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發射圓滿成功,后續準備與核心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

IT前沿 7 月 24 日閃訊速報,據央視新聞消息,北京時間 14 時 22 分 32 秒 57 毫秒,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長征五號 B 遙三運載火箭搭載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直沖云霄,中國空間站迎來首個實驗艙段,中國航天員將首次在軌迎接航天器“來訪”。
約 495 秒后,問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 24 次飛行任務,發射的問天實驗艙是中國空間站第二個艙段,也是首個科學實驗艙。
當然,這只代表火箭發射的任務順利完成。后續,問天實驗艙將按照預定程序與核心艙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進入問天實驗艙開展工作。
IT前沿了解到,這是當今世界上長度最大、直徑最大的單體載人航天器,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研制的最大最重的航天器。“問天”實驗艙今日奔赴“天宮”,預祝問天實驗艙對接順利。
中國空間站共有三個艙段(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它們將形成 T 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
問天實驗艙由工作艙、氣閘艙和資源艙組成,起飛重量約 23 噸,艙體軸向長度為 17.9 米,艙體最大直徑 4.2 米,發射入軌后太陽翼初次展開約 6.5 米,二次展開正面全長約 23 米,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員駐留、出艙活動和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同時可作為天和核心艙的備份,對空間站進行管理。
“問天”是全世界現役在軌最重的單艙主動飛行器。問天實驗艙體型巨大、功能強大、結構復雜、指標先進,凝結著無數人的智慧與心血,在我國航天器研制歷程中創下多個新記錄,是中國航天奮力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問天實驗艙是我國空間站中最大的單體艙段,發射質量約 23 噸整艙干重 21.5 噸,推進劑 1.5 噸。
此次執行“問天”實驗艙發射任務的,依然是我國空間站艙段的專用座駕 —— 長征五號 B 運載火箭。而且長征五 BZ 的載荷整流罩是我國所有火箭中最大的存在。
據央視新聞報道,問天實驗艙將與天和核心艙在軌交會對接,因此發射時間極有講究,必須準時,被稱為“零窗口”。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黃兵介紹,“零窗口”意味著發射需分秒不差,萬一短暫延遲,火箭也能自主選擇最優路線,將問天按時送達。
根據此前信息,2022 年我國將完成載人航天 6 次重大任務,發射長征七號、長征五 B、長二 F 等運載火箭。其中,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先后發射兩艘天舟貨運飛船;長征二 F 運載火箭發射兩艘神舟載人飛船;長征五 B 運載火箭先后發射空間站實驗艙 Ⅰ、實驗艙 Ⅱ。
此外,問天實驗艙主要面向空間生命科學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態、生物技術和變重力科學等實驗柜,能夠支持開展多種類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在空間條件下的生長、發育、遺傳、衰老等響應機理研究,以及密閉生態系統的實驗研究,并通過可見光、熒光、顯微成像等多種在線檢測手段,支持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等多層次生物實驗研究,還能提供 0.01g~2g 的變重力模擬,支持開展不同重力條件下生物體生長機理的對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