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一條信息”引熱議,數說“信息流”的發展變化

2020-07-10 趙一軒 艾瑞網
瀏覽

7月7日,備受矚目的2020年高考拉開大幕,作文題目立刻成為了熱議話題。其中,今年北京高考以及江蘇高考作文題目更是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北京高考作文題目

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一條信息,或引發了你的感悟,或影響了你的生活,或令人振奮,或使你愧疚,或讓你學會辨別真偽……請以“一條信息”為題,聯系現實生活,展開聯想或想象,寫一篇記敘文。

江蘇高考作文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智能互聯網時代,這種環繞更加緊密,這種塑造更加可感。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于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贊,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

這兩道題目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更有近期熱播的綜藝節目因為選題緊扣高考題目被送上熱搜。

微信截圖_20200707173514.png

微信截圖_20200707173622.png

微信截圖_20200707174143.png

如今的時代是信息時代,而互聯網作為人們獲取信息最快速便捷的通道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2020年,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每“一條信息”都可能牽動大家的心,也正是由于受到新冠疫情事件的影響,更是直接引發了上半年的信息爆炸。

主要變化

用戶碎片化使用行為愈發明顯

平臺“信息流+搜索”提升信息獲取效率

11.jpg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伴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及重大社會公共安全事件的爆發,用戶投注在新聞資訊平臺上的注意力有所增長。與此同時,伴隨5G發展,資訊短視頻化趨勢將更為顯著。同時配合用戶閱覽使用習慣,傳統門戶式資訊展示方式將進一步向信息流展示方式轉移。

進入2020年之后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新聞資訊平臺作為新聞傳播的主要渠道,用戶關注呈明顯增長趨勢。特別是疫情早期,用戶在新聞資訊平臺上保持較高的新聞關注熱情,后期隨著疫情逐漸平穩,用戶使用頻率有所降低,但整體設備數仍保持在6.3億上下。

22.png

33.jpg

渠道方面

社交平臺除承擔社交、通訊角色外,在資訊內容傳播上呈現一定優勢。

此外,綜合資訊由于在傳播新聞資訊的同時根據算法推薦其他綜合性資訊內容,逐漸成為用戶獲取內容的最要渠道。

瀏覽器通過“搜索框+資訊信息流”的方式,提升資訊屬性并獲得用戶認可,成為第五大資訊獲取渠道。

隨著移動網民觸網碎片化時間增加,信息不斷豐富,種類不斷拓寬。

在此背景下,資訊信息流平臺和搜索引擎搜索功能的邊界逐漸模糊,同時呈現“搜索框”與“內容流”。資訊信息流App,為了提升用戶的使用感受,基于搜索優化內容推薦,完成雙向智能適配的信息分發,滿足千人千面,提升了用戶與信息的連接效率。

44.png目前各大信息流App入局搜索行業的步伐日漸加快

艾瑞分析認為,用戶在“搜索+推薦”的內容承載形式上形成了行為閉環。依托用戶搜索行為數據和閱讀行為數據,深度分析用戶閱讀偏好,平臺從而進一步提供用戶感興趣的內容,不斷提升用戶閱讀粘性。

用戶方面

根據艾瑞咨詢的研究表明,疫情期間,用戶對新聞熱點的關注也激發了用戶的互動行為。其中分享意愿上漲最為明顯,58.6%的用戶表示分享頻率顯著上升,其中超過60%的用戶會針對疫情內容進行分享,幫助親友自我保護和了解疫情發展。

并且在疫情早期階段,首頁、熱搜內容對于用戶閱讀內容的影響最大。

此外,54.3%和46.1%的用戶點贊意愿有所上漲,其中超過70%的人會對疫情重大突破的內容進行鼓勵,65%的人會被正能量內容所感動,同時超過50%的人為宣傳求助信息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9.png

結語

根據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進入2020年之后信息流的智能推薦以及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便捷,使得用戶更多的接收到單一關注喜好的資訊。如果關注“極端”資訊從而使得此類信息集中推薦,就會導致公眾在獲取信息時給自己織了個“繭”,讓自己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容易以偏概全、一葉障目,在大量的信息噴涌而來時不能從中汲取正確有效的信息,導致盲從或者聽伴隨著眾多有效信息及時傳播的同時,假新聞與謠言也在肆意傳播。大眾如何甄別信息的真假,保持冷靜,有自己的判斷尤為重要。

12.jpg

13.jpg

14.jpg

資訊平臺自身應該擔負起作為媒介的社會責任。在重大公共事件面前,國民級APP具有深度的用戶滲透率和社會影響力,作為用戶獲取實時資訊的最重要窗口,應承擔起信息傳播的及時性、準確性,讓民眾了解最真實最有效的信息,緩解焦慮情緒、提升信心。

參考資料:艾瑞咨詢《疫情觀察—2020年中國資訊信息流行業發展變化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