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移動網絡,和國內真的沒法比...

新浪科技鄭峻發自美國硅谷
哎,這5G網絡到底是啥體驗啊?
身處美國科技創新中心的硅谷,住在百萬人口的美國第十大城市圣何塞,看著國內一二線城市都在鋪設5G網絡,我到現在還不知道5G網絡是什么個體驗。別說5G網絡鋪設了,就連基本的移動網絡覆蓋,美國都和國內實在沒法比。
美國國土面積略小于中國;但人口只有3.3億,不到國內的四分之一。城市規模和國內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圣何塞人口103萬,就已經是美國第十大城市了。美國最大城市紐約840萬人口,只有中國最大城市上海的三分之一,和西安人口差不多,在中國只能排到第23位。而第二大城市洛杉磯只有400萬人口,在國內連50名都排不進。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則是人口270萬,大概和黑龍江佳木斯或者牡丹江的人口差不多。
我用的還是美國最大運營商Verizon的網絡。不僅今年的5G網絡覆蓋18個城市里面沒有硅谷,連列出的2020年的20多個城市里面也沒有看到。換個運營商?沒用的,美國四大運營商目前鋪設的5G網絡,都不包括硅谷,也沒有舊金山。
有朋友用的是第二大運營商AT&T的服務,在圣何塞機場下了飛機,發現手機突然就變成5G網絡了。不由得向我感慨,“硅谷就是先進啊,提前用上了5G呢”。
扯吧。這只不過是AT&T一個營銷的障眼法。要是仔細看,會發現5G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字母E。5G E是什么東西?這所謂的5G Evolution實際上就是4G網絡。哪怕你的手機壓根不支持5G網絡,哪怕AT&T根本沒有在圣何塞鋪設5G網路,也要給用戶一個“自己正在使用5G網絡”的假象。因為這個營銷噱頭,Verizon和T-Mobile都在網上各種冷嘲熱炒,第四大運營商Sprint甚至起訴AT&T欺詐營銷。
不過呢,比起Verizon,至少AT&T 2020年的5G鋪設路線圖里是有圣何塞和舊金山的。好吧,至少AT&T總部位于美國德州,對西部的網絡鋪設還是比總部在紐約的Verizon上心一點。其實,Verizon和AT&T原本還是一家人。1983年美國電信巨無霸AT&T因為壟斷問題,被政府強行分拆成七家子公司,這兩家就是其中之二。
不過,就算明年AT&T在硅谷推出5G服務了,我也不準備過去。因為有了5G網絡還得要有5G手機啊。現在AT&T賣的5G手機只有三星Note 10+。iPhone要到2020年秋季才會支持5G。想一下國內現在5G手機都上市這么多部了,美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實在是太缺乏競爭了。
有趣的是,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還要求蘋果幫助美國建5G。或許他沒有反應過來,蘋果壓根就沒有5G電信業務,在這一領域并沒有什么話語權,為了5G基帶芯片還要被迫低頭和高通和解。不過,換個角度理解,如果5G版iPhone全面普及,的確也會促使運營商進一步投資鋪設5G網絡。
蘋果能不能用上5G,得靠高通啊。高通CEO莫倫科夫上周接受美國CNBC電視臺采訪時表示,其實中國5G技術和美國差不多,但中國的5G基站部署速度卻超過美國。
市場研究公司Bernstein預計,今年年底前中國將部署15萬個5G基站,韓國以7.5萬個排名第二(韓國在網絡基礎建設方面一直是數一數二),而排名第三的美國只有1萬個基站。而2020年底前,中國的5G用戶將達到1億人。
那現在美國5G網絡到底怎樣呢?實際上才剛剛起步。
拋開那個“假5G”不提,AT&T上個月底宣布,計劃這個月在美國五個城市推出基于Sub-6頻段的5G網絡,而后明年2月擴大到其他10個城市(終于出現了圣何塞)。而此前宣布的毫米波頻譜5G,則會用于商用5G(AT&T稱之為5G+)。
美國第三大移動運營商T-Mobile本周正式宣布推出“美國首個覆蓋全國的5G網絡”(America's first nationwide 5G network)。聽起來似乎T-Mobile彎道超車了?并沒有。T-Mobile這個號稱覆蓋全美的5G網絡,實際上只覆蓋了2億人,還有1.3億人就對不住了。只覆蓋不到三分之二的人口,也好意思說覆蓋全美?此外,T-Mobile的5G網絡實際上用的也是低頻,是他們兩年前拍賣買來的、LTE網絡一樣在用的600MHz頻譜。
看出來了,除了不愿投入巨資鋪設網絡之外,美國5G網絡部署緩慢還有一個直接原因——低頻頻譜匱乏。Verizon的Ultra Wideband 5G用的是毫米波,所以目前進展非常緩慢,因為相對于低頻段Sub-6來說,毫米波雖然可以帶來輕松突破1Gbps的更高網速,但在穿透力和覆蓋范圍方面存在先天缺陷,需要更多的基站鋪設投入。而美國的低頻頻譜此前被政府和軍方大量占用,私有運營商要獲得成本較高。而我國三大國有運營商在這方面的困難要小得多。
其實,都不說5G網絡了,美國還有很多地區連基本的網絡覆蓋都做不到,別說上網了,連電話短信都做不到。四大運營商的網絡覆蓋圖都在美國中西部都有著巨大的無網空白。因為地廣人稀,運營商鋪設基站的投入回報比太低,私營運營商不愿意在這些山區或者荒野,或者農業地區鋪設基站,哪怕這些地區還是有一些居民。畢竟運營商也不是公益機構,盈利回報股東才是頭等大事。
不過吐槽這么多,美國運營商至少有一點是好的,攜號轉網特別方便。只要你付清欠款,甚至都不需要去營業廳,提供賬號確認身份,二十分鐘就能搞定。
之前有個朋友去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玩兩天,沒有和家里提前打招呼,一樣變成了失聯,國內的家人各種擔心害怕。就算在硅谷,開車往山里走一會兒,或者往中部農業區走,很快就會進入無信號區。
那么這些無網地帶的居民怎么解決通信需求呢?人煙少的地區,那真的就只能享受自然生活了。要是有一些居民的話,那么美國除了四大運營商,還有一些覆蓋面積很小的本地小運營商。四大運營商不愿做的地區,這些小運營商會自己來鋪設網絡,但覆蓋面積也是相當有限的。因為經濟實力不足,在美國政府去年頒布禁令之前,這些中西部小運營商出于成本考慮,采購了不少華為的電信設備。
說個有趣的事情。前幾年很多人在微博上感慨,國內人在地鐵里只知道低頭刷手機,而國外人在地鐵上都是低頭看書。沒錯,這是事實;但這是因為國外地鐵沒有網路覆蓋啊,只能看書和報刊打發時間。2017年,紐約地鐵終于實現了網絡覆蓋,現在再去紐約坐地鐵,你會發現美國人和中國人沒什么區別,都是一樣低頭抱著手機猛刷。
中國也是想向歐美伸出援手的。2011年華為就提出要出資5000萬英鎊,幫英國倫敦地鐵鋪設手機網絡。但英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了華為的大禮包。記得當時也有很多專家分析,英國人就是不喜歡地鐵有網絡,希望可以有不被干擾的空間。
但其實對手機上癮是全人類的集體狂歡。今年夏天,倫敦交通局終于宣布,要鋪設2000公里長的新電纜,在明年實現地鐵通4G網絡。英國網民對此紛紛表示喜大普奔,真香啊。
然而,倫敦居民對他們地鐵的最大愿望并不是通網,而是裝空調。是的,9102年就要過去了,英國首都倫敦還有很多地鐵車廂是沒有空調的。
你那里用上5G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