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 App SDK 國家標準成功立項,華為、小米等參與編制

8 月 20 日晚間消息,今日,《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 (App)SDK 安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編制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據悉,該《指南》將會是國內首個關于 SDK 安全的國家標準。此前,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公示了 2020 年網絡安全國家標準制定項目立項清單,由浙江每日互動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個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等申請的《信息安全技術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SDK 安全指南》國家標準項目正式立項。此次線下研討會總結了現階段《指南》的編制情況,討論并部署了下一階段的編制工作計劃。
每日互動(個推)是本次 SDK 安全標準的牽頭起草單位,參與編制工作的還有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百度網訊、滴滴、科大訊飛、貝殼找房、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上海合合信息科技、小米、愛加密、華住酒店管理、OPPO、阿里巴巴、螞蟻集團、友盟、華為、360、騰訊等。該安全標準的制定對進一步推動行業健康安全發展及保障個人合法權益都具有深遠意義。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 (App)得到廣泛應用,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提高 App 的開發效率、降低開發成本、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等,App 開發者和運營者往往會通過集成軟件開發工具包(即 SDK)以滿足推送、統計、支付、即時通訊、地圖等不同功能。現如今,SDK 已被廣泛運用于各類 App 的開發 , 成為 App 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隨著 App 個人信息保護治理工作的深入推進,與 App 存在密切聯系的第三方 SDK 的相關問題與行業規范也愈發被重視。2019 年 1 月,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督局四部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 App 專項治理行動;今年 7 月,四部門又再次啟動了新一輪的治理工作,將 SDK 也納入了評估。市場也亟需 SDK 安全標準及指南的出臺,一方面幫助 App 開發者安全使用 SDK,一方面指導 SDK 提供者提升 SDK 安全性與規范性。
基于這樣的背景,深耕 SDK 領域十多年的每日互動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申請了 SDK 國家標準制定項目。該《指南》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從 SDK 安全開發、SDK 個人信息安全、App 集成安全等方面,提出 SDK 控制者在開發、運營、個人信息處理、數據安全管理、跨境管理等環節應遵循的原則和安全措施。
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劉賢剛表示,SDK 安全標準是今年信安標委一項非常重要的標準,目前正作為重點項目推進中。SDK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使用廣泛,也隨之出現一些安全問題。每日互動作為 SDK 領域著名的頭部企業,在組成項目申報團隊的時候積極牽頭,把產業鏈的企業、研究院和相關單位進行了有效的組隊。他表示,在項目啟動初期邀請各方專家、企業代表共同關注并推動標準,十分有意義。
▲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劉賢剛發言
每日互動創始人、CEO 方毅總結了公司在大數據方面的實踐原則,“嚴把采集入口,劃清流轉邊界,守正應用場景”。他對當前 SDK 類別、標準制定過程、標準框架、使用場景、安全風險、App 和 SDK 之間的角色關系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分享,希望與各參與方一同推動全生命周期的閉環管理,通過標準來規范和指導 SDK、App 與用戶的安全。
▲每日互動創始人、CEO 方毅發言
此次研討會還邀請了幾位業界專家對標準的研制進行全面的指導。
會上,來自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百度、滴滴、小米等起草單位的代表,都結合了自身企業的發展實踐和經驗分別發表了意見和建議,也對當前遇到的問題和與會專家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會上,各起草單位代表和與會專家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在國家標準的指導下,App 開發者能避免無 SDK 敢用而被迫重復開發的窘境,從而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同時,SDK 行業也將趨向于更為規范、蓬勃的發展,并實現良幣驅逐劣幣。未來,SDK 安全國家標準的發布及執行,對保障個人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都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