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喊麥不再,YY等歡聚系“全球化+AI”的故事是否動聽?

“來把XX往上報一報”、“給二號麥點點關注”......
記得大學期間,每天晚上室友的電腦里都會傳出這些聲音。作為某主播的忠實粉絲,他一到晚上就會打開YY,進入熟悉的頻道,津津有味地看著那位主播在鏡頭前大聲喊麥或者聊天吹水。
于是,寢室中也經常會聽到這些對話:
“賢哥(室友的外號),這主播戴的大金鏈子真的假的啊?”
“必須是真的!“
“你看的這些主播怎么天天談的都是分分鐘幾百萬上千萬的大事兒啊?你們這幫粉絲得刷多少呀?”
“我就看個樂呵,一分錢都沒刷過,不過那些土豪是真的狠,一個年度刷出來少說都得幾百萬。”
那是2013年初。彼時的斗魚還是ACFUN的生放送,虎牙的前身——YY直播剛上線一年,歡聚時代登陸納斯達克也不到幾個月。今天那些火熱的游戲主播、電競女神們,當時還都在做視頻賣肉松餅。
時過境遷,近7年時間過去,室友早已不再沉迷直播,而YY也走到了拐點。
當直播已經成為“往事”
2020年1月11日,YY年度盛典在上海召開。
從2013年1月的首屆年度盛典至今,YY的年度盛典也從線上走到了線下。當然,在這期間各路主播們為了沖榜刷出的金額也是越來越高。
如今,類似的年度活動幾乎成為各大直播平臺的標配,同時也因為越來越高的刷榜金額,逐漸演變成觀眾和粉絲眼中的“割韭菜”盛宴。
作為YY官方最重要的活動,主辦方自然是希望相關內容得到更多的關注,盡可能地出現在人們的朋友圈里。不過,今年的時間點有些不巧:在YY主播走紅毯的同時,微博邀請的一眾明星們也正好走在微博之夜的紅毯上;而B站錄播的跨年晚會,依然在網上掀起陣陣余波。
流量和眼球似乎真的不夠用了。
雖然明星和當紅主播的粉絲略有不同,但無論是從網絡聲量還是傳播效果來看,眾多流量明星站臺的微博之夜以及B站晚會都讓YY的年度盛典略顯失色。當然,撞車或許只是一個巧合,但我們不能否認,以YY為代表的秀場類直播確實沒有了當初那份高光。曾經紅極一時的“喊麥”,也隨著大咖天X等一批主播被封禁而陷入了低谷。
直播的光環漸漸消退,曾經默默賺錢的YY也要開始謀劃自己的未來了。
誕生于2008年的YY,最早只是作為玩家們玩游戲時的即使語音聊天工具出現。兩年后,YY將直播平臺上的直播表演商業化,當年營收就達到了3600萬元左右。YY開創的觀眾為主播送禮物的商業模式,也成為后來包括歡聚時代(YY母公司)在內所有直播平臺的主要收入方式。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直播服務的營收占比都占據了YY總營收的90%以上。
在移動互聯網和直播浪潮的推動之下,歡聚時代穩固了自己的YY直播后,成功拓展了游戲直播第一股——虎牙直播,幾乎是踩對了直播領域的所有風口。但是,2016年之后的千播大戰也讓市場重歸理性,如今的直播市場格局也早已告別往日的高速增長。
根據此前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為4.56億人,增長率為14.57%;艾媒預計2019年國內在線直播用戶的規模會達到5.01億人,而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放緩。
在懂懂筆記和幾位資深YY直播粉絲交流時,也能發現熱潮過后用戶的那份疲倦。有粉絲表示,目前基本上是有空的時候看一看,不再像當初那樣每天晚上守在電腦前看主播們互相連麥吹水了;有粉絲稱一年前就已經絕緣了,目前只專注網劇。至于原因,要么是看夠了,要么是自己喜歡的主播被封。
隨著千播大戰成為歷史,直播的風口逐漸散去,歡聚時代面對的拐點也有些難以把握,它能否再一次站在風口之上?
三大平臺全球布局的頓挫感
短視頻的崛起,是直播平臺不再風光的主要原因。近期抖音公布自己的DAU已經突破4億,而快手3億DAU的目標基本上也已經實現。
面對短視頻市場的崛起,歡聚時代也曾推出過自己的短視頻應用“補刀小視頻”,這一模式更類似于快手的應用幾乎沒有產生任何的浪花,估計很多年輕人也不會記得“補刀小視頻”這個名字。
實際上,國內短視頻市場抖音、快手已然成勢,因此YY在碰壁后迅速做出了調整——進軍海外。在YY創始人李學凌的構想中,未來將面臨著三大趨勢:用戶付費化、短視頻化和全球化。所以,面對新的市場格局,歡聚時代拿出的應對方法是收購和出海。
2019年3月,歡聚時代宣布完成對海外視頻社交平臺BIGO的全資收購,交易總金額約為14.5億美元。這番大手筆并購的背后,是李學凌對于新增長點的渴望。
重金收購之下,歡聚時代獲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據App Annie公布的數據顯示,Bigo開發與運營的短視頻應用Likee為2019年度下載量增長最快的應用程序。而根據歡聚時代的財報顯示,截止去年第三季度,Likee的平均移動月活躍訪問用戶達到1.002億人,同比增長了413.4%。
當然,獲得413.4%這樣一個恐怖的增長率,是因為其此前基數相對較小。不過,這也確實值得YY在1月15日為BIGO在新加坡舉行一場歡慶盛典了。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海外市場的增長也帶來了經營的壓力,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利潤下滑。
根據歡聚時代最新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凈營收為68.82億元(約合9.6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7.8%。但是,第三季度歸屬歡聚時代控股權益的凈利潤只有人民幣1.099億元(約合154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凈利潤6.507億元下滑了83.1%;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第三季度歸屬歡聚時代控股權益的凈利潤為人民幣5.741億元(約合803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7.870億元下滑了27.1%。
凈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BIGO。
從海外短視頻用戶量的變化來看,目前Likee平臺的MAU為1.002億,imo嵌入式短視頻服務的MAU為有5020萬,imo平均移動端MAU為2.12億。從財報數據可以看到,業績虧損的BIGO綜合列賬后導致YY整體收入成本、研發、銷售及營銷費用的大增,這也是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如果單純地按“以虧損換用戶增長”來看,在海外用戶數量出現高速增長的前提下,這樣的利潤驟減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但是,市場大環境并不樂觀。在歡聚時出海的同時,那些在國內難以逾越的競爭對手也早已在海外跑馬圈地了。目前,抖音、快手等頭部短視頻在海外市場的表現更為“生猛”。
2019年9月,快手重啟海外業務,開始大量招聘海外技術、產品、設計、審核等相關人員;2017年8月,抖音發布名為Tik Tok的海外版本App,經過兩年多的發展,該應用程序已擁有超過5億海外用戶。
面對一眾“老鄉”的攻城略地,歡聚時代很可能會重溫其在國內短視頻市場的夢魘。這也令歡聚時代希望通過YY、虎牙、BIGO三大平臺形成的全球視頻社交媒體矩陣布局,產生了頓挫。
對此,相關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對懂懂筆記表示:“歡聚時代海外用戶增長的代價是犧牲利潤,從長遠來看這樣做是有意義的,因為只有擁有足夠的用戶數量,才能在變現上有更多的想象空間。不過,這種增長絕不能停滯,歡聚時代需要保證長期持續增長,這也其目前最大的挑戰。”
該人士同時強調,海外市場非常復雜,每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完全不同的用戶特點,加上不同的政策和監管難度更加明顯。“此前TikTok就在多個市場遭遇過不同的程度的處罰。這也間接導致了,短視頻平臺在全球市場的獲客成本未必比國內低,甚至部分國家和地區還要更高。”他補充道,面對競爭對手的發力,YY需要長期的高投入。“但是作為上市公司,如果BIGO長期未能實現盈利,無法給公司帶來增益,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投資者的信心。”
結束語
告別直播時代的紅利后,歡聚時代未能踩上短視頻這個風口。不希望在國內市場與抖音、快手兩大巨頭抗衡,其選擇了海外市場的“曲線救國”戰略。但是歡聚時代的組織能力、全球視頻社交媒體平臺矩陣及“全球化+AI”的策略,都在面臨市場和競爭對手的挑戰。YY能否重現當年的高光,能否成功吸引新一代年輕用戶(包括海外)的青睞,都值得業界共同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