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成年人玩網游實行時間管理,中小游戲公司將再度洗牌

2019-10-23 向陽 上游新聞
瀏覽

網絡游戲多被視為兒童染上網癮的“罪魁禍首”。

10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初次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草案新增“網絡保護”章節,對網癮防治、網絡有害信息傳播、網絡暴力、網絡隱私等作出規范,明確規定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游戲實行時間管理。

消息一出,立即受到廣大網友的“擁護”,紛紛表示贊同——

或許受此消息影響,騰訊控股今日低開低走,股價下跌6.2港元。作為網游的頭部企業,騰訊的走勢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個問題自然而然地飄了上來:網游惹誰了?

騰訊和網易,苦盡甘來二人組?

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還是難度太多,我們都有很多“不可說”。

但如果從網游這個行業的具體參與者著手:騰訊和網易,看看它們的狀況,或許能感知到一些從現象到本質的東西。

眾所周知,國內移動游戲對游戲玩家用戶的滲透率已超90%,移動設備帶來的紅利如今已經接近極限。

近三年,網易的凈利潤增速一路走低,并于2018年首現負增長。

兩個巨頭誰也沒能幸免于行業的回調時刻。

不過,經過2018年的行業調整之后,中國手游行業在今年Q2迎來了一波新的爆發。SensorTower數據顯示,2019年Q2中國AppStore手游收入達到28.1億美元,創季度歷史新高,環比上漲3.4%,同比上漲11.7%。

中國手游市場收入榜頭部位置依舊由騰訊和網易壟斷,目前在國內乃至全球的手游市場中,仍然未有游戲廠商能夠動搖到這兩大巨頭的市場地位。

存量搏殺階段,中小廠商之殤?

在宏觀經濟滯漲的大背景之下,各領域資本與投資者都捂緊了錢袋子,之于游戲來說,下一場新技術革命尚未可知。

根據伽馬數據,2018年中國游戲市場增速僅為 5.2%,創十年新低,行業的邏輯由增量轉向存量。

在存量的搏殺中,騰訊和網易這樣的頭部玩家反而獲得利好,中小企業在國內市場將愈發難以彎道超車。

中小游戲公司的處境,用盛大副總裁譚雁峰的話來說就是:

“游戲行業的三年荒:產品荒、流量荒、用戶荒,這三荒將最終導致錢荒”。

沒錢,沒產品,沒流量,沒用戶,游戲行業的洗牌在所難免。

換個角度看新政:很可能不是利空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門就發出調控信號,印發通知要“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事實上,科學的管理和充分競爭的市場,才會涌現出在世界上擁有較高知名度、影響力的作品。

所以說來說去,網游沒惹誰,網游只是該管管了。

新聞鏈接

互聯網大會關注網絡空間未成年人保護:需各方共同努力

近兩日,在浙江烏鎮舉行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網上未成年人保護與生態治理分論壇上,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也為如何為未成年人營造更好的網絡環境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 劉烈宏——

應當充分借鑒國際通行規則和各國成熟的法律法規規定,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建設。在《網絡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基礎上,結合互聯網發展狀況,進一步細化聚焦,完善保護機制,規范上網行為,為未成年人網上權益保護提供有利的法治保障。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秘書長 朱錫生——

家長要提升網絡使用的技能以協商尊重的方式與孩子開展交流。要建立積極陪伴的關系,積極承擔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角色。

知乎創始人 周源——

當流量之爭變成了質量之爭,優質的內容和優良生態已經不是及格線,而是一家企業是否能走得更遠的核心和關鍵。互聯網企業在堅守責任的同時,更要做主流價值的裂變器,正能量的放大器,社會進步的推動器。

演員 胡歌——

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是一個公民,我們在互聯網上同樣也是一個公民。我們雖然未成年,雖然目前還沒有實行實名制。但是我們依然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這也是從未成年人到成熟的一個過程一個標志。

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 任宇昕——

未成年人保護是騰訊發展的生命線。健康系統已經覆蓋了騰訊游戲超過97.3%的活躍用戶,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長和游戲消費都得到了明顯控制。騰訊將在今年內,把旗下所有游戲都接入到健康系統中,不能接入的會一律停運、下架,確保每個未成年人都得到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