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大連人才云上線大會隆重舉行 教育智能升級正當時

10月25日,由大連市人民政府、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華為大連人才云上線大會暨華為云EduCloud首發儀式在大連隆重舉行。來自工信部、遼寧省工信廳、大連市政府、科技企業和大連市高校的400多名嘉賓出席大會并就大連科技發展、教育創新和未來智能技術人才的培養模式等方面進行交流。
云計算產業加速發展產教融合正當時
大連副市長靳國衛
對于大連的信息服務產業發展路徑以及人才培養,大連副市長靳國衛表示,在過去的20年中,大連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之所以取得良好的發展,是因為有一套穩定的人才培養體系在發揮作用。近幾年,大連在信息產業發展過程中與華為密切合作。雙方合作的大連華為軟件開發云目前已為近1000家當地企業提供服務,支持1萬多款軟件開發,每天有1.3萬人在線使用。
“希望這次的人才云項目能夠對大連的技術人才培養另辟新徑,助力大連高校充分利用人才云做好人才培養的事業。”靳國衛說。
華為公司企業業務副總裁、全球行業解決方案總裁喻東
華為公司企業業務副總裁、全球行業解決方案總裁喻東表示,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將進入技術引領的萬物互聯時代,各行各業將深化數字化轉型。在行業轉型過程中,不但需要數字資源,更需要大量的ICT技術人才。據相關調研報告,中國的ICT人才缺口達到200萬。大連的信息產業發展和相關人才隊伍的培養處在時代前列,在發改委、教育部等6個部門聯合印發的國家產教融合第一批示范城市中,大連就位居其列。從2015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華為與大連不斷提高合作層次,引領全國云計算產業向前發展。
遼寧省工信廳副廳長申世英
華為大連人才云,是以線下人才創新中心為原點,大連市政府、本地高校與軟件企業三方聯動,通過“專家服務、人才雙選、師資培訓、華為認證、比賽服務、夏(冬)令營”等方式,聚焦培養產業人才,創新人才預留方式,共同打造大連人才云生態,助力區域產業及經濟發展。遼寧省工信廳副廳長申世英認為,華為大連人才云成功上線運行,是雙方圍繞培養新興產業,工程人才,推動“產學研用”結合開展經濟態勢。
大連交通大學副校長傅利斌
對于華為云參與產教融合創新、培養高校人才的積極作用,大連交通大學副校長傅利斌表示,作為第一批通過華為云進行授課的學校,大連交通大學在學科建設、教學信息化、軟件工程人才培養和學生就業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學生學習熱情、教師工作干勁、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真正做到教師在教中教、學生在學中學,理論與實踐結合。華為云助力高校培養信息人才的行動為中國經濟轉型和升級創造了新動力。
工信部信軟司服務業處莊金鑫
工信部信軟司服務業處莊金鑫在會上也表示,對于具有高新技術和轉變產業來說,人才是產業之本,大連和大連高校合作,積極探索合作模式,打造人才云,培訓高新人才,為大連乃至我國新興事業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副理事長、青軟實訓創始人劉全
在“新時代新發展的產教融合創新模式”主題演講中,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副理事長、青軟實訓創始人劉全就我國發展自己特色的產研融合道路分享了經驗和觀點。劉全說,要想成就產業高度,首先應打造人才高地。中國產研融合應該走出獨具特色的路,即地方政府主導,結合各產業發展需求,綜合高等教育資源,搭建面向產業的專業化發展,從而完善產研融合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大連和華為本次合作的人才云模式是中國產教融合探索的有益嘗試。
華為云EduCloud首發教育智能升級正當時
在華為云EduCloud首發儀式環節,工信部信軟司服務業處莊金鑫、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副理事長劉全、遼寧省工信廳副廳長申世英、大連市副市長靳國衛、華為公司企業業務副總裁喻東、華為公司遼寧政企業務總經理鐘家獻、大連海事大學副校長王小勇、遼寧師范大學副校長岳崇興、大連醫科大學校長助理田曉峰、大連交通大學副校長傅利斌、大連海洋大學副校長胡玉才、大連大學副校長李玉光等嘉賓共同出席,啟動華為云EduCloud平臺上線運行。
華為云EduCloud首發儀式
華為云EduCloud是華為云以技術和創新賦能ICT教育的解決方案,根植于華為與大連市政府近年來在產研一體化領域的緊密合作和創新探索。華為云EduCloud以華為云DevCloud為底座,覆蓋高校教學、學科建設、實踐實訓、人才市場對接等場景,致力于解決新工科建設的痛點,是面向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DevOps軟件工程等領域的一站式教學與實踐平臺。
華為云應用平臺副總經理談宗瑋
華為云應用平臺副總經理談宗瑋在《華為云EduCloud產業人才的孵化器》演講中提到,華為云希望通過開放的平臺,把工業界尚未成熟、尚未解決的問題貢獻出來,為高校對未來探索提出一些命題,讓學校得以接觸產業前沿,從而促使人才戰略從跟隨型向引領型轉變。
“我們希望通過華為云開放平臺達成‘育聚留用’的未來人才培養模式。‘育’是指通過華為云平臺培養頂級工程師,使他們有豐富的編程和項目能力。‘聚’是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高校、包括我們的合作伙伴,通過這個平臺聚集起來,把之前分散的過程和信息聚集起來,形成從量變到質變過程。‘留’是希望把這些人才信息,包括人才成果留在平臺上,通過這個平臺分享出來,帶來進一步的創新和價值提升。‘用’是指平臺上的人才和成果對接到產業和企業實際需求上,實現從學到用、產業振興的閉環。”談宗瑋表示。
華為大連人才云圓桌論壇
在華為大連人才云圓桌論壇上,大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江濱、華為公司應用平臺產品部副總經理汪盛、大連民族大學教務處處長孟佳娜、大連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馬瑞新、大連恒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旭、華為云開發者生態專家張勇等嘉賓就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多方協作深化產教融合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最后,大會對在近日舉辦的“華為云大連人才云師資培訓”中通過認證的老師頒發了榮譽證書。
自2016年以來,華為云和大連本地高校密切合作,陸續進行了數字化教學平臺建設、人才培養深度合作和產研融合創新。2016年9月,華為云將DevCloud一站式云端DevOps平臺應用到大連理工大學的實訓課程;2017年9月,用于Java教學的Classroom在大連理工大學上線,開創了完形填空的軟件教學模式;2018年9月,華為云EduCloud上線20+課程,基本雛形形成,并走進大連其他高校的課堂;2018年11月,華為云EduCloud人才創新中心在大連落地,并舉辦了十多場產研互動活動,進一步將產業和高校粘合在了一起。
由于產業發展對人才需求不斷增長,更加公平公開的普惠性教育成為高等教育行業面臨的重要議題。越來越多的高校正在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培養高質量人才,影響并引領產業的發展。
華為云EduCloud是華為通過云平臺幫助教育機構實現數字化轉型并推廣普惠性ICT教育的重要實踐成果。華為云向來倡導“Cloud For Good(選擇不凡)”的技術普惠理念,并不遺余力地踐行通過技術和理性的力量讓社會更美好。在教育領域,華為云積極推廣和普及ICT“平等優質教育”、提供獲取豐富教育資源的途徑,從而幫助廣泛的社會成員實現就業提升和職業發展。
華為云EduCloud正通過云平臺賦能高校及教育機構,推動ICT教育的普及化和平等化,讓技術的力量促進社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