧損400億的新聞令人錯愕。
要知道虧損了15年的特斯拉,累計虧損也不過如此。蔚來的股價應聲而跌,最大跌幅一度達28%,收盤時下跌 20.22%。這樣的市場反應,取消的電話會議不得不恢復。
對于第二季度高達32.85億元的凈虧損,蔚來首席財務官(CFO)謝東螢解釋稱虧損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此前召回車輛的影響。如果扣除3.39億元人民幣的召回成本,其汽車銷售利潤率為負4%,較一季度的負7.2%原本是有所改善的。
今年二季度,因為電池包的安全隱患問題,蔚來自6月27日起召回了共計4803輛在去年4月2日至10月19日生產的ES8汽車,據了解這一數量占據了未來總銷量的兩成。
對于大家最關注的4年虧損400億元,李斌也對此做了特別澄清。他表示“最近看到有些媒體不專業的報道,說蔚來累計虧損了五十億美金,我想借此特地澄清一下并不是這樣,虧損的數字是 220 億人民幣,其中 100 億用在研發投入上。”
即便是220億,這個虧損的數字仍然令人震驚。
“蔚來只是一個4歲的孩子,不能指望一個4歲的孩子來養家。相比特斯拉15年才盈利,蔚來需要的時間不會超過10年”李斌這樣為巨額虧損開脫顯然并不能令投資者滿意,蔚來的股價進一步下挫5.5%,已經跌至2.05美元/股。
畢竟,10年對于絕大多數的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太漫長的期限。
但不可否認的是,蔚來確實在研發上投入了重金。正如李斌再三強調的,虧損的220億元中,有100億都是投入在了研發上。2018年僅第四季度蔚來的研發費用投入就達到15億美元,這一數字甚至高于特斯拉2018年的整體研發投入。
蔚來也曾表示全球目前有能力進行獨立正向研發智能電動汽車6項核心技術(電機、電控、電池包、智能座艙、智能網聯、自動輔助駕駛技術)的,只有特斯拉和蔚來。
從這點來看,蔚來的實際情況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差。
200億只是及格線,VC/PE也燒不動了
蔚來能夠燒那么多錢,是因為能融到那么多錢。說到融資能力,國內能夠超過李斌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曾經,注冊不到一個月的蔚來汽車,李斌僅靠幾個朋友就輕松敲定了首輪融資,而且還是包括高瓴資本、騰訊、京東、順為資本這樣頂級的投資方。
2015年6月,公司注冊不到一個月的蔚來汽車幾乎是關起門來就敲定了A輪融資,其中一個故事更是在業內廣為流傳:李斌只花了15分鐘在飯桌上講述創業思路,而劉強東只花了10秒就回答Yes。
時間往前推移幾年,那時才是造車新勢力最高光的時刻。只要是踏入造車這個風口的,很容易獲得VC/PE的支持。而想要投資蔚來汽車這樣的項目,名氣不夠的投資機構甚至根本投不進去。
馬云曾說:汽車將成為移動的計算機,未來汽車80%的功能與交通無關。把汽車當作一個智能終端來打造的造車新勢力的出現,無疑會給投資人帶來無限的想象。
盡管連產品都沒有,造車新勢力公司的估值還是一路水漲船高。盡管價格很貴,但是投資人更怕的是錯過一個時代。
對于目前沒有造血能力的造車新勢力來說,只能靠資本不斷輸血來維持運轉。而且隨著造車進度的前進,燒錢的速度更是直線上升。
“沒有融到200億元的能力,可能比較難開始一個新的汽車品牌。”這是李斌最開始的判斷。何小鵬也曾表示:“以前看別人做車覺得100億元太夸張,現在自己跳進來才知道200億元都不夠花。”
目前,威馬汽車融資已經超過120億元,小鵬汽車累計融資已經超過100億元,而蔚來汽車的融資更是已經超過了30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9年開始,全國誕生了約500家造車新勢力,其中發布品牌的就有六七十家,但能達到200億融資能力的鳳毛麟角。
然而進入2019年,造車新勢力不管融資的頻率還是金額都已經遠不如從前了。
顯然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IPO是成了募集資金最好的方法。
IPO,造車新勢力的雙刃劍
隨著科創板開板火熱,讓更多的造車新勢力的目光聚集到了科創板。
此前,曾經有消息報道,已經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蔚來汽車正在計劃回科創板,因此有蔚來在美股混不下去了的輿論傳出,李斌出面否認了這個說法,“我們沒有要回科創板,短期內根本沒有這個計劃”。
不過,李斌在昨日的回應中表示,“蔚來此前已經籌集的資金來自于全球的投資者,大部分是美元基金,需要考慮國外投資者的利益”。但隨著人民幣基金的入股,蔚來對于科創板的態度未來可能會有所改變。
今年3月,蔚來獲得了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0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根據協議,蔚來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新的實體“蔚來中國”,并向“蔚來中國”注入特定的業務和資產。李斌同時也提到“上海科創板還在起步階段,我們需要研究一下的規則章程”。
科創板實施注冊制,允許符合科創板定位但還未實現盈利的企業掛牌上市,而且從當前申報企業的情況看,市盈率普遍偏高,顯示出投資者對于科創板掛牌企業的投資熱情,這對急需資金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是度過資金難關的良機。
相比蔚來對科創板的態度不明,不少造車新勢力已經摩拳擦掌。
據了解,前途汽車的母公司長城華冠已經申請從新三板摘牌,開始為轉戰科創板進行準備;今年7月10日,奇點汽車首席品牌和戰略發展副總裁趙強明確表示奇點要登陸科創板,他表示,“具體進展要看(證監會)審核流程。”但隨后他本人又進行了否認;博郡汽車、合眾汽車、天際汽車等造車新勢力也或多或少都有在科創板IPO的打算。
此外,作為造車新勢力之中的后起之秀,理想汽車已經啟動赴美上市。據IPO早知道報道,理想汽車準備2020年在美股上市,募資規模大概在5億美元左右。上個月,理想汽車才剛完成5.3億美元C輪融資,投后估值達到29.3億美元,這已經超過了目前蔚來汽車的市值。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判斷,“造車新勢力的融資窗口期剩余時間不會超過一年,在一年內會有大批企業淘汰出局,90%的投資人都會損失慘重。”他認為,目前初創車企中的頭部代表都還未能盈利,一年后不會有人再投資新的標的。
上市固然能讓造車新勢力們獲取一筆巨額資金,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會將財務數據赤裸裸的呈現在所有人面前。這就需要造車新勢力們承擔著仍然巨額虧損帶來的輿論壓力,畢竟股民們對于虧損的包容力遠不及上市前的VC/PE股東。
蔚來汽車在納斯達克的尷尬境況,對于其他造車新勢力來說無疑是前車之鑒——原來即便IPO了,日子也還是這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