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總裁:中國金融科技加速度在減慢,應加大支持創新

2019-09-23 余若雨 《棱鏡》
瀏覽

在9月22日清華五道口舉辦的2019“金融科技與小微貸款的未來”專題論壇上,螞蟻金服總裁胡曉明指出,中國當前金融創新的加速度有所放慢,應該加大對創新的支持力度,以確保中國在金融科技方面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2013年余額寶橫空出世,中國的金融科技進入到蓬勃發展階段。但近兩年由于一些行業亂象叢生,監管開始逐步收緊:如貨幣基金屢次下調限額,8張個人征信牌照無疾而終,以及近期第三方數據公司頻遭調查等等。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9月19日報道,螞蟻金服等5家股東拒絕向百行征信提供信貸數據。

胡曉明在前述論壇提到,互聯網、大數據和計算能力,是螞蟻金服金融創新的基石;數據智能、智能風控、區塊鏈和生物識別四大“技數”能力,是螞蟻金服在整個金融科技綜合應用的底盤。

他還以一組數字強調螞蟻金服對智能風控的重視:螞蟻金服有30%的員工來自金融機構,技術人員占比60%。如今,支付寶及合作伙伴能夠在全球服務超過10億用戶,智能風控能力至關重要。

在他看來,創新和監管從來都不是一對矛盾體,以中國移動支付為例,正是因為多年包容性監管的環境,移動支付今天才能成為中國名片,甚至賦能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胡曉明坦言,當下,英國、新加坡等都在大力開展技術的投資,中國最近這幾年金融科技的加速度反而有所減慢,在技術創新和風險管理的平衡上遇到了一些變化,值得行業和監管思考。“新加坡提出,監管絕對不能走在金融創新之前,如果監管走到金融創新之前,就沒有創新了。”

他提到一組數據:2018年美國的科技金融18家,倫敦17家,中國只有11家。他認為,未來中國應當有比歐美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創新是解決驅動發展的唯一動力。“創新不闖禍,堅持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并蓄是科技金融發展的唯一途徑,用創新去管控風險。只有科技才能驅動金融生產力的發展”,胡曉明總結道。

(來源:《棱鏡》作者:周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