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億,日本經濟能否解渴

安倍又給日本經濟下了一劑猛藥,26萬億日元的刺激計劃說下就下,毫不含糊。過去這幾年,籠罩在日本頭上的陰霾始終揮之不去,接連不斷的天災本就讓人扼腕嘆息,頻繁亮起紅燈的經濟更是搞得人心惶惶,日本經濟仿佛正在懸崖邊緣徘徊,說不準哪一刻就有傾覆的危險,大手筆的刺激政策成了唯一的解藥。但別忘了,同樣的辦法安倍已經用了不止一次,他或許比誰都清楚,26萬億日元的刺激方案解的可能只是一時之渴。
刺激計劃出爐
日本不能放任經濟繼續下滑了。路透社報道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日在執政黨議員和政府官員會議上公布了一項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直接境外投資增長停滯問題,同時安倍政府希望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投資激增后能繼續保持經濟活力。
“我們已經設法制定了一個強有力的方案。”在安倍眼里,這份刺激計劃承載了日本經濟的希望。按照他的說法,這項計劃是基于“三大支柱”制定的,要確保災后重建和國民安全、為克服經濟下行風險得到有力資金支持及要在東京奧運會之后維持經濟活力。方案的細節將在內閣批準的當天公布。
根據彭博社見到的一份草案,這項刺激計劃的總規模大約26萬億日元,橫跨未來數年,其中一半約為財政措施,草案預計這些措施將使實際經濟增長提高約1.4個百分點。同一天,日本共同社也報道稱,此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措施達13.2萬億日元,將計入2019年度補充預算和2020年度原始預算。
據了解,這項刺激方案涵蓋了多個方面的內容,比如力爭在2023年度前實現初中和小學所有兒童、學生每人能用1臺計算機;由于消費稅增加導致經營環境日益嚴峻,將對參加厚生年金規模擴大的企業給予優先支援;對致力于提升生產能力的中小微企業,將創設約3600億日元的基金用于對第15號臺風“法茜”和第19號“海貝思”等大規模災害的復原重建項目等。
對于這樣的結果,外界似乎并沒有多少意外的感覺,畢竟在這之前,安倍已經率先預熱過幾輪。幾天前,安倍還在政府會議上表示,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的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后階段,希望在本周制定相關政策。彼時,便已經有媒體透露,日本政府正在尋求最終敲定一項規模達13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以支持經濟并建設基礎設施。安倍甚至透露,正采取一切可能措施來對抗經濟下行風險。
安倍“慣用手段”
此刻的安倍是焦慮的。上個月中旬,日本內閣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剔除物價變動影響后的實際數值比上一季度增長0.1%,換算成年率為增長0.2%,雖然完成了連續第四個季度的增長,但相比起二季度1.3%的增長率,已經大幅下跌了1.1個百分點,同時也創下了一年來的最小增幅,遠低于市場預期。
這還不算完,接踵而來的便是出口的連續11個月的下滑。數據顯示,日本10月出口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9.2%,延續了自2016年以來最長的跌勢。而這對于經濟十分依賴出口的日本而言,危險不言而喻。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剛剛將日本2019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0.9%下降到了0.8%,而這已經是IMF今年以來第三次下調對日本的經濟增長預測了。
在IMF看來,日本經濟面臨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包括弱于預期的全球經濟增長、日元升值、低利率環境下銀行和保險公司增加投資所帶來的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等。在此背景之下,IMF預測日本明年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0.5%,IMF建議,考慮到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日本政府應當避免在2020年甚至是2021年收緊預算。
對安倍而言,這樣的結果是不能接受的,也是“安倍經濟學”所不能接受的,也正因如此,大手筆的刺激計劃再次重現江湖。需要補充的一個背景是,安倍執政七年以來,類似的手法早已不新鮮了。2012年12月,安倍二次上臺,推行了被稱作“安倍經濟學”的系列經濟改革政策。2013年1月初,上任還不到兩周的安倍便宣布推出20萬億日元的緊急經濟應對政策,以刺激日本經濟。當時,日本面臨的正是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的困境。
歷史雖不重復,但總會押韻。據了解,自2013年以來,安倍已經實施了多輪刺激計劃,但效果卻逐次遞減,而這最新一輪26萬億日元規模的刺激計劃,足見安倍的重視。但從另一方面看,一個更為清晰的信號是,這一次面臨的下行風險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擴充內需市場
這份26萬億日元的“大預算”寄托著安倍內閣筑底日本經濟的期望。
4日,日本國會通過日美貿易協議。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這份協議將于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在日本國內看來,這份協議帶來的安全感依然有限。《朝日新聞》在當天的社論中毫不留情地指出:“日本產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關稅廢除和對國內農戶的影響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劉軍紅看來,提前應對明年的外貿壓力,是安倍此時推出預算案的目的。“面對日美貿易的潛在壓力,日本很難在關稅上跟美國抗衡,但就日本而言,至少可以在內需上做些文章,通過增加國內需求,支持國內企業,讓生產企業的日子好過一些,這樣對抗美國貿易打壓的能力也就更強一些。”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政府的大規模刺激計劃一旦落地,將意味著日本的債務規模將進一步加大。日本財務省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財年底,包括國債、貸款和政府短期證券在內的日本國家債務達到約1103.35萬億日元。與2017年度末相比,增加約15.5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IMF數據顯示,2018年年末,日本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全球最高,達238%,日本也是目前唯一債務占比超過GDP兩倍的國家。
對此,劉軍紅持不同觀點。他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26萬億日元其實只是一個額度,首先財政的實際支出預算還是13萬億日元,這跟原本的預算額度相符。而其余投資,還在于拉動民間資本入局。”
不過,劉軍紅也表示,就日本當前的國內需求而言,26萬億日元投資能否真正落地尚難定論。實際上安倍此次推出的刺激方案并沒有太多具體項目,這意味著目前的投資額度有可能只是一張“空頭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