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內斗:創始人兼最大股東被禁入辦公區

2019-10-30 玥玥 鳳凰科技
瀏覽

10月29日下午,世界第一大礦機制造商比特大陸發生重大人事變動,創始人之一的吳忌寒以內部信形式宣布解除另一位創始人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并且禁止后者進入比特大陸辦公室。

這一內部信也讓比特大陸持續較長時間的內部斗爭浮出水面。 自合作六年以來,吳忌寒和詹克團將比特大陸打造成世界第一大區塊鏈礦機制造商,兩人也成為區塊鏈領域最富有的人。 但是,兩人也曾經歷上市失敗的苦澀,并最終忍痛離開比特大陸。

如今,吳忌寒的回歸,詹克團被迫再次離開。 這背后又是怎樣的隱情?

從攜手創業到上市失敗

吳忌寒是業內公認的比特幣布道者,也是比特幣白皮書的中文譯者。2011年,當時還是一名投資經理的吳忌寒接觸比特幣后被其自由主義的內核打動,開始關注區塊鏈,隨后參與創建了巴比特,這也是國內最早的區塊鏈(blockchain)資訊社區門戶。

2013年初,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博士,綽號“南瓜張”的張楠騫研發出了全球首款ASIC比特幣挖礦芯片Avalon(阿瓦隆芯片)。 也正是在這一年,吳忌寒辭掉了投行的工作,成為了全職的比特幣從業者。

吳忌寒由于從“南瓜張”訂購的芯片被推遲交貨,萌生了進入礦機制造領域的念頭,于是找來了技術合伙人詹克團,在與北航相鄰的學院國際大廈創辦了比特大陸。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吳忌寒不再活躍于比特幣社區。 即使是在比特幣價格走高的時候,吳忌寒也甚為低調神秘,所以現在百度百科上關于吳忌寒的資料很少。

詹克團則更為神秘,公開資料少之又少。 不過,詹克團作為比特大陸的技術創始人,同時也是比特大陸的最大個人股東。從比特大陸在2018年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書顯示,詹克團持股在比特大陸持股36%,吳忌寒持股比例為20.25%。

在《2018胡潤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時年剛好39歲的詹克團以295億的財富排名區塊鏈行業第一,第二名為擁有165億財富的吳忌寒。 在最新發布的《2019胡潤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吳忌寒以170億元財富高居榜單第七名,但是沒有詹克團的名字。

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也正是在那段時間,比特幣全網算力再創下歷史新高,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在10000美元附近企穩后繼續保持縮幅震蕩走勢,幾乎重現2017年底比特幣的輝煌。 但在接下來的6個月里,比特大陸的上市文件再無更新。 根據港交所的規定,企業在提交上市申請后6個月內無變更的話,該次申請失效。 2019年3月26日,在比特大陸提交上市申請6個月后的最后一天,比特大陸在一封內部信中表示,

“這一輪IPO申請將于近日失效,未來會在合適的時間,重新啟動上市工作。”這也正式宣告了比特大陸在港交所上市失敗。 比特大陸并不是唯一的一家,另外兩大礦機制造商嘉楠耘智和億邦國際也都以失敗告終。 官方對此給出的解釋是“不滿足港交所的核心原則——上市適應性。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曾在2019年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談及此事: “你過去通過A業務賺了幾十億美元,突然說將來要做B業務,但還沒有任何業績。 那我就覺得當初你拿來上市的A業務模式就沒有持續性了。 那你還能做這個業務,還能賺這個錢嗎? ” 這其中,針對比特大陸所指的A業務顯然就是礦機銷售,而B業務則是AI芯片。 而這也恰恰是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吳忌寒和詹克團的矛盾所在。

最大股東被驅逐出比特大陸

“對于比特大陸來說,上市的意義不大,但其精神價值在于老板做成了一家上市公司。 ”一位已經從比特大陸離職的員工說,給人的感覺是詹克團并不想急于上市,但吳忌寒對于上市的希望更大。

他還補充道:“和吳忌寒不同,詹克團更想要的是以AI業務為核心的上市。”這也代表了兩位創始人確實對于業務的方向存在分歧。 吳忌寒認為比特大陸最賺錢的業務是礦機; 而詹克團則力主比特大陸應該發展AI芯片業務。

但根據比特大陸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其在2018年上半年經調整凈利潤均高達9.5億美元,與2017年全年持平。 在礦機領域,比特大陸占有全球 74.5% 的市場份額。 礦機銷售是比特大陸最大的收入來源,2018年上半年礦機銷售收入占比94.3%。

“上市時間可能只是一個小分歧,不足以引起風浪。但是上市失敗后,內部的天平就開始傾斜了。”一位內部人士告訴鳳凰網科技 (微信搜:iFeng科技) ,上市這事仿佛就像“觸了霉頭”,在遞交招股書之后,比特幣價格在2018年12月觸底,同時引發比特大陸內部持續調整,主要是裁員和高層更迭。

2018年12月14日,比特幣的價格已降至3264美元,年內累計跌去了80%。 而2017年底,比特幣價格一度飆升到17000美元。

“我記得是在平安夜(12月24日),很多人陸續被叫去談話,然后就開始辦理離職手續。 ”上述已經離職的員工回憶,比特大陸遞交招股書后三個月就開始裁員,裁員比例是三分之一,最可憐的是大部分應屆生剛入職沒多久,也都被裁掉了。

裁員的范圍也非常廣,包括區塊鏈、人工智能、芯片等多條業務線,而AI業務則成為了裁員重災區。“當時各個部門都有指標,必須裁員一定比例,最少應該是三分之一。 ”他說,所以即使一個部門只有三個人,也必須要被裁掉一個; 而有的部門則是全軍覆沒。

此外,比特大陸的高層也有變動。 2019年1月,比特大陸在北京雁棲湖舉辦公司年會,會場內吳忌寒和詹克團情緒激動,一度抱頭痛哭,著實令人唏噓。

隨后,通過內部信的形式,吳忌寒和詹克團兩位聯席CEO宣布同時卸任CEO職務,理由是缺乏管理經驗。 兩人卸任后,由公司內部高層王海超擔任CEO一職。 另外,吳忌寒和詹克團還約定不再干預比特大陸運營工作,僅對公司重大事項做決策。

隨即,兩人暫時離開比特大陸。

但沒過多久,詹克團重回比特大陸開始指導具體業務。

詹克團力主推進AI芯片業務,但進展不順利,因為比特大陸芯片團隊的技術積累在于礦機芯片,而AI芯片則是屬于另外的業務范疇。

此外,據比特大陸一位離職員工講,詹克團的管理方式也曾在內部引發不滿,因為他的性格非常強勢,做出的決定很難改變,公司變成“一言堂”。 同時,如果下屬在執行過程中遇到阻礙,就會被認為是缺乏能力。

二人沖突最直接的導火索是近期中國將區塊鏈技術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風口到來之際,投資人都選擇將票投給原來力主發展礦機業務的吳忌寒,認為由吳忌寒來領導比特大陸,公司未來會發展得更好。 盡管詹克團是公司最大股東也無濟于事。

在10 月 29 日的員工大會上,吳忌寒情緒激動的表示,“我必須回來拯救這家公司。”

隨后,吳忌寒下令禁止詹克團進入比特大陸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也不能與之往來。

吳忌寒重新執掌比特大陸,這也意味著區塊鏈礦機將重新成為比特大陸的核心業務,2018年9月以來比特大陸出現的動蕩和負面也將逐漸平息。

或許也意味著,2019年10月底這一天,將是比特大陸離“AI公司”最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