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演藝,我們在為什么付費

2020-12-09 玥玥 36氪
瀏覽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上云”成為了2020年的高頻詞匯。這一原本是對抗的疫情的應激動作,在不經意間為不少產業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云辦公、云學習、云買菜甚至讓一直以“面對面”“氛圍感”為核心賣點的演藝市場有人在“云端”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7月中旬,娛樂圈頂流 TF-BOYS 7周年演唱會轉戰線上,雖然受到“錄播”、票價等質疑,但依舊有超一百萬粉絲為演唱會買單,票房打破了此前韓國“云演出”線上付費的世界紀錄。12月5日舉行的第十四屆音樂盛典咪咕匯大量黑科技加身,針對不同需求的線上服務更是推出了4大電子票檔。

“云演藝等新業態用戶猛增,新業態不僅為觀眾提供了精神文化產品,也為產業優化升級鞏固擴大了文化消費基本盤。”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產業促進處處長馬力日前透露,疫情對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造成重大沖擊,但文化新業態在快速成長發展,前三季度增長21.9%。

活下去的成本壓力

實際上,今年一開始的云演藝是不付費的。疫情期間,線下演出被迫停滯,通過網絡成為藝人進行表演的唯一路徑。2月摩登天空在B站直播"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率先將舞臺搬到了線上。4月由世界衛生組織與“全球公民”共同舉辦的“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慈善音樂會在全球網絡及電視進行直播,獲得全球范圍內高度關注。

隨后國內演藝企業和機構紛紛應激“上線”。其中,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演出品牌TME Live陸續與楊丞琳、劉若英、五月天、徐佳瑩等歌手合作,帶來了多場線上演唱會,通過廣告招商讓用戶免費觀看。業內人士認為,各大平臺推出的“云演出”其實也是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對平臺而言,要生存就一定需要內容來填充;對藝人來說既能維持一定的曝光量,又能獲得一定的收益。

但是對于演出商而言還有另外一層無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內容合作部負責人潘才俊接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相比于一些歌手用手機在家里支起來、對著鏡頭彈彈唱唱的live,TME Live機位至少都是4到6個起,會按照不同情境切換不同的角度,傳輸是用8K分辨率的傳輸,整體成本并不低。

而提出至臻體驗的咪咕匯更是在科技加持上下足了功夫。第十四屆音樂盛典咪咕匯在通過8臺8K攝像機、24臺4K攝像機、32臺自由視角攝像機、7臺8K VR攝像機全程直播制作。在中國移動5G網絡技術保障下,咪咕匯完成了端到端4K+8K超高清直播的全面升級,也實現了業內首次將5G切片應用于商用大型8K超高清直播。

“流量”為云演藝打開了票房

為了更高的曝光度和線上流量,投入的成本越來越高,所以云演藝收費只是時間問題。

4月27日,出現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網易云音樂提出開啟音樂付費直播,推出LIVE現場扶持項目點亮現場行動。首場“點亮現場行動”付費直播門票為1元,第二場是在《樂隊的夏天》中一鳴驚人的九連真人專場,門票12元。據統計,兩天演出直播間人數合計超41萬,遠超一場Live House演出甚至大型演唱會的參與人數。除去虛擬禮物價值,九連真人專場最高觀看人數超12萬,門票收入上百萬。

隨后各大廠牌、平臺陸續跟進。摩登天空宣布將開啟“草莓星云”線上付費直播項目。阿里文娛旗下大麥和優酷宣布將聯合推出“平行麥現場”計劃,著重強調是還原現場、聲臨其境以及4K電影級畫質。愛奇藝以單點付費觀看形式推出線上直播演唱會。遠低于線下的現場演出票價,但在線觀看的人數遠超一個體育館的最大容量值,流量成功打開了云演藝的票房。此前,網易云音樂方面透露,已有2000多名音樂人和200多家合作方報名,計劃將在今年舉辦100場。

而差異化的觀影權益則將票房推向了新的高度。7月,TF-BOYS7周年線上演唱會3檔不同價位的門票對應不同觀影權益,超百萬粉絲貢獻了至少7000萬的票房,創造“云演出”線上付費的世界紀錄。咪咕音樂副總經理袁敏在第十四屆音樂盛典咪咕匯發布會上談道,隨著5G新基建、新應用與新消費的快速落地,國內的4K超高清直播已經實現成熟化運營,線上消費習慣也已在逐步養成,“本次音樂盛典設有2元、18元、88元到1888元不等的4大電子票檔,正是針對不同需求的線上服務而來。”

云演藝,大家在為什么買單

從被動自救“上線”,再到主動擁抱“上云”,歷經半年行業探索,數字化對演藝產業初步呈現出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傳統演藝與“云演藝”融合共生的發展路徑清晰可見。傳統演藝的收入來源主要為票房、廣告和版權費用,在有限的線下空間中天花板效益明顯。而“云演藝”利用互利網的集聚和放大功能,使演出覆蓋群體更加廣泛,還創新采用互利網的原生功能,如付費直播、付費點播、付費虛擬道具、云坐席、云包廂、付費專屬視角等,升級了傳統演藝主要依靠線下售票的盈利模式,拓寬了收入渠道。

9億多網民、互聯網普及率超過65%、網絡視聽付出超過3.5億,這些都是云演藝的巨大市場潛力。但演藝內容從線下轉到線上,絕不僅僅是呈現場景的轉換,還需要內容生產方式的充足、要素和價值的重新排序。“就連導播的鏡頭語言都必須轉型升級。”咪咕音樂副總經理袁敏認為,要讓粉絲及觀眾愿意為一場“云演出”掏錢,簡單的錄播和MV式的線上播放是無法滿足的。隨著,數字技術深入融合到文化產業中,4K、5G、VR、AR等技術,創新了演藝的方式,實現了即時互動。

針對年輕粉絲群體,演出商則呈現出更科技化的內容產品。購買TF-BOYS演唱會線上直播的最高檔價位,即可解鎖三位成員的單人機位,不必受制于播放視角;咪咕匯推出“盛典視角”、“明星專寵”、“至臻原畫”、“上 帝視角”等9大視角讓云上樂迷的視野360度“起飛”,暢享現場樂迷都驚羨的沉浸式觀演體驗;子彈時間、自由視角兩大黑科技,讓“時空凍結”,線上觀眾可以360度隨心所欲選視角,回味舞臺的每瞬高光,線下“云演出”就此被完整“復制”到線上,成為超大型直播間。

咪咕匯作為走過十四年的娛樂盛典IP,近年來搭乘5G浪潮,通過創新升級科技制作、云端互動、商業模式突破三大核心板塊,正加速探索5G時代云演藝新生態模式。“如何讓科技重構內容,如何創新用戶互動的方式,如何實現商業式的創新,是云演藝乃至整個行業需要解決的難題。”袁敏認為,雖然有了不少嘗試,但作為傳統行業,演藝行業還需完成產業鏈的全要素數字化改造。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演藝的融合,營造新的演藝體驗;對演出場所進行智慧場館建設,舞美工程的數字化、科技化、虛擬現實等技術升級,為觀眾營造更加逼近現場的視聽感受,通過高清大屏觀眾可以清晰看到演員的表情和細節;票務平臺將憑借大數據挖掘等新技術精準匹配用戶需求。借由“互聯網+技術”的力量,云演藝才能真正站穩腳跟,打造真正的商業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