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找房的科技沖鋒戰

2019-09-05 Luci 極客公園
瀏覽

現場有驚嘆聲發出。

此時,惠新宸正在展示一項名為「貝殼未來家」的新產品功能。貝殼未來家能夠直觀體現一套簡陋房源裝修前后的對比,這一功能基于物品識別技術,將房屋三維戶型圖與智能設計相結合,通過家具、風格的實時渲染和拼接,在短時間內將購房者腦中的裝修方案具象化。

在裝修風格方面,貝殼未來家支持用戶自行選擇不同的方案,比如單身貴族、二寶家庭、老人同住、寵物家庭等。而且,通過自動拖拽,用戶可以更改家具配色以及物品的擺放方式,實時渲染出更改后的 VR 效果。惠新宸強調,貝殼未來家中的家具都是真實存在,伴隨著功能的不斷完善,用戶將來甚至可以實現一鍵購買。

這是 2019 重慶智博會上的一幕。「這并不是炫技」,身為貝殼找房技術副總裁、如視事業部總經理的惠新宸覺得對于用戶而言,買完房是房產交易的結束,也是居住生活的開始。裝修是買房到居住的過渡期,這個過程漫長且充滿不確定性,貝殼未來家這一功能將漫長工期的體驗縮短和前置,讓用戶即刻感受到家的溫度。

此外,「樓盤字典」、VR 看房、AI 講房等功能與貝殼未來家一同構成了貝殼找房產業智能化落地樣本的技術拼圖。一項新技術的落地和應用,不是簡單的堆砌功能,而是與行業重要場景深刻結合。如視 VR 看房技術(軟硬件)已經走在大規模應用的前列,開始向其他行業輸出服務。

相比其他行業, 居住領域一直以來都處于信息化薄弱的狀態。將長遠目標視為「支持全行業實現信息科技共建」的貝殼找房,正在將「科技驅動」、「產業智能化」的標簽烙印在自己身上,并試圖改變整個行業。

一年成績單

走進新居住的良夜,并不那么容易。「奔波 2 小時,看房 5 分鐘」,這是房產經紀行業長期以來的真實寫照。信息不透明、房源不真實,也是買房租房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對此,惠新宸表示,貝殼找房所推出的如視 VR 看房科技和「樓盤字典」系統就是為解決這些用戶痛點而探索研發的。

據悉,從 2008 年開始,鏈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搭建了行業首個不動產基礎數據庫,用房間門牌號、標準戶型圖、配套設施信息等多維信息定義一套房屋,從底層數據上保障房源真實性。這便是「樓盤字典」的雛形。

2018 年,孕育自鏈家的貝殼找房問世,并首次將「樓盤字典」開放給全行業。為了推動全行業的「真房源」,貝殼找房并沒有吝惜自己的「核心武器。」目前「樓盤字典」已通過實現「七級地址管理+唯一坐標+433 個字段」來描述一間房屋,為每一間房屋描繪畫像,盡可能地滿足客戶的找房需求。

隨著越來越多行業伙伴開始依托貝殼「樓盤字典」打造真房源服務,帶來更多業主、客戶、經紀人、平臺之間交互產生的海量數據,樓盤字典數據庫正越來越充實。截至 2019 年 7 月,樓盤字典已經覆蓋全國 325 個城市、1.94 億套房屋。

在 VR 服務開發方面,貝殼找房更是不遺余力。歷時 2 年時間,投入超過 2 億,將如視事業部定義為一級事業部,并成立了超過 2000 人的攝影團隊等等,打造了 VR 看房、VR 講房、VR 帶看、AI 講房等沉浸式智能看房體驗。

貝殼找房APP VR看房功能界面

投入 2 億之后,如視 VR 看房給出的量化成績單是:第一個落地的成都市場有 VR 的房源人均停留時長提升了 381%,用戶 7 日內人均看房效率提升了 140%,相比電話熱線,使用 VR 帶看功能轉化為的經紀人商機提升了 215%。此外,借助 VR 技術,貝殼找房一年多來又收集了超過 160 萬套房屋的三維立體模型數據。

據了解,貝殼找房上線一年來,已進駐全國 102 個城市和地區,連接 2.8 萬家門店和超過 29 萬新型經紀人,入駐平臺的新經紀品牌超過 216 個。截至 2019 年 8 月,如視已在全國 110 個城市采集和重建了 206 萬套 VR 房源,日產 VR 房源 10000+。

成立一年多,這份成績單已足夠耀眼。而數據的價值在于充分利用而非擁有,在智能化時代,誰掌握了數據就掌握了主動權,但用好數據才是關鍵。如何將數據利用最大化,構建數字化空間一直是貝殼如視事業部研究的方向。惠新宸坦言:「目前房產服務行業的數據化程度較低,我們需要進行海量數據采集,所有智能化的基礎就是數據,有了這個基礎后才能進行后續的數據開發和迭代。」貝殼找房推出一年獲得了令行業矚目的成績, 與其堅持標準化、數據化和智能化密不可分。

新居住時代

技術只是一種手段,核心在于如何更大程度滿足用戶的需求。貝殼找房 CTO 閆覓在此前 4 月 23 日舉辦的 2019 貝殼新居住大會上提到,貝殼找房的技術指向除了有方便用戶還要賦能經紀人、電工、攝影師、裝修、設計師等居住服務領域服務者。

從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層面來看,貝殼找房從出生就扎根在產業里面,對于將互聯網等技術應用到產業內具有先天的優勢。但這距離智能化仍有不少距離。惠新宸認為,居住領域還遠沒有到智能化的階段。智能化的前提是標準化和數字化。在居住領域有三個要素:房、人、流程。居住領域要想智能化,首先要把這三要素標準化、數字化。

比如,貝殼以樓盤字典、戶型圖、VR 等形式定義了物的標準;以貝殼分、職級體系定義了經紀人服務的標準;以各種各樣的系統定義了各種作業流程的標準。基于標準化和數據化, 貝殼找房可以獲得海量有價值的數據, 同時為實現智能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未來的新居住時代,惠新宸堅信,伴隨著 5G 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將漸漸下沉至人們的日常生活。「貝殼找房將不斷迭代看房、講房體驗,甚至實現在線裝修和家居產品網購,讓居住行業不再只是傳統的、孤立的;同時,對于提升經紀人工作效率,貝殼找房也會充分改進他們的工作方式,減少重復勞動,促進經紀人水平的提高。」這顯然是一項長期而繁重的投入。

以往,花錢買流量,然后把流量快速變現,其實是一個資本的游戲,不是一個產品的進化。讓用戶到達目標更簡單、花錢買未來,而不是花錢買用戶,這是貝殼進化的核心邏輯。正如鏈家董事長左暉曾經一直向公司內外強調的,「做難而正確的事,慢點可能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