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科技近期將申請赴港上市,募資最多10億美元

2019-08-20 歐陽倩 IPO早知道
瀏覽

據IPO早知道消息,AI獨角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擬采用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或于近期內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上市交易的承銷商為高盛、摩根大通、花旗。

早前有消息稱曠視擬在四月或五月提交上市申請,考慮采用同股不同權架構,募資最多約10億美元,最快年內掛牌。小米、美團上市也是以同股不同權形式。

曠視的核心技術是計算機視覺及傳感技術相關的AI算法,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富士康、聯想等都是公司客戶。涉及計算機視覺的公司有上百家,但能夠進一步落地的基本上就是曠視、依圖、云從、商湯。云從科技也在準備明年科創板申請上市。

曠視最近一輪融資是2018年7月23日的D輪6億美元,最新披露過的估值為30億美元。此前的投資方包括聯想之星(天使輪)、創新工場(A輪)、啟明創投+創新工場(B輪)、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螞蟻金服+富士康+建銀國際等(C輪)。今年5月,聯想、創新工場及螞蟻金服旗下公司已退出公司的股東行列。

從算法平臺到產業布局

曠視科技人臉識別平臺上的開發者已超過十萬,而在2011年10月公司成立之初由清華大學姚期智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的印奇等三位同學組成,公司最初想研發的是體感游戲,而后來公司希望技術對實業產生價值,因此在2012年推出了Face++云平臺,將API接口開放人臉檢測、屬性分析等功能提供給開發者。

2012-2014年在用戶數量和用例的積累下,曠視科技先后提供了Image++以及Brain++,分別是物體、字體的識別平臺以及訓練平臺。2014年隨著公司在金融領域發力,公司在產業化方向努力。2014-2018年,公司主要在金融、安防和泛商業的AI服務領域形成一定的市場份額,而其中人臉數據方面的積累為人臉識別算法的不斷進化提供保證。2015年公司營收達到千萬級,2016年營收首次破億。

云平臺+智能終端方案

曠視使用的是“云+端”模式,一方面,曠視將最好的算法以及最新的安全措施部署在云端,實現對互聯網金融、共享經濟等領域的遠程身份核實等功能的實現;在終端業務上,公司致力于安防、生活等場景中的攝像頭、門禁、閘機等智能硬件、終端的系統解決方案的開發。

曠視的AI云平臺(Face++)面向個人開發者時,可免費提供人臉、物體、文字等識別技術的調用;商用領域的收費方案包括:通過終端數以年為單位來計算收費、打包收費以及按照人員身份核驗的調用次數收費。

智能硬件上,曠視往往需要和優秀的集成商合作來實現整體的集成解決方案。而曠視在自主完成AI部分的核心環節時會將SDK和接口文檔完全開放給合作商以實現更好的軟硬件結合的解決方案。

如此看來,幾家計算機視覺公司近年逐漸形成了各自的戰略特色:曠視強調的是軟硬一體化的垂直能力,實現廣泛的商業化應用;商湯致力于打造自己的算法平臺,成為AI生態中的“水電煤”;而依圖科技在布局上專注在金融、安防、醫療幾個特定的領域;云從也是深耕銀行、安防兩大塊領域,而且承接了很多政府機構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