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為“臨時許可”延長90天 華為深夜回應

2019-08-20 余愷威 e公司
瀏覽

8月19日,美國將把華為購買美國產品的臨時通用許可證(TGL)再次延長90天,截止日期大約是11月19日。同時,美國商務部文件顯示,該部又將新的46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美國商務部稱,TGL的繼續使用是為了給美國各地的消費者提供必要的時間,以擺脫華為的設備。

在TGL的范圍之外,任何出口、再出口或在國內轉讓受EAR管轄的物項,都將繼續要求在國際清算銀行在推定拒絕的情況下進行審查后頒發許可證。

針對美國商務的決定,華為發布關于美國商務部延期“臨時通用許可證”的最新聲明。

華為反對美國商務部將另外46家華為實體列入實體清單。美國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做出這個決定,再次證明該決定是政治驅動的結果,與美國國家安全毫無關系,這種做法違反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原則,不會使任何一方從中受益,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美國也不會通過打壓華為獲得技術領先的地位。我們呼吁美國政府停止對華為的不公正對待,將華為移出實體清單。

美國政府今天發布的延期臨時許可,沒有改變華為被不公正對待的事實。不管臨時許可延期與否,華為經營受到的實質性影響有限,我們會繼續聚焦做好自己的產品,服務于全球客戶。

美國所謂臨時通用許可證涵蓋范圍十分有限。華為董事長梁華在7月30華為上半年業績發布會上接受e公司在內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只有少量的、不重要的產品恢復了供應,關鍵部分如Android操作系統并沒有恢復。”

華為對嬗變的美國政府沒有抱太多幻想,這家公司在努力彌補美國限制下的供應鏈缺口,并試圖建立自身主導的生態。除了日前發布了代表性的開源操作系統鴻蒙,發布了首款5G手機,并且在芯片產品發布上也加緊了節奏。

8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發布會,有記者就美國總統特朗普關于華為的言論提問。耿爽表示,中美元首在大阪會晤的時候,美方表示將允許美國公司繼續向華為供貨,美方何時兌現承諾、如何兌現承諾,事關美方自身的聲譽和公信力,國際社會也都看在眼里。希望美方能夠說到做到,停止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和制裁,以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方式來對待中國企業,多做有利于促進中美經貿貿易合作健康穩定發展的事,而不是相反。

“臨時許可”并無善意

此前,美國時間5月15日,美國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問題”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禁止在未獲許可證的情況下與美國企業做生意,在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后不久,5月20日,美國商務部便發出90日的臨時通用許可證。

此次延長許可,美國商務部目的為“給美國各地的消費者提供必要的時間,以擺脫華為的設備”。同時,又將46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可見美國態度并無善意。而所謂“臨時許可通信證”所涵蓋范圍有限。

據此前美國商務部公布的“臨時通用許可證最終規則”,華為可以在“豁免”期限內,繼續運營現有的網絡和設備;對現有手機提供支持;進行網絡安全研究和漏洞公開;對5G標準的發展進行必要的參與。但仍然禁止華為公司購買美國企業生產和銷售的零部件以生產新產品。

這一許可已經成為美國在對華貿易談判中的籌碼。今年6月,在G20大阪峰會,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允許美國公司繼續向華為出售產品。最終特朗普沒有履行承諾。

7月30日,華為董事長梁華在發布半年報期間接受e公司在內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只有少量的、不重要的產品恢復了供應,關鍵部分如Android操作系統并沒有恢復。華為需要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版本切換、供應連續性管理、保障對全球客戶的交付。”

從華為發布的半年中,可以看到一些業務受到美國芯片斷供的影響,上半年,華為智能計算業務收入下滑了24%,主要原因應為受到英特爾X86服務器芯片供應問題的影響。華為智能手機在海外市場經歷了一定程度下滑,當前正在恢復。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接受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原本華為今年有望取代三星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但受禁令影響,今年只能做到第二。

美國供應商期望恢復供貨

位于美國的華為供應商迫切希望美國政府允許他們恢復向華為供應產品。

7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美國七間科技巨頭的高管。在后者的要求之下,特朗普同意讓美國商務部“及時”決定是否松綁美國企業對華為的出口供貨禁令,這些科技企業分別是高通、谷歌、英特爾、思科、美光、西部數據及博通公司。

數據顯示,2018年華為用于購買零部件的700億美元中,有110億美元流向包括高通、英特爾、美光科技等美國企業。

Intel CEO司睿博日前在接受外媒采訪時也確認了他們提交了恢復對華為出口的許可申請,不過目前也不知道申請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獲批。司睿博表示出口的主要是通用計算芯片,賣給華為不會有安全風險。

7月底,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已經收到約35家企業的50余份向華為供貨的特別申請。但是這些美國公司仍然不知道,在8月19日臨時出口許可證到期后,它們是否能夠向華為出售產品。

華為的抗爭

華為對美國臨時許可政策沒有抱太大希望。5月20日,任正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的90天臨時執照沒有多大意義,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

任正非7月份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美國打擊我們,不會對我們的生存構成影響,但我們必須要進行一些版本切換,這些磨合會需要一點時間,華為原預期的銷售收入從1350億美元下降300億美元。如果你們來到華為,可以親眼見到了我們公司‘身體’很健康。”

應對美國“實體清單”,華為在做多方面準備。在8月9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分布式操作系統——鴻蒙OS,華為表示,未來三年鴻蒙OS會逐步應用在智能手表、智慧屏、車載設備、智能音箱等智能終端上。

在近日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專訪中,任正非表示,“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需要很長時間。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無法成為頂級智能手機供應商。如果美國政府不允許谷歌提供Android系統,那么世界上將可能會有第三個操作系統……這不符合美國的最佳利益”。

任正非形象地把鴻蒙OS系統稱作“小兄弟”,稱“允許‘小兄弟’進入這個世界,你不能排除它(第三個操作系統)有一天可能超越它們(Android/iOS)的可能性。”

華為芯片也在密集亮相。在服務器領域,華為正在推動基于ARM架構的鯤鵬產業生態建設。今年1月,華為宣布推出基于鯤鵬架構的7nm服務器處理器-鯤鵬920.8月份,基于鯤鵬處理器,華為云推出鯤鵬云服務和解決方案,已有用友網絡、中軟國際、軟通智慧、思普等25家伙伴加入了“鯤鵬凌云伙伴計劃”。

e公司記者獲悉,8月23日(下周五),華為將正式商用發布最新款AI芯片,同時與之配套的新一代AI開源計算框架也將同時亮相。華為稱之為“全球當前算力最強、訓練速度最快的AI芯片”,稱其算力是國際頂尖AI芯片的2倍,相當50個當前最新最強的CPU,可滿足終端、邊緣計算、云全場景需求。

與鴻蒙操作系統、鯤鵬云服務生態一樣,華為將這款芯片設置為開源,華為希望在操作系統應用和芯片能力上構建生態,來應對美國封鎖。

任正非在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專訪談到美國游說多國抵制華為設備的話題表示,“我們現在不在乎哪個國家買我們的、不買我們的,我們現在根本的問題是賣不過來,不能供應這么多貨物。”他還調侃道,華為目前的曝光度和市場空間都是拜特朗普所賜。

華為被美制裁時間表:

1、美國時間5月15日,美國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問題”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禁止在未獲許可證的情況下與美國企業做生意。

2、5月20日,美國商務部發出90日的臨時通用許可證。

3、6月,在G20大阪峰會,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允許美國公司繼續向華為出售產品,但并沒有履行承諾。

4、7月30日,華為董事長梁華:目前只有少量的、不重要的產品恢復了供應,關鍵部分如Android操作系統并沒有恢復。

5、8月9日,華為發布分布式操作系統——鴻蒙OS。

6、8月19日,美國將把華為購買美國產品的臨時通用許可證“(TGL)再次延長90天,截止日期大約是11月19日。同時,美國商務部文件顯示,該部又將新的46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華為對此表態反對。8月19日,美國將把華為購買美國產品的臨時通用許可證”(TGL)再次延長90天,截止日期大約是11月19日。同時,美國商務部文件顯示,該部又將新的46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8月19日,美國將把華為購買美國產品的臨時通用許可證“(TGL)再次延長90天,截止日期大約是11月19日。同時,美國商務部文件顯示,該部又將新的46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8月19日,美國將把華為購買美國產品的臨時通用許可證”(TGL)再次延長90天,截止日期大約是11月19日。同時,美國商務部文件顯示,該部又將新的46家華為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