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成功!新能源汽車極寒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無懼零下30度嚴寒!

2020-01-20 王樂樂 IT之家
瀏覽

2020年1月19日,“北汽集團面向冬奧環境新能源汽車極寒測試暨冰雪試駕體驗會”于內蒙古牙克石試驗場舉行。國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經信局等政府領導及北理工孫逢春院士、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等共80余人組成驗證團隊,現場親自驗證了極寒環境下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

為切實解決電動汽車在極寒環境充電困難、無法啟動等技術瓶頸問題,2017年以來,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由北京理工大學孫逢春院士牽頭,整合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北理工、鄭州宇通、湖南華強、盟固利等優勢研發資源,開展了針對極寒條件下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技術研發。2018、2019年,研發團隊就曾攜北汽新能源EX3、EX5及北汽福田歐輝大巴前往黑龍江黑河,進行了早期的極寒測試,驗證新能源汽車在極寒環境下的電池保溫狀況與續駛里程衰減情況。

本次極寒測試是2017年以來的第三次,也是針對整體極寒技術群進行的“收官”測試。測試現場,北汽新能源的2輛乘用車、北汽福田的4輛大巴車針對車輛在極寒環境下,動力電池無法進行正常充放電的問題,現場進行了電池溫升試驗。6輛車在零下30度的環境下,放置超過48小時后,進行了超低溫冷啟動測試和超低溫熱泵空調測試。現場通過連接測試車輛的大屏幕,大家觀測到了動力電池電芯溫度由零下18度,以7℃/min的速度,在很短時間內迅速升溫至零度以上,并成功進行了啟動。同時,試驗車輛搭載的熱泵空調也正常平穩運行,現場測試取得圓滿成功。

孫逢春院士在采訪中表示,本次極寒測試的成功,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氣候電池、低溫增焓空調、全氣候整車控制三項核心關鍵技術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為新能源汽車突破嚴寒禁區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未來新能源汽車將無懼超低溫嚴寒,并且能夠保持與常溫狀態下幾乎相同的續駛里程。

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馬仿列在采訪中表示,此次極寒環境下的技術研發項目,北汽新能源全力攻克了極寒環境下多個純電動乘用車的關鍵技術,突破了新能源汽車的低溫技術瓶頸,為未來新能源汽車走入寒區市場做好了技術儲備。

福田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秦志東表示,這一系列極寒技術的瓶頸突破,切實解決了新能源汽車在超低溫環境下能不能跑、能不能跑的好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對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等車型提供極寒條件下的技術支持,開拓了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市場“疆域”。

據悉,此次北汽新能源針對極寒環境研發的系列技術,包含了駐車保溫、遠程充電保溫、電池速加熱、矩陣閃充、低溫行車能量自適應、能量智能回收、超低溫熱泵空調系統等一系列極寒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車在極寒條件下的運行狀態,提高低溫下的整車續航里程和充放電能力。經過這樣的技術“加持”,未來新能源汽車將從容面對極寒低溫的環境,突破新能源汽車在嚴冬時的續航里程衰減痛點,為新能源汽車的“二次破局”,進行更大范圍市場推廣奠定基礎。

此次孫逢春院士團隊帶領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團隊開展的極寒測試的成功,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方面,再次走在世界前列。未來,隨著極寒環境下,新能源汽車的各項技術逐步成熟,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往東北、內蒙古等高寒地區市場,將不再是夢想,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將再無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