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備胎”,成了?

盡管禁令又被延遲了,微軟也恢復了對華為的授權,但是 GoogleMobile Service(簡稱 GMS)的恢復仍遙遙無期。今年 5 月,Google 在“實體清單”事件的影響下,暫停向華為手機提供 GMS 服務。受此限制,華為在海外市場出售的手機,在原廠設定下將不能使用 Gmail、YouTube、Google Pay、導航等服務。
GMS 的缺失,對于海外市場是存在著明顯影響的,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銷量。
眼見恢復無望,華為選擇了上馬備胎計劃,也就是 HMS。
HMS,進展如何?
HMS 比我們預期的進展要快,至少是和鴻蒙 OS 比起來。
據經濟時報報道,HMS 正在積極推進中。華為表示,華為正在與印度開發商合作,開發可替代其手機上的 GMS 應用和服務。此外,子品牌榮耀正在與印度150個頂級應用進行談判,使其在其 HMS 或華為媒體服務中使用。
華為表示,目前導航,支付,游戲和通知推送將很快準備就緒,原報道中是“年底前部署”,但隨后被修正,看來速度并不如預期樂觀。
華為公司印度消費者業務負責人 Charles Peng 透露,HMS 將支持無法訪問 GMS的智能手機。
“消費者不會發現 GMS 和 HMS 之間有什么區別,” 他補充說,印度開發商基地將為印度以及歐洲等地區提供幫助,在每個國家/地區,華為希望能通過 HMS 提供排名 100~150 名的應用,包括 Facebook、Whatsapp 等。
華為還表示,目前在全球擁有約100萬 HMS 注冊開發人員,華為還將提供 10 億美元的全球基金,提供最高可達 17000 美元的激勵。
在國內,HMS 在國內已經開始了眾測,內容分為兩項:華為移動服務和 HMS Core Test,提供華為賬號、應用內支付、消息通知、錢包等服務等功能。
目前,華為開發者官網也把“HMS Core”放在了首頁的顯眼位置,也提供了一個小型應用市場模型,該應用市場包括 Game、Fido&Safety、Purchase、Identity、Scan、Nearby、ML 等應用。
消息顯示,除了 Mate 30、nova 6、榮耀 V30 等受“實體清單”禁令影響無法預裝 GMS 的手機,其它更早型號的華為手機同樣可以成功部署 HMS 服務,甚至,HMS 和谷歌 GMS 可以在系統內共存。
HMS 能提供基礎的底層能力,比如支付入口(不通過 Google Pay),導航能力,游戲中心等等。但“感受不到差別”多少有些太樂觀了。比如在海外,一些核心 Google 應用還是無法使用。
不過 HMS 的進展確實是一步一個腳印,底層架構搭建好后,可以給華為自家和第三方應用提供接入的空間,至少在平臺上,已經初步做好了準備。
幾天之前,華為證實明年第一季度發售的 P40 和 P40 Pro 智能手機將預裝華為移動服務(Huawei Mobile Services)而不是 Google Mobile Services (GMS)。
不管是華為認為禁令的影響會持續,還是認為 HMS 已做好了準備,總之,GMS 短期內不會在華為手機上回歸。華為對于明年的銷量目標并沒有下調,如果想達到這樣的目標,就勢必要有替代方案。相比較開源的 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GMS 的缺失,是更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是取代,而是重建?
GMS 是 Google 給 Android 注入的“細胞核”,重要性不言而喻,Google 搜索、地圖、支付、YouTube 等應用,都依賴 GMS 的底層能力,這也是 Google 通過開源Android 盈利的入口,谷歌不“壟斷”Android,但通過 GMS,實現了實質性的生態構建。
HMS 目前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就拿應用數量來說,HMS 目前只有 45000 個使用 HMS 內核的應用,而 Google Play 有超過 300 萬個。
好消息是,Google 的服務在全球并不是橫掃一切的。
俄羅斯有 Yandex,韓國有 Naver,一些其他人口大國(比如印度),也有發展出自己應用的潛力,如果華為能和這些應用達成合作,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失去 GMS 的影響。
12 月 3 日,華為心聲社區公布了任正非近日接受 CNN 采訪的全文。任正非表示,如果美國明確谷歌GMS 生態系統不給華為使用,那華為自己的系統也是會投入使用的,任正非表示華為有能力在2~3年內完成世界生態系統的整合。
另外,憑借著中國大陸,這一龐大市場的哺育,HMS 能取得一定規模的啟動成果,華為也有機會持續迭代,但是在出海過程中能否得到驗證還要看具體的效果,比如,能獲得多少有實力的伙伴的支持。
有趣的是,華為在印度公布的合作中,我們看到了OPPO的身影,除了和華為合作外,OPPO 計劃在 2020 年撥款 1.43 億美元,以支持包括印度在內的全球開發商,共同開發“新的智能服務生態系統”。有這樣野心的,顯然不止華為一家。
Google 的應用是 GMS 的核心,這不是華為能搞定的。與其說 HMS 是要替代 GMS,倒不如說華為是想重構自己一套完整的生態,依托于 AOSP,但又獨立于 Google。
這仍是一條漫長的路,且不是必不可走的,萬一哪天合作恢復了,也不要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