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17日中午抵達空間站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于北京時間11月16日成功利用其載人龍飛船將第二批宇航員送入太空。北京時間08:27分,SpaceX載人航天飛船準時點火升空。
參與此次任務的包括NASA宇航員邁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ever)和香農·沃克(Shannon Walker),以及來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野口宗一(Soichi Noguchi)。
現在,載人龍飛船已經進入軌道。該飛船計劃于北京時間11月17日12點與國際空間站對接。4名宇航員計劃在國際空間站待到明年5月。
這次名為Crew-1的發射標志著載人龍飛船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行,從此開啟了SpaceX定期在地球和國際空間站之間接送NASA宇航員的新時代。
此外,發射后9分30秒左右,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成功降落在大西洋上的無人回收船上。按照計劃,該助推器將在SpaceX的下一次載人飛行任務Crew-2中重復使用。
雖然這是SpaceX的第二次載人太空飛行,但這實際上是載人龍飛船首次真正執行長期太空任務。今年5月,載人龍飛船的首次載人太空飛行從開始到結束只持續了兩個月。事實上,那次飛行仍屬于演示,目的是證明該航天器可以安全地將人們運送到空間站,并將他們帶回地球。那次演示任務非常成功,現在載人龍飛船成為自航天飛機退役以來獲得NASA認證的首款載人級航天器,也是首款獲得這一稱號的私人航天器。
展望未來,載人龍飛船將來的載人飛行將與今天的發射非常相似。SpaceX每年將向空間站發射幾次這種航天器,搭載NASA和與美國合作其他太空機構的宇航員。這種常規發射自2014年以來始終被寄予厚望,當時NASA委托SpaceX制造一種運載火箭,希望每六個月就能運送宇航員前往空間站,這就是該機構的“商業宇航員計劃”(Commercial Crew Program)。現在,SpaceX終于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盡管已經實現了這個重要里程碑,但許多NASA官員仍在猶豫,目前還不敢說載人龍飛船已經完全取得成功。畢竟,兩架航天飛機的損失仍然給NASA帶來巨大壓力,該機構的工程師們不能進入“工作已經結束”的心態。NASA商業航天主管菲爾·麥阿里斯特(Phil McAlister)在飛行前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認為,讓NASA感到緊張的是,我們永遠不想僅僅宣布勝利,然后就沾沾自喜,而是應該時刻保持警惕。”
SpaceX載人發射對NASA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確保了NASA有辦法將自己的宇航員從美國本土發射到國際空間站。在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以來,NASA不得不依靠俄羅斯將其宇航員送入太空,并為每個座位支付大約8000萬美元費用。現在,NASA有了另一個選擇,可以讓宇航員乘坐載人龍飛船進入太空。根據政府的一項審計,載人龍飛船座位價格大約為5500萬美元。
很快,NASA可能會有更多的選擇來讓宇航員進入太空,因為SpaceX只是接受NASA委托的兩家公司之一。波音公司也始終在開發自己的航天器,名為星際線飛船。在首次無人駕駛的試飛沒有完全按計劃進行后,該航天器仍在研發中。在去年的測試中,星際線飛船遭遇了多個軟件故障,導致其無法到達空間站,并促使波音公司提前將飛行器帶回地球。該公司計劃在明年初的某個時候進行第二次無人試飛。
這意味著,SpaceX目前將成為NASA的主要發射供應商,載人龍飛船將幫助增加國際空間站上的駐留人數。在聯盟號時代,空間站上通常需要6名宇航員駐留數月之久,因為其只能搭載3名宇航員進入太空。但是,由于載人龍飛船上有四個座位,空間站很快就會有七名成員首次駐留其上。
載人龍飛船上的宇航員很快將與NASA宇航員凱特·魯賓斯(Kate Rubins)、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雷日科夫(Sergey Ryzhikov)和謝爾蓋·庫德-斯維爾奇科夫(Sergey Kud-Sverchkov)會面,后三人于10月乘坐聯盟號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由于駐留人員增加,以至于宇航員邁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指出,由于空間站上沒有足夠的睡眠空間,他可能不得不在載人龍飛船中睡一段時間。
由于空間站上增加了航員,他們希望在六個月的駐留期間能做很多事情。霍普金斯在發射前接受采訪時說:“看看我們能在那里完成多少工作,這將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他補充說,在他們入住的第一周,日程安排中沒有太多空閑時間,“我們可能會忙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