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7%縣域用戶有零工收入,58同城旗下58同鎮聯合清華大學解碼縣域零工經濟

2019-11-14 趙一軒 IT之家
瀏覽

興起于日本和歐美的零工經濟,如今隨著互聯網的下沉直達廣大縣鎮。日前,58同城旗下鄉鎮信息服務平臺-58同鎮日前聯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縣域治理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中國縣域零工經濟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縣域零工中,31-40歲的青年人占比38.57%,主副業結合的縣域用戶收入更高。

青年零工占38.57%,超9成用戶愿通過零工增加收入

在一線新一線城市中,跑網約車、送外賣、兼職促銷等零工職業,為居民帶來了靈活就業機會。這一趨勢隨著58同城等互聯網平臺的擴張逐漸下沉到縣域市場,給當地居民就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就業機會。對于目前沒有零工的人群來說,43.1%的人群表示自己的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子女)有零工經歷。超過9成的人都表示,有合適機會,自己愿意多一份零工從而增加收入,可見縣域市場人群從事零工的主觀意愿十分強烈,零工行業在縣域市場仍然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據58同鎮《2019中國縣域零工經濟調查報告》顯示,縣域零工從業人群整體結構年輕化,90%以上的縣域零工集中于21-50歲,中青年是零工崗位的“主力軍”。其中,31-40歲的青年占比38.57%,41-50歲中年人占比26.19%,21-30歲的年輕人占比25.54%。由于中青年一般都已成家立業,經濟負擔較大,需要更多工作機會來增加收入、補貼家用。

隨著消費升級和消費下沉的同步推進,使縣域用戶對零工招工等生活信息服務需求越來越大。58同鎮作為鄉鎮生活信息服務平臺,目前已在全國開設一萬多個鄉鎮信息站點,年覆蓋超1億用戶,為下沉市場用戶帶來招聘、房產、二手車、本地服務等優質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務,通過零工等工作信息的廣覆蓋、全發布,促進縣域居民生活和收入水平的提升。

52.27%用戶有零工收入,零工期待提高“隱性福利”

58同鎮《2019中國縣域零工經濟調查報告》還反映出,縣域市場有零工收入的人群已達到52.27%,不過這中間有主副業結合的人群,也有專門打零工的縣域用戶。其中,既有主業收入又有零工收入人群,占總人數的24.72%。有57.26%的人群主業收入在2000~5000元之間,有64.83%的人群零工收入在2000元以下,總收入高于僅有主業或者僅有零工人群。整體來看,這部分人群的主業與零工收入占比約為2:1。縣域市場零工從業者不僅基數龐大,基礎較好,而且發展空間巨大,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增加收入來源的重要工具。

縣域用戶對零工市場的滿意程度不盡相同,58同鎮《2019中國縣域零工經濟調查報告》表明,在滿分5分的前提下,用戶對當前零工市場現狀整體評分3.36,低于對互聯網平臺4.43的滿意度,可見整體零工市場還不夠完善。47.39%的縣域用戶認為,當前零工市場的勞動關系得不到保障,45.96%的用戶認為收益不穩定,還有42.44%的用戶表示缺乏勞動保障、福利待遇不足。這表明,縣域用戶對零工市場的不滿,主要源于收入外的“隱性福利”不夠健全,這也是縣域零工經濟亟待解決的痛點。

零工經濟作為一種靈活就業方式,為縣域用戶增加了就業渠道,提高了收入水平。從2017年開始,58同鎮重點實施深化服務,真正成為鄉鎮信息的連接器,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助力鄉村經濟進入“互聯網+”快車道。

在布局下沉市場的過程中,58同鎮結合“熟人社會”特點,在各地招募當地站長,發布求職招聘、二手車房交易、農產品銷售等信息,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服務,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相信更多縣域用戶將通過58同鎮帶來的零工等就業創業機會,實現收入水平的改善,使下沉市場煥發新的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