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正在進入恢復期 | 聯商財評

2019-08-14 余若雨 聯商網
瀏覽

圖/聯商圖庫

聯商財評:作為國內第二大電商的京東,在過去的一年走的可謂是艱苦異常。不僅面臨創始人輿論上的壓力,還在業務的發展上多被指責走下坡路。

8月13日,京東發布了2019年Q2的財報,截至6月30日具體數據如下:

凈收入1503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22.9%;

凈服務收入168億元(約24億美元),同比增長42%;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6億元(約5億美元),同比增長644%;

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增長至74億元(約11億美元);

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3.213億;

物流履約費用率下降至6.1%;

用于技術研發的投入達到37億元,同比增長34%;

京東擁有超過17.9萬名正式員工,同比去年二季度增加5100人;

運營約600個倉庫,倉儲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

從營業收入上看:雖然整體營收增速下滑的壓力仍然很大,但這個是整個電商的大環境,所有電商甚至零售商都面臨著這個問題。

京東的亮點就在于,Q2凈收入達到1503億元,同比增長22.9%。在經歷了多個季度的連續下降后,京東營收增速開始觸底反彈。環比Q1的歷史最低增速20.9%,增長了2個百分點。

當然,營收的增長與京東在Q2的大促618不無關系。從6月1日0點到6月18日24點,今年的京東618累計下單金額達2015億元,較2018年的1592億元,同比增長26.6%。

這個數字說明了京東在這一年里特別是2019年上半年來的組織架構調整、業務創新等初見成效。如果接下來的幾個季度仍舊保持上升態勢,那么這個數字將成為市場對京東的發展潛力判斷的重要指標。

從活躍用戶數量上看:隨著拼多多的強勢崛起和淘寶天貓的擠壓,京東的活躍用戶數在2018年Q3的時候開始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下跌,用戶流失達760萬。

經過4個季度的回復,京東的活躍用戶量重新進入快速增長期。截至二季度末,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3.213億,比Q1增長了1080萬,比2018年Q3的低谷期增長了1610萬。

京東活躍用戶的恢復增長和京東Plus會員與愛奇藝、騰訊視頻會員系統的打通有關,另外,今年京東618期間,京東平臺拉來了90%的核心品牌新品發布機會;在下沉市場,京東拼購的發力,京東專賣店的快速鋪開,也有很大關系。

不管怎么說,活躍用戶的增長恢復,說明過去半年京東的各種拉新手段開始顯現作用,同時說明了用戶對京東的信心重新回歸,創始人的負面影響正在淡化。

在凈服務業務收入上:Q2凈服務收入168億元(約24億美元),同比增長42%。

京東凈服務收入主要包括平臺及廣告收入、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等兩大塊,以半年計算,兩塊業務增速分別為25.45%與95.15%。

從圖上看出,2018年以來,京東的凈服務業務收入正在逐漸上升,在總收入的占比也在逐漸上升,已經有5個季度占比超過10%。

說到物流,Q2財報中,自2018年Q3以來,連續3個季度保持不變的倉儲面積在Q3有了近300萬平米的增加。這里包含250萬平米的云倉倉儲面積。

對此,京東的解釋為得益于第三方物流訂單的迅猛增長。而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8月13日晚的財報會議上表示,京東物流在多年虧損后終于實現盈虧平衡。

由此可見,開放物流能力給第三方以及發展個人業務已經在業績上對京東產生正面影響。很明顯,這一部分的收入將會成為成為京東收入的第二增長曲線。

事實上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核心數字是,京東Q2的履約費用占凈收入的比例為6.1%,相比Q1的6.7%下降,過去三年中,京東的履約成本分別為186億元、259億元、320億元,在收入中占比分別為7%、7.1%、6.9%。

該指標的下滑,意味著京東在效率方面的顯著提升。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凈利潤的改善,Q2期間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6億元(約5 億美元),同比增長644%。

此外,運營效率和利潤率的提升,也讓京東的現金流得到顯著改善。截至2019年6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增長至74億元(約11億美元)。

看了這組數據,不得不說這是近一年來,京東最好的財報了。在經歷了近1年的動蕩后,京東開始進入了恢復期。

對于未來,從財報會上看,京東將會在下沉市場、物流方面做出更大的傾斜。但毫無疑問,京東還將面臨大環境不佳等多方面壓力。

(來源:聯商網 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