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錢堃:分享5G創新成果,攜手中國伙伴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技術創新是科技企業、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源泉,而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則為企業持續創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11月12日上午,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在廣州拉開大幕,本次大會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廣州市人民政府等主辦,匯聚了騰訊、格力、高通等眾多知名企業,共同探討5G等領域知識產權合作及創新發展。
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早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今年6月,我國發放了5G商用牌照,10月31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共同宣布啟動5G商用服務,預計到今年年底,國內5G基站將超過13萬個。5G終端方面,小米、OPPO、vivo、一加、中興等均已發布5G商用手機,讓消費者能夠早日享受到全新的5G服務。
在本屆博覽會的“全球貿易自由化與大灣區創新發展一體化”論壇上,高通全球副總裁、技術許可業務(QTL)中國區總經理錢堃表示,高通是一家專注于基礎技術研發的企業,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580億美元。同時,高通還通過技術許可、芯片產品等方式,與產業界分享自己所開發的技術,降低創新的技術門檻,從而讓更多企業能夠參與進來,最終服務于消費者和全社會。
其中在5G領域,高通很早就在5G基礎技術、原型測試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并成功推出多個5G原型測試平臺、5G調制解調器等產品及解決方案。在我國,高通5G芯片組、測試平臺等已應用于三大運營商5G網絡相關測試,高通還與中興、大唐、華為等通信設備提供商完成了5G互操作測試。
還有消費者最為關心的5G手機方面,包括小米、OPPO、vivo等在內的各大國產手機品牌,基本上都采用高通方案推出了5G手機,是全球首批推出的5G商用手機,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了先發優勢。
在智能手機之外,5G還將廣泛延伸到智能手表、汽車、智能家電等領域,通過與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融合應用,促進萬物智能互聯。錢堃表示,高通對未來5G和AI下的物聯網發展非常樂觀,希望通過“發明-分享-協作”的商業模式,幫助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實現“萬物智能互連”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他同時指出,高通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擁有研發中心和支持團隊,支持中國合作伙伴不僅在國內快速發展,而且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科技創新也是促進區域建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廣東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也提出,加快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對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此次博覽會的成功舉辦,無疑會進一步促進知識產權交流與合作,通過產學研等各方的共同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