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森友會》爆紅背后 任天堂是這么“利用”人性的

2020-03-30 歐陽倩 GeekPark極客公園
瀏覽

都是理解人性,但《動物森友會》沒有暴力,沒有惡意,甚至沒有懲罰性的設計,但它竟然成功了。任天堂再一次引爆了游戲行業。3 月 20 日,《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的發布讓本就因為疫情而不斷漲價的任天堂 Switch 游戲機變得更加一機難求。

“動森”是一個“老 IP”了。2001 年 4 月,第一部“動森”登陸任天堂 N64,它是屬于任天堂的第一方游戲 IP。新版“動森”是一款社交模擬游戲,以其高自由度而備受玩家們的喜愛。如果說《健身環大冒險》的再次爆火是因為疫情創造了家庭健身的需求,那么動森則憑借其強大的自定義系統和互動屬性成了任天堂 Switch 玩家社交的新陣地。

任天堂的哲學是:“擴大玩家隊伍,讓所有人愛上玩游戲”。“動森”的爆火正是對這一哲學的又一例證:一款被追捧的游戲不必是對人性黑暗的放大和引導,它可以是陽光的,干凈純粹的,源于現實卻又高于現實的。

拿到游戲僅僅一周,《集合吧,動物森友會》就成了我 Switch 上 26 個游戲里,游玩時長排名 5 的游戲,僅次于塞爾達、馬里奧、Splatoon 等早期 Switch 護航大作。而我在無人島上的生活,其實才剛剛開始。

我在 3DS 上體驗過動森的前作,但當時的我淺嘗輒止。那是 3DS 生命周期的末尾,我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馬里奧、塞爾達這些更大的 IP 上。所以直到現在,我仍是這個系列的新玩家。

箱庭探索

《動物森友會》是一個典型的箱庭探索游戲。

放到三年前,大部分不熟悉任天堂的玩家可能還不知道“箱庭探索”游戲指的是什么。但在《超級馬里奧:奧德賽》這一現象級作品發售后,眾多 Switch 玩家,包括我在內,已經親身體驗過“箱庭探索”的美妙了。

“箱庭”是宮本茂提出的游戲設計理念。在這套體系下,游戲的空間被設計成一個微縮的日式庭院。游戲設計師會在這個空間里放入各種“玩具”,供玩家探索、發現、交互。它不會太大,以至于過分空曠,也不會太小,導致玩家很快就厭倦。

這幾乎是任天堂最重要的游戲設計理念,仔細想來,《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里的神廟,游戲前期的“初始臺地”其實都是“箱庭”理念指導下的產物。這種箱庭與箱庭的嵌套,讓玩家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不斷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找到下一個“好玩”的東西。

更典型的例子則是《超級馬里奧:奧德賽》。在十幾個不同的世界里,玩家可以通過帽子附身各種不同的東西,體驗到各種不同的玩法。每一個世界都是一個獨立的箱庭,一個充滿樂趣的游樂園。

而動森里的無人島,也是一個很典型的箱庭。你乘飛機來到這個無人島,馬上就會發現島上有果樹、石頭,花叢里有昆蟲,水里有魚,地下還有化石。水果可以吃,木材和石頭可以造成家具,昆蟲和魚可以放進博物館。還有動物朋友每天跟你打招呼,互贈禮物。

你可以在島上干各種各樣的事|Nintendo

在物產的基礎上,游戲設計師還加入了一套經濟系統,島上的物產全都可以賣錢,探索小島的過程還可以積攢里程。錢和里程可以用來擴大房子規模,還可以兌換各種各樣的獎勵,包括衣服、家具、各種裝飾。以及還有大頭菜“期貨交易”系統,你可以周日低價收購大頭菜,之后價格不斷波動,你可以找到一個相對的價格高點,拋售賺錢。

這一切活動形成了一套“閉環”。你收集、種植、制造,把不需要的東西換成錢,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按自己的想法改造這座島。

除此之外,動森里還有各種“彩蛋”設計,比如商店的貍貓可能會“算錯價格”,把挖到的錢種回坑里可以長出“搖錢樹”,挖到會掉落金幣的石頭,會發出馬里奧里頂金幣問號一樣的音效,并且也跟馬里奧一樣會成倍掉落金幣。

箱庭游戲指導的關卡設計,往往不會過分強調“通關”的概念,也不會設計一條固定的路線。玩家可以在這個不大不小的空間里自由探索,發現各種不同的樂趣。

這恰恰是動森的核心趣味所在,你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去探索、發現,享受好奇心帶來的樂趣。

休閑、無惡意的設計

《動物森友會》是一個休閑游戲。

盡管很多人都在用“肝”來形容這個游戲,但這更多還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因為有趣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不斷地被新事物吸引,不忍離開,最后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沉迷其中,忘記了睡眠和工作。

實際上,在這個島嶼上,一切需要高強度“肝”的要素已經被有意弱化了。你還房貸的進度不會影響島嶼建設,游戲內也沒有明確的“任務清單”,不往前推進主線也不會有任何懲罰。

并沒有任何游戲機制督促著你要去“肝”它,只是你可能會過分糾結于網上的攻略,把朋友的建設進度當作自己的壓力,那你可能更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實際上,動森的每個細節設計,都在鼓勵你隨自己的節奏去玩。

除了休閑,動森還是一個幾乎杜絕了一切惡意的游戲。這里面沒有任何對抗,更沒有任何暴力。甚至沒有牧場系統,沒有任何“殺害”動物的暗示,你捉到的昆蟲和魚,游戲會鼓勵你放進博物館收藏,而不是“烤來吃掉”。

動森里常常有各種慶典活動|Jesse

除此之外,動森也幾乎沒有任何懲罰性設計。你會蜜蜂蟄,但可以直接用同時掉下來的蜂巢和隨處可見的雜草做成藥,立刻恢復。即使連續被蟄兩次,或是被島上最危險的動物——狼蛛咬了,也只不過是會“復活”在家門口而已,沒有任何其他懲罰。

甚至好友聯網的機制都被設計得相當嚴格、繁瑣。只有你主動邀請,互加了最佳好友的朋友,才能來你的島上摘果捉蟲,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其他人來島上“搞破壞”的情況。

這是一個遠離紛爭的世外桃源。每天打開家門,你面對的美妙的大自然。你與島上的動物居民交朋友,互贈禮物,在流星掠過時許愿,給未來的自己寫信,時不時幫助遭遇海難,漂流到島上的海鷗發出求救信號,也幫助山上的“幽靈”找回魂魄的碎片……

沒有負擔,沒有惡意,只有用溫柔治愈一切,這就是動物森友會。

開放與真實

有人把動森比作“任天堂 GTA”。

雖然這個比喻挺勉強的,但還是不難理解他們想表達的意思。動森是一個開放性的,具有很高自由度的游戲,像 GTA 一樣,你可以在游戲里做各種各樣的事。

有人把自己的島建成了果園,還在地上寫下了“現摘現發、包脆包甜、順豐包郵”的廣告;有人把釣上來的魚擺在一起,建成了“海鮮交易市場”;還有新人因為新冠疫情,導致婚禮無法如期舉行,所以他們召集幾個朋友,在島上一起舉辦了婚禮。

日本玩家在游戲里舉辦婚禮|livedoor News

以及動森也是一個很“真實”的游戲。

游戲里的日期和時間與現實完全同步,有同樣的日夜和四季交替。晚上商店會關門,島上的動物會回家睡覺。不同的時間、季節會有不同的生物出現,也會有不同的天氣,以及各種節日主題的裝飾。游戲甚至還考慮到了南北半球的季節差異,為南北半球的玩家定制了不同的物產生態。

不僅如此,動森也完善了游戲的各種細節。比如走在不同材質的地板上有不同的聲音,家里的燈有兩種不同的色溫,在動物朋友面前捉到蟲,他們會為你鼓掌。游戲里月亮的月相也是與現實同步的,當有其他朋友來島上游玩,你的動物朋友會“觀察”他們,并在之后聊天時提到他們。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給你營造出一個真實的“島上生活”。在游戲中,你來到這個島的故事背景是為了“逃離現實生活”,然后它就真的認真為你打造了一個現實生活的出口。

這是動森和 GTA 最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無數次討論,游戲機性能要如何再往前躍進幾個世代,才能讓 GTA 變成一個“終極真實”的游戲,也常常想象什么時候才能有完全屏蔽掉感官的,完美的VR 設備。但任天堂說根本不需要,即使是在 Switch,這個機能甚至不如iPhone的游戲機上,我也可以通過各種游戲的細節設計,為玩家營造出一個“真實”的體驗。

“真實”無關性能,靠的是游戲設計者的奇思妙想。

啟發性

最后,《動物森友會》有一套極具啟發性的“創作系統”。

在游戲里,你可以自己通過像素畫的方式設計圖案,然后將這些圖案以畫作的形式擺在畫架上、掛在墻上,還可以印在地上、做成墻紙、設計成衣服、帽子……你還要自己寫一首曲子作為你們的“島歌”,自己設計你們的“島旗”。

這套“設計系統”在復雜和簡單之間找到了一個絕妙的平衡,它足夠簡單,以至于每個普通玩家都有動力用這些工具創作點什么,它又有足夠的空間,讓專業的創作者能用它做出更復雜、更有意思的東西。

而且這個創作系統還支持“二維碼”導入設計的功能,盡管這個功能設計的初衷是為了讓 3DS 用戶可以導入自己以往的設計,但它還是開放的,所以立刻就有人基于網頁做了一套“圖片轉設計”工具,讓玩家可以直接自己上傳圖片,轉換成像素設計,用到自己的游戲里。

從來沒有哪個游戲里的創作工具如此激發了我的創作欲,我把自己喜歡的專輯封面轉換成像素畫掛在了自己家里的墻上,就像是黑膠唱片的封面一樣;把蘋果的 Logo 印在 T 恤上做成了文化衫;把《塞爾達》里的一些經典旋律、中學時的上課鈴聲做成了島歌。

把專輯封面掛在墻上|Jesse

不只是我自己,我還有朋友把全家便利店開門的歡迎音樂做成了島歌;有朋友把喜歡的動畫角色做成了海報掛在家里;更不必說網上那些利用設計功能把房子裝修成各種不同風格的例子。最后,日本有藝術家利用這個功能,把房子裝修成了一個“博物館”,然后把自己創作的像素畫都擺出來,舉辦了一場線上“動森展覽”。

發售僅三天,《集合吧,動物森友會》的銷量就突破了百萬,這是一個最終銷量必定突破千萬級別的作品。不難想象,有多少小朋友,會因為這個游戲的啟發,最終喜歡上繪畫,或是作曲,這是一個游戲在娛樂之外,更深層次的意義。

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功能復雜、完善工具,和功能簡單、易用的工具,到底哪個更能啟發使用者的靈感,促使他們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動森告訴我們,當這個工具被注入了設計者的巧思時,它往往最具啟發性。

陽光下的電子游戲

所以,《動物森友會》所提供的,到底是怎樣一種游戲體驗呢?

你來到一個無人的“荒島”,探索生態、發現物種。慢慢地,你開始種植經營,收集制造。最終,你甚至能自己設計、創造些東西。你的終極目標是把無人島改造得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宜居”,越來越接近你理想中的樣子。

有人半開玩笑地“詬病”這個游戲隱喻了現實的丑惡,你每天要還貸,炒股,剝削島上的底層動物。但如果你真的認真體驗了這款游戲,你會知道,錢和里程只不過是一種交換介質。本質上,《動物森友會》是一個與森林、動物交朋友的過程,是一個與你現實中的朋友重新成為朋友的過程。

這原本是一個無人島,你給它取了一個名字,把它一點點建設成一座美麗的寶島,過程中各種動物朋友和現實中的朋友加入進來,島上漸漸有了生機,你也收獲了真正的友誼。

沒有對抗,沒有暴力,沒有丑陋的現實,沒有任何形式的惡意。任天堂用人性中陽光的一面,溫暖了疫情中不想走出家門的玩家們。

人們總說,電子游戲之所以能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是因為利用了人性中的陰暗面。現在你可以反駁他們,理解人性并不總是一件壞事,因為人性中還有陽光的一面。理解陽光,理解善意,同樣可以做出讓人著迷的游戲,同樣可以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動物森友會》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