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歧視下沉市場

虎嗅注:“消費升級”“消費下沉”,今年零售消費領域出現了不少消費的新形態和新特點,對這個領域的開拓者來說,有太多的疑問需要解答:當我們在講新消費時,到底在講什么?如何應對升級的消費和下沉的市場?不同的零售公司需要什么樣的能力?
虎嗅以“新消費上升,大市場下沉”為主題組織了一場圓桌討論,虎嗅主筆房煜與貝倉總經理姜瑩、廈門見福便利店董事長張利、蘇寧零售云集團總裁助理劉懷力、京東零售集團時尚居家平臺事業群創新業務總經理劉家瑞一起,聊了聊消費上升和下沉的那些事。
房煜:無論是衛哲的演講,還是每日優鮮孫原的分享,都提到了“新消費”。什么是新消費,新消費有什么特點,待會我們的分享會給一些答案。
今天的內容“十億消費者”,一個解讀的維度是2018年微信用戶的月活10億,也就是說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是微信上的一個ID、頭像、朋友圈組成的并不完全的你。就像中國市場不能只看北上廣深,北京市場不能只看五環以內,要看到全景化的中國。
有種說法是,2019年會是未來10年里最好的一年,那么嘉賓們2020年準備做些什么,有沒有信心讓2020年比2019年更好?
失望的冬天,希望的春天
劉懷力:蘇寧零售云業務是一個只有兩歲多的,比較土的新業務,業務目前聚焦在縣鎮市場,幫助縣鎮的零售商做智慧零售的轉型和賦能。在目前中國31個省大概有4500家O2O智慧零售的門店,預計這些店在2019年全年銷售總額會突破100億。這些店線下的主銷產品聚焦于家電,但也能買到酒水、母嬰等百貨。
2020年到底是不是最困難的?未來是什么樣的?我沒有特別地研究宏觀經濟,從自身的經驗來看,我覺得形勢不容樂觀。和一個嘉賓朋友交流的時候,他說2020年是一個沒有風口的年份,我想這句話應該是真的。
張利:無論2019和2020會怎樣,我們能改變的事情很少,更多的是改變自己。我自己的判斷是,形勢會比從廈門到北京這樣的冷更冷,這種冷是結構性的,不僅僅是周期性的,所以2020肯定會比2019年更難。
但難也有好處,就像上中學的時候,考試題越難優秀的人越容易顯現。類似于“凍死蒼蠅未足奇”,另一類企業會盡快出局,這是正常現象。我認為是好事情,也是考驗我們的事情。
姜瑩瑩:貝貝集團主要以電商業務為主,貝倉的模式也比較簡單,就是向上整合品牌方的貨源,向下為微商、實體店、代購人群提供特賣貨品,幫助消費者拿到更好的貨品。
2020年會不會是比較難的一年?我自己感覺從整個宏觀經濟形勢來看,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年。但對做電商的人來說,會促進、倒逼我們做有供應鏈價值的事情,對我們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和要求。對貝倉來講,2019年7月20號正式上線,2019年是起航之年,2020年其實抱有蠻大的增長預期,不管用戶規模還是生意規模。
劉家瑞:京東時尚居家目前在做社群電商方面的拓展和創新,目前全國已經有10多萬個社群,整合KOC幫京東做進一步的下沉。
我覺得每一年都是機會與困難并存,沒有哪一年特別好,也沒有哪一年特別壞,只不過今年大家都覺得比較艱難,但一年過去也沒有那么艱難,都還是過來了。在困難越多的時候,資本市場會更加冷靜,也會更加考驗我們長期的耐力。
就像書上所說,“這是一個失望的冬天,但也是一個希望的春天。”
房煜:現在經常看到“下沉市場”這個概念,四位嘉賓正好兩位偏線下(以門店為主),兩位偏線上(微信社群運營為主),你們是怎樣理解“下沉市場”這個詞的,“下沉市場”的消費者等于小鎮青年嗎?具體到業務要怎么做這個市場?
劉懷力:我們的業務2017年開始做,當時我個人沒有聽過下沉市場這個詞。2018年“下沉市場”突然變得很熱,在內部我們經常會很混亂,有人稱為“下沉市場”也有人叫“低線市場”,以前我們叫作“縣鎮市場”。
我個人更愿意用“縣鎮市場”稱呼這些低線的市場群體。縣鎮我覺得更加直觀,中國差不多有2000多個區縣,大概3-4萬多個鄉鎮,在我的腦海中,在中國一個縣正常情況下有50萬人,下面差不多有十幾個鄉鎮。每個鄉鎮差不多有5萬人,每5萬人里差不多有1萬多戶。這么看這個市場群體,在我腦海里更容易形成直觀的印象。
這兩年多來,我差不多跑了中國30多個省級行政單位,以及1000多個區縣,對市場還比較熟。目前從零售云實踐來看,我們在江蘇、廣東、京津地區的門店數量超過500家。在山東、安徽、浙江、河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門店數量差不多也接近300家。
我覺得下沉市場最終也會和人口、經濟相關,從實際門店所在的區位來看,也能很好地體現這一點。中國幅員廣闊,從東部到中部到西部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左青龍右白虎以及坑
張利:不管下沉還是上行,首先是決定企業自己的“勢”有多高,所有的“勢”一定愛往下流,勢越高,站的位置一定越高。就像愛馬仕跑鄉鎮去干嘛呢?如果一個很小的企業非要定珠穆朗瑪峰這樣高的定位,一定會死。
第二,企業的勢決定只能往下游走,這樣水才能流下去。當然,中國有一個特殊情況,到今天為止,農民仍然占了近10個億。這是一個核心市場,但有重大的分散缺陷,供應鏈能不能跟上這樣的市場比較關鍵。比如到鄉鎮開便利店,但它就很小一個店,物流配送成本能不能跟上?企業不是根據口號、概念做市場,而是根據能不能活得滋潤做市場。
現在的概念偏多,一會私域流量一會又有別的概念。有一些文人的“流氓”,天天在給別人挖坑,告訴你現在形勢很好,我家后邊風光無限,接著告訴你,左面有一座山,右面有一座山,左青龍右白虎。關鍵時候才告訴你,前面還有一座山,那是一個坑。
我認為所有的東西都要根據企業自己的情況,該下往下走,該上往上走,千萬別根據文人流氓“亂掰”的概念走。
姜瑩瑩:我理解的下沉市場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原先所謂的二三四線城市里未被覆蓋的人群和市場,另外一部分是原先四五六線城市里,在物理意義上沒有被覆蓋的領域。
拓展下沉市場,我認為相對于實體零售,電商是先鋒軍。如果相對于傳統的電商或是相對于中心化的電商,今天的社交零售或是社交電商又是先鋒軍中的先鋒軍。
今天在社交電商這個關系領域,整個下沉市場的覆蓋有非常多的公司參與。不管是拼多多還是貝店、貝倉,包括蘇寧的新零售。從當前的判斷來講,我們在覆蓋下沉市場時,不需要到線下開店,但通過非常多的分銷者,實現對原先沒有觸達的人群和領域的覆蓋。
作為平臺,要做的事情是向上整合品牌方,品牌方通過把貨品托付給平臺,再由平臺向下整合,以百萬計的小微分銷者,把貨品賣到下沉市場,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
劉家瑞:我們這邊有一個數據可以佐證,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達3.344億,環比二季度同期新增1300萬,其中超過70%的新用戶來自下沉市場。從我們的創新項目來看,六線城市的新用戶占比為28%(在我們這個計劃里面)。
我們發現小鎮青年是很大的主力,已經有兩億多人,并且月薪可支配收入超過2100元。他們帶來的巨大效果并不只是他們自己購買,還能帶動周邊人購買,很多年紀比他們大的人,比如說三四十歲在下沉市場里有非常強大的購買力,有房、有車的家庭婦女逐漸被小鎮青年們所影響,加入到電商的購買大軍中來,所以這方面的增長是不可忽視的。
我現在在做的一個方案跟貝倉很相似,找關鍵意見的消費者,讓他們去帶動自己周邊的人進一步消費。
下沉市場的驚喜和意外
房煜:姜總從你的維度來看,你能看到你的用戶分群有什么特點嗎?
姜瑩瑩:剛剛問到下沉市場等于小鎮青年嗎?說到小鎮青年大家會想到十幾、二十幾歲的男生女生,甚至想到非主流男生類似這樣的印象。但我們看到的是大量寶媽人群的爆發力,她們要替自己、替老公、替家里、替孩子買東西。社交零售最主流人群的畫像應該是這群人群,他們的人群特征不能算作KOL,甚至不能用大C來說,用KOC這個關鍵詞描述比較貼近。
房煜:剛才談的市場是空間概念,下面回到客群這個概念,比如說在各位的業務里,有沒有過一些覺得很意外和很驚喜的地方?
劉懷力:我覺得驚喜談不上,意外有一些。我們也是無意之間闖入了智慧零售下沉市場這個領域中,這兩年多來,零售云業務發展的速度很出乎我的意料。我們2018年的目標是做500家店,沒想到2018年在全國開了2000家店。從2019年到現在,共開了2500家店。
從比較輕資產的智慧零售平臺來講,我們業務突破了百億。從自身來講,業務還比較健康。從合作伙伴來看,目前全國4000多家合作伙伴,大概估算80%的合作伙伴都盈利。這個數字的背后,其實是目前線下零售店的衰退,我覺得非常出乎我的意料。
驚喜的方面,我個人感覺今天對于下沉市場來講,是個很好的機會。對很多企業或對于從業者,做業務可以順勢而走,不同的品類有不同的機會,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握這樣的機會。
姜瑩瑩:我分享一個案例,下沉市場的消費力有時候超出我的想象。我們曾經有一款手表,在剛剛做半年的情況下單天能賣到1000萬。原先以為下沉市場對輕奢感興趣的程度不大,但上線Coach和MK的包包后,都有著大百萬級的銷量。
下沉市場的手上并不是沒有預算,反而還挺充沛,像我家里的弟弟,他們日常吃喝上花的錢跟我沒有明顯的差別。品牌在意的方面是絕對值,就是價格到底有多高,而下沉消費者非常在意價差有多大,像“雙11”有一款美容儀,天貓的預售價8000多,我們賣6000多,結果賣的嘩啦嘩啦。所以我覺得下沉市場有消費力,也能感染更多的人產生消費。
劉家瑞:分享一個數據,在剛剛過去的“雙11”期間,我們的奢侈品在下沉市場三到六線的銷量同比去年增長了230%以上,下沉市場并不完全只是低消費,也有很高的消費。另外,珠寶、黃金品類市場上的購買力也非常強勁。這幾個品牌證明了下沉市場并不是要低質低價的產品,只要這個商品好,購買力會很強。
房煜:對見福便利店,我有一個問題。廈門見福便利店是福建最大的便利店,同時也是中國便利店百強榜排名前20,我去過廈門對兩點很深刻:第一是見福便利店有廁所。如果去過日本,可能知道很多便利店有廁所,但見福便利店是中國大陸第一家有公共廁所的便利店;第二是很多門店賣咖啡,廈門一個旅游城市,商務氣氛沒有北上廣深濃厚,為什么一定要堅持賣咖啡?
張利:我的想法是不要把下沉城市或下沉市場片面理解,廈門的房子一點都不便宜,新開的樓盤10萬一平,不比別的地方低,有巨大的消費市場。現在很多商家把下沉市場變成“消廢”,把不好的東西放下去,我覺得是有誤區。
到今天為止,我們很多便利店到了鄉鎮后,是這個鄉生意最好的一個店。我們往往把最好的商品,跟城市同樣的價格放到鄉鎮,這個時候所謂的下沉市場才會有良好的反映。
不要歧視,分下沉市場、三四線,剛才還有嘉賓說六線。怎么分的?憑什么分呢?我不太同意這種分法。當地的收入和發展有關系,不要把人家分為六線、八線市場,好像很歧視。一邊賺著人家的錢,一邊歧視,這個生意我覺得有問題。客戶不分高低,賺了人家的錢還把人家分為六線、八線。這個我不太同意。
劉家瑞:我覺得城市畢竟有地域位置區別,并不是說帶有歧視感,就像生活在北京或上海,并不是歧視,只是位置不一樣而已,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
張利:廈門也有富人區,也有所謂的城鄉結合部。你們知道什么客戶最大方,我們最喜歡什么客戶嗎?我最討厭富人區的用戶,因為富人一定是小氣的,他大方的話不可能會變成富人,窮人才能窮大方、窮講究、窮毛病,才有我們商人的機會,要尊重窮人。
低價和優質只能二選一?
房煜:現在說李佳琦應該沒有人不知道,大家知道李佳琦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什么嗎?
不是那句“買它、買它、買它,姐妹們”,而是“全場最低價”。如果李佳琦有一天不說“全場最低價”,也有人會為他的顏值和敬業下單。
今年Costco進入上海,1499塊的飛天茅臺,在上海這個中國消費水平、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被瘋搶,低價真的是很管用的武器。書上說“優質低價是商業文明的進步”,我們一起探討一下,下沉市場也好,六線市場也好,你們怎么玩價格手段,低價促銷對用戶管用嗎?或者有什么比較好玩的方式用戶比較喜歡?
劉懷力:首先我必須要承認,“雙11”我自己買了很多東西,我對價格非常敏感。其次,從目前零售云的業務實踐看,我覺得在縣鎮市場,價格要素對生意的促進非常明顯,這是我對下沉市場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在今天的經濟當中,整個通路的多元化,微商、微店、社交、社群等,消費者自己也無從選擇,因此他們對品牌以及對有品牌背書消費升級的產品認知非常看重。
第三個觀點,在縣鎮一個小的社群,比如一個5萬人的鎮,可能也就1萬戶,如果當地社群關系OK,他在當地70%的人都認識。所以在縣鎮這種基于人情生意的市場,有溫度的運營和服務,我覺得非常重要。
房煜:張利總,不靠低價取勝,便利店這個場景怎么跟消費者互動?
張利:商業的本質就是三件事:好的產品、低的價格、方便的購買。脫離這三條,都是扯淡。經濟學供需之間量和價格的關系違背不了,所以價格永遠是利。價格的玩法,一是靠補貼,補貼完了,你就死了;二是總成本領先,通過管理降低成本,把價格打下來,你就是青春永駐。
姜瑩瑩:價格補貼有用還是沒用?我覺得要分產品。在一類商品上,純粹的價格不一定有用。以跨境美妝、輕奢為主,涉及品牌真假和安全性的這些品類,用戶并不純粹看價格,這就是對中心化的電商來說,自營的關鍵所在。在社交零售上,推薦者的價值就被放大。在這個角度上,不純粹是唯低價論的概念。在更多的標品沒有安全問題的情況下,價格確實是非常好的武器。
這個問題不需要被回答,我們一直在問低價從何而來,剛才也提到規模是非常關鍵的點,對傳統的中心化電商來講,通過聚劃算這類促銷實現規模拿到低價,對社交電商來講,這種瞬間引爆的社交銷量是拿到低價的非常關鍵的點,配合品牌方的直接合作。
在社交電商,通常會有某個爆款在某個特定時間,通過集中引爆百萬人的同時銷售,實現超大的用戶規模,這是我們拿到低價的一些方式。
劉家瑞:我覺得低價是一個非常吸引眼球的方式,但它絕對不是決定勝負的長期或者唯一的方式。所有人都會看低價是不是真的對應著好的質量,最終決定銷量的一定是這個產品的質量以及最終的服務,這三者才是決定長跑最終結果的因素。
房煜:家瑞總,現在玩社交電商的玩法和玩家都很多,你覺得有沒有什么玩法,是你用起來覺得效果不錯,自己也比較得意的?
劉家瑞:最有效的方法和剛才貝倉嘉賓說的問題一樣,在品質有保證的情況下,做到KOC的調動,讓KOC用他的親身經歷影響周邊的人群。比如他自己網購買了一個東西覺得好,推薦給朋友去買,這是最好的傳播方式。
房煜:無論到哪一級,縣一級也好、市一級也好,去到原來沒有去過的市場,會發現,其實已有不少玩家。面對這些地頭蛇、這樣的市場、這樣的消費者,怎樣能夠形成差異化的供給或競爭策略?
劉懷力:在蘇寧零售云兩年多的實踐過程中,如果談做了什么差異化的東西,我覺得就是聚焦做了一件事,就是把蘇寧O2O、智慧零售的基礎設施對外共享和賦能。
我們有一個150人的專屬IT團體,也是零售云總部最大的資產。門店輸出線上、線下兩盤貨,有云學院、金礦、拓客等給門店引流的方法。我們也會告訴合作伙伴,在活下去的同時要給自己心理暗示,要把隔壁老王打趴下。從這兩年的經營看,很多縣鎮的結果非常不錯。
張利: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原來的縣一級或鄉一級的友商們,他們的認知比我們少1~2個維度,整個供應鏈、產業鏈比我們少3-5個分類,對整個服務掌控力度會小超過50%。
比如到鄉鎮剛開放衛生間,他們覺得很吃驚,問我開衛生間賺錢嗎?這種整體認知上的偏差,是我們和目前縣級市場、鄉鎮市場商家最大的差距,他們在這方面的認知確實弱一些。再者確實是供應鏈。一個鄉鎮或一個縣的供應鏈,以縣的供應商為節點。起碼見福是以全省的供應鏈為節點。
更主要的是對未來的判斷。起碼今天我旁邊這幾位都是中國頂級的頭部企業,我也能沾沾光,而他們旁邊的可能就是鄉長、村長而已,也有這方面的認知差距。
姜瑩瑩:我們以電商為主,涉及更具像市場里的差異化。業務模式里有一個S2B2C,中間是一個小B,就是圍繞當地人群差異化的需求,更多通過小B去鏈接,并且通過他們完成匹配。平臺在這里的角色是積累足夠多的小B,讓小B分化出差異化的人群,進而對不同人群向上匹配不同的供應鏈,這是平臺在做的事情。
劉家瑞:京東最大的優勢在于商品豐富,且服務、質量都有一定口碑。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做B2K2C的“超新星”計劃,就是針對不同的群體定制不同的小程序和需要的供應鏈。比如針對寶媽群體的芬香,針對快遞小哥的京小哥。
房煜:最后一個問題,假設你一個親信告訴你要回老家創業,他的老家是至少三級以下的市場。要給他一句話忠告,你會說什么?
劉懷力: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要做自己過去經歷當中擅長的事情,做自己本身父母、親戚、朋友,整個社會關系中整體擅長的事情。
張利:附著在一個價值網上,別一個人瞎折騰。
姜瑩瑩:看看母嬰店吧。
劉家瑞:我們前不久剛進行了一次下沉市場調研,其中有句話叫“不要溫柔地走進那個良夜”,另外一句話是“氛圍決定份額”。
(來源:虎嗅網 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