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式”創業,輸在了哪?

2019-11-08 歐陽倩 獵云網
瀏覽

羅永浩的今天,是一場早已注定了結局的賭局。

以前,他還能看似輕松地跟“錘粉”們調侃“手機不賺錢,就是交個朋友”,還能意氣風發地在鳥巢訴說“追理想與被嘲笑”之間的事兒。

如今,心愛的堅果手機終局是字節跳動,講究讀書人的“情懷與理想”,卻又被眾人扣上了“老賴”的帽子。

造手機六年,羅永浩與不少創業者一樣,經歷了這條路上必須要走的苦難。只是如今留給他的,除了那兩個多億的債款和一批號稱堅守他不離棄的錘粉之外,別無其他。

懟天懟地,敬畏心何在?

高中輟學,擺過地攤、烤過烤串、倒賣藥材、走私電腦配件......終能成為羅老師,羅永浩有的是將“落魄”轉變為“勵志”的本事。

正是他的鐵齒銅牙,以及被詡為“崇尚自由”、“理想主義”的精神皮囊,讓他成為中國最早的“網紅”之一。

但羅永浩不甘只做一名“網紅”英語教師,他的理想比這要大得多。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微博興起,羅永浩懟天懟地的癖好得以有個空間得到釋放。

與方舟子打嘴炮、怒砸西門子冰箱、為員工揭露鏈家黑中介......如果說這番懟來懟去,羅永浩是“正義的化身”,那他造手機之時對同行的“心聲吐露”,則直接告訴眾人“對創業前輩毫無敬畏心”。

2011年底,蘋果之父喬布斯逝世,這讓羅永浩看到了新一輪折騰的機會。還干啥英語培訓,去做手機呀。

他提到了從小就有的“造物”工匠情結,也提到了對數碼產品的熱愛,還說,和無聊沉悶的傳統行業比,科技行業有無限的可能性。

于是,就有了錘子科技。

“世界上唯一一個會做手機的人是喬布斯,但他死了,剩下一群笨蛋在做手機,我感覺這個重任落在了我肩上”、“小米雷軍和魅族黃章從來都是‘土包子’”、“給我時間,我可以讓你們所崇拜的手機品牌都倒閉”......

懟完比他早入場,比他有產品的同道玩家是“笨蛋”后,羅永浩甚至直放豪言:有天要收購蘋果。

或許在他心中,所有的同行者都是土鱉,只有他和錘子科技做的事才是是高尚神圣的。他被自己的一貫理論蒙蔽了雙眼,以至于他看不清:創業需要”鬼才“,但更需要的是有敬畏心的鬼才。

這樣的言論,激怒的不只是錘子科技的對家,還有對家背后的人和資源。商場如戰場,涉及到的利益和策略,遠不是靠“伶牙俐齒”就能贏的。

口出誑語,制造輿論,空槍還想打個十環靶,這是羅永浩落至今日的第一因。

能力有限,做啥啥不行?

不過也能看得到,而后的羅永浩,一直在吃苦頭。

在錘子科技,產品最終拍板權歸負責人,而手機是羅永浩負責。

但錘子科技造出來的手機還是讓它的“錘友”們失望了。

產品支撐不起自己許下的“情懷”,羅永浩儼然一個孤傲的偏執狂,一步一步將錘子科技送到了懸崖邊。盡管如此,“理想主義”仍然掛在門前,但也難掩其促襟見肘、風雨飄搖的危難處境。

2014年,錘子第一部手機陷入產能危機,銷售慘淡僅售出25萬臺;2015年12月,錘子科技代工廠中天信破產。在經歷了資金鏈緊張、虧損、裁員等一系列風波后,2018年年底,羅永浩卸任錘子科技董事長一職。2019年3月,字節跳動收購了錘子科技部分專利使用權。

既然手機做不成,那就去做點別的吧。大概是命運在捉弄這個“追逐理想的讀書人”,一如在手機行業里的悲慘遭遇,羅永浩的創業史可以被認為是一部“打臉史”:做啥,啥不成。

2019年開年的子彈短信,是羅永浩長期郁郁不振后的一個高光時刻。現在回過頭看,它更像是一次極其虛幻的回光返照。

在那個全世界都在談社交的冬天里,他想和微信聊聊的愿望破碎。聊天寶也成為羅永浩創業歷程中最短命產品,從正式發布到走向死亡,不過三個月。

手機做不成,社交也無望,那就跟著大家一起做做還在風口上的電子煙吧。但此時電子煙品牌RELX悅刻已經占領大部分市場,新品牌YOOZ柚子,曾站隊聲援的FLOW福祿也早他一步有了產品。

在前不久,電子煙被禁止網絡銷售和線上廣告,這無疑又給“小野一下”的羅永浩一記響亮的耳光。

從博客到手機,再從社交到電子煙,一而再,再而三,羅永浩一直在高調地追著風跑,卻總跟不上風眼,每一次都致命地摔下,早已失去了感知疼痛的能力。

事到如今,他留給人們的是什么呢?

實際上,在岌岌可危的日子里,羅永浩也在嘗試變“成熟”,嘗試學會“克制”,不再是拋頭顱灑熱血的純嗨,愿意把微博交給公司管理以防自己頭腦一熱發出的言論再次影響公司。

但創業是一次次在懸崖邊上作抉擇而壘砌的高樓,如果聽不到其他聲音,就只會往一個方向傾斜。

能力裝不下野心,徒留賣情懷充面子。但凡羅永浩的能力能趕上他的嘴炮,“理想主義創業英雄”這個人設或許就成功了。

光說不練,造不出配得上他“情懷”的產品,這是陷進這幅泥潭的第二因,也是最致命的。

情懷故事,誰在買單?

這年頭,老賴多了(看看P2P和區塊鏈行業),突然有個人跳出來承擔本該承擔的責任時就顯得難能可貴。

羅永浩自稱“錘子公司欠債6個億,已還了3個億,其中他本人也各種方式籌錢幫公司還了數千萬。公司因經營困難、資不抵債時,申請清算破產,然后重新創業會輕松得多。而合理合法地賴掉公司債務的最省事方法就是破產清算。”

但他忘了是怎么將公司一步一步做到負債累累;忘了債主上門追債時、甚至訴狀遞過來時,他避而不出席的態度。

站在他這款“自白”背后的是一眾拿不到貨款的供應商們,是錢打了水漂的投資人們。

2019年初,錘子手機的供應商們簇擁在錘子樓下,在北京深冬的大風里,靜默抗議。另一邊,北京蔚來無限科技有限公司的CEO王凡語看了看網上的新聞圖片,瞟了一眼來自錘子、樂視的欠款合同,冷冷地說:“我對他們能不能回款這事,根本就不抱期望。”

在他眼里,過于注重UI和交互,醉心于可以制造話題的微創新,卻但在深度影響用戶體驗的軟件代碼質量上卻沒有太多關注。

“沒有人逼他們創業,預判力和承受力是一個創業者最基本的素養。情懷和夢想其實是一個人的私事,可以拿來忽悠投資人,但不要奢望它為你的產品帶來附加值”。

只是面對羅永浩、賈躍亭們的欠款,供應商們能嘆氣的只能是“在一個充分激烈競爭的市場,唯一能做的就是,增強和積累自己的抗風險能力。”而對于那些賣慘苦逼“的故事,“同情”是最不值得的。

可另一邊的羅永浩,依然訴說著他的創業故事:“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

詩和遠方在血雨腥風的商場上,太不值錢了。有創始人對評價稱,“相比老羅,最慘的是被拖款的供應商的錢,他們是最無辜的;然后是投資人,也損失慘重。”

在這條道上,除了夢想,還有用戶、員工、股東、投資人、債權人的茍且。一次債務拖欠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不爭輸贏,怎么給那些出資的血汗錢一個交代。那些沒有人設的供應商們,又該如何去訴苦?

“創業情懷還是要有的,但是現在的情懷可能更加需要能深切的讓用戶、客戶切身的體會到益處。老羅在最近一些年,主要是消費自己的人設和打情懷牌,而不是創造情懷。但是相比其他成功的同行們,比如華為手機,他的情懷厚度,就要差太遠了。”

沒有確切站在供應商、投資人等合作伙伴的利益角度上,這是羅永浩被萬千民眾討伐的第三因。

折騰不止,未完待續

用羅永浩去年的話講,錘子科技內部經歷了兩個周期,早期是窮嘚瑟,是純浪;后來做企業經驗豐富了一些,后來要么就不浪,要么就是戰略性、戰術性地浪。

從沒考慮過商業模式的牛博網,到想做第二個蘋果的錘子手機,再有“想和微信聊聊”的聊天寶,和最后欲撬動中國煙草的小野電子煙。

因果使然,棋局至此,早有預判。

不過,羅永浩的理想并未終結,他依然癡迷產品的形態,依然相信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是值得的。

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磕磕絆絆,注定是羅永浩的創業宿命。

就比如接下來十二月的發布會,這回又是個什么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