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工智能為城市運行提速,靈至金橋試點項目獲社會廣泛贊譽

2019-10-25 趙一軒 IT之家
瀏覽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進博會時提出:“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治理,要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提高精細化水平。”在這一方針引領下,上海靈至科技有限公司以獨到的眼光,結合邊緣算法這一原創技術,重點針對城市管理中遇到的“十亂一超”(亂擺賣、機動車亂停放、非機動車亂停放、亂晾曬、亂堆放、亂占道、亂懸掛、亂搭建、亂傾倒、亂擺設立式廣告牌、超門店經營),與金橋鎮攜手破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得到了相關部門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10月18日,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漢民特地率團至金橋鎮,對靈至金橋項目在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的應用進行調研。周漢民表示,靈至科技在此項目的成功試點,為人工智能在城市運行中的發展與應用,展現了廣闊的前景。

此次調研的靈至試點項目,是在原有街鎮智能管理綜合平臺1.0標準版的基礎上進行升級。靈至科技通過廣泛調研,并依托自身算法的優勢,有效地結合金橋鎮實際,圍繞市容亂象,開發個性化模塊。

在研發過程中,靈至科技以采用深度卷積網絡的靈至邊緣算法-LAF1.0構建框架,并重點圍繞困擾城市管理已久的“十亂一超”市容亂象進行技術攻關,成功實現智能化發現、智能化派單、智能化處置和智能化研判等一系列功能。目前,該系統運行良好,已有效地解決了城管執法取證難、人手不足、夜間取證和執法難度大等問題,讓金橋鎮的城市面貌有了質的提升。

周漢民一行在調研中詳細了解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管理平臺項目背景、總體設計和建設內容,并觀看了金橋鎮通過城市運行綜合管控平臺從發現、識別、報警,到派單、處置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過程。在城市運行綜合管理的信息屏幕上,金橋鎮各個監控攝像頭的實時圖像匯總后,靈至科技可即時運用人工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對重點區域智能監控,實現全天24小時對“十亂一超”城管違法行為進行智能識別、智能預警、任務智能派發、執法案件快速處理。目前,在運行中心大屏幕上,來自靈至科技人工智能識別的信息報警,遠比人工上報數量多、更精準且及時,讓城市管理人員有了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城市運行管理的方方面面。周漢民對靈至科技通過技術擔當實現社會服務能力提升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肯定。

調研組表示,靈至科技原創的人工智能邊緣計算視覺框架中,其深度學習能力在市容亂象整治中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同時,24小時人工智能值守,邏輯預判上的準確性,以及與現有城運中心信息綜合展示平臺的集成整合,對于消弭市容亂象整治中的死角和盲區,深度融入城市運行管理體系,有著積極的示范意義。

周漢民指出,民建上海市委非常關心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智能在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的應用。政府部門運用人工智能,可以將復雜的系統細化、分解、優化,可以大大提高政府部門綜合治理能力,可以大大加強各部門協同性,實現資源有效統籌,大幅提升處置效率。運用人工智能還可以幫助降低犯罪率,減少不文明現象,提高社會公益心。

“(靈至科技)蘇劍波教授多年科研成果在實際應用中試點成功,讓我們對人工智能發展和應用的廣闊前景充滿信心。”此次靈至金橋項目的成功落地,將填補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街道、鄉鎮領域的“空白”,對于城鄉統籌管理中,街道、鄉鎮一級的管理盲區、個性化管理剛需以及城鄉結合部管理銜接等難題的破解,都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人工智能,讓人類生活更美好。

周漢民一行在調研中亦指出,此刻中國正致力于實現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發展應用將有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強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能力。靈至科技針對關鍵空白的服務體驗提升,既可以有效地解決“十亂一超”等問題的發生,更可以有效地通過人工智能的進一步深度學習,取代傳統、低效的人工巡察方式,逐步解決更多居民生活中偶發性、個體性的隱患,如對不文明行為的制止與引導、對影響市容苗頭的預判等,讓人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