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eal CEO 采訪:即將一步步邁向AR的未來

2020-01-08 李思綺 IT之家
瀏覽

如果跟隨主要技術公司和運營商投資的風向來看,很顯然在電子消費領域,全世界都在關注AR,認為其將會成為下一個重大技術變革。谷歌從投資、自研多個方向關注AR;微軟持續研發迭代HoloLens;Facebook也表示正在計劃一個能夠讓用戶全天穿戴的AR設備;至于蘋果,它們的AR硬件項目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所有科技巨頭都在努力研發出一款消費者能在公共場合穿戴使用,并且實惠可行的AR產品。

相對與科技巨頭,創業公司Nreal似乎并沒有太多的困擾,對比高達3500美元的HoloLens和2300美元Magic Leap,Nreal選擇了一款更輕、更貼近消費者的產品——Nreal Light,一款僅有499美元的消費者級MR眼鏡。

其外觀看起來就像一副太陽眼鏡,并且大部分處理過程都依靠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相比死磕第一代仍存在的問題,Nreal創始人兼CEO徐馳似乎更樂于將精力放在即將于2020年第二季度發布的消費者版本上,不斷打磨和改進。

此次,外媒Venturebeat記者采訪到徐馳,對這家獲得KDDI、德國電信等諸多運營商支持的公司,記者試圖從其創始人口中了解到對AR現狀的看法,以及Nreal未來的戰略布局。

以下為采訪實錄:

VentureBeat(VB):Nreal走出了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方向,而且可以說更明智的決定。競爭對手決定從頭構建完整的AR計算機解決方案并以數千美元價格出售。為什么你選擇了基于智能手機的輕量級眼鏡形態?你心里是否認為這是正確的做法,還是因為高通將這個作為發展方向?

徐馳:Google Glass實際上是第一個真正試著打入中國國內市場的產品。我認為它們所有人某種程度上都有一個錯誤的產品定義。對Google Glass來說,他們試著變輕,但是他們的功能太弱了。另一方面,HoloLens和Magic Leap過于雄心勃勃,他們想要立即替代手機、筆記本電腦或者電視,但這種情況還不會發生。

既然如此,我們何必如此辛苦地這樣做?我們的第一代產品為什么不做簡單一點的嘗試,比如作為手機的一個配件,而不是替換它,這樣突然之間就容易很多。人們會更容易接受它作為一個手機伴侶,這樣只需要保證它看起來不錯,人們愿意真的隨身攜帶它就好了。

假設我們有了十個佩戴眼鏡的使用案例,這些案例都覺得相比在手機上觀看或者使用,用眼鏡的感覺更好,到后面越來越多人這么覺得,那么不久之后人們就會意識到“為什么我們需要手機?”我們認為這個轉變將在五年內發生。

VB:在CES上,你們展示了多種交互方式。你認為未來交互方式會是怎樣的,是在手部控制上還是眼睛控制上,或者是外部控制手柄上。

徐馳:好問題,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有很多想法,但是我認為我們需要讓消費者告訴我們他們真正想要什么,所以我們提供了多種選擇。

我認為要做的首要事情是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上,這樣他們可以每天使用它。因此我們可以從他們那收集一些反饋,以此了解最好的辦法是什么。但是,AR模式的交互將變得更加復雜,不僅是UI上的設計,交互方式也有可能結合眼球追蹤/凝視、手勢,甚至手機的結合。

VB:你們預想的AR場景中明確地提到了工作場景,你是否認為Nreal Light通過藍牙接入鍵盤,讓人們在真實的鍵盤上使用虛擬計算機鍵盤交互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徐馳:目前來看,真正的鍵盤比虛擬鍵盤好很多。實際上,一些想要使用眼鏡代替計算機的公司已經與我們聯系。以客戶服務為例,現在用戶需要一臺計算機,一臺顯示器以及鍵盤。而以后,用戶只需擁有手機,眼鏡和藍牙鍵盤。

VB:現在要制作一個完全無線的版本,擺脫USB線纜并且與手機或計算機連接,可行嗎?如果可以,它將增加多少成本?

徐馳:嗯,我們可以做到。但這就是我們內部存在的爭論——最佳的平衡點在哪里?老實說,目前還沒有最佳解決方案,必須權衡取舍。因此,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經常會問“相比沉重的一體式眼鏡,現在的形態有什么好處呢?”只有一個設備是不夠的,但是我們絕對可以做到,也許我們會為企業解決方案這么做。

將來,實際上大部分計算和渲染將會轉移到云端,AR眼鏡可以隨時為這個準備。

VB:我對不久的將來5G網絡能否為AR眼鏡做好準備表示懷疑。

徐馳:中國和韓國可能會率先采用。我們正在與不同的合作伙伴合作,在不同國家測試不同類型的技術,其中也包括運營商,我希望我們能在不久的將來能談論這些。

VB:希望AT&T也會加入你們。但是它似乎與Magic Leap保持合作。這里有什么原因嗎?他們指責Nreal抄襲。

徐馳:他們唯一談論的是3年前左右我曾經在那工作。因此,我意識到他們認為我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我們證明,產品在現實生活中并不一定要那么“神奇”。我認為他們需要說服投資者,為什么投入很少的小公司會有更好的體驗。他們很難證明這一點。

VB:中國政府確實有資助嗎?

徐馳:那是他們試圖給我們套上的印象,就是我們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支持,或者是我們盜用了他們的技術。就我們而言,他們沒有任何證據和真實數據證明其指控屬實。他們也只是懷疑為什么我們公司這么小卻能進步這么快,我們最近針對其指控提出了駁回控訴的要求。

VB:你們的顯示技術不同,您使用的是“復合光導方案”而不是光波導對嗎?

徐:使用復合光導主要是為了制造出外形與普通眼鏡更接近的形態產品。我認為,最終哪一種光學解決方案更好,還需要經歷很長的的探索過程。

整個領域努力做的是將類似半導體的技術引入光學領域,這將確保行業在未來30年內將爆炸式增長,因為看看半導體、摩爾定律…你可以將摩爾定律引入技術領域,但這確實很難。如果再看下整個半導體供應鏈,過程是很長的,而且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真正形成。

3-5年前,當人們第一次進入這個行業時,他們對波導真的很樂觀。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弄清楚了整個過程,整個鏈條都準備好了,唯一還沒有準備好的就是設計。但是并沒有那么快,3年前,當我離開Magic Leap時,業界的普遍假設是:“它將在五年內準備就緒。”如今,我認為這將需要5-10年。Facebook也曾經談論到他們的AR方案需要5-10年,因為至少要經歷這么長時間波導的發展才能到真正成熟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