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重拾“造車夢”

2019-08-30 Tony 投中網
瀏覽

蔚來召回、減員、自燃等負面纏身,小鵬汽車遭遇車主維權的檔口,自帶熱搜體質的董明珠再次被傳涉足智能汽車行業。

近日,威馬汽車CEO沈暉發微博表示,“將牽手格力,共同探索出行與家居智能化場景的無限可能。”

根據8月23日雙方戰略協議,雙方將在智能制造、車家智能互聯等智能化相關領域,以及整車制造相關、高端設備輸出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并將共同探索在渠道方面合作的可能。

消息一出,各界議論紛紛,董小姐是否想重拾“造車夢”,還只是一種營銷噱頭?

對此,家電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劉步塵在接受投中網的采訪時表示:“無論如何,目前格力集團轉讓格力電器15%股權的事宜尚未塵埃落定,若此時格力電器進行大的戰略性投資決策,肯定是不合適的。”

敏感期的格力電器

任何重大決策都可能影響接下來的股權轉讓

威馬汽車是繼蔚來汽車之后第二家實現交付的造車新勢力。在目前的新造車企業中,僅有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三家實現了一萬輛交付,從乘聯會的最新數據來看,威馬汽車2019年上半年的銷量達8747輛,在三家中位列第二。

“這一次格力電器和威馬汽車的合作,其實就是一個業務層面的合作,沒有向外界解讀的那么高大上。沒有那么的復雜,就是格力電器賣給威馬汽車它的智能制造裝備,就是汽車機器人,類似美的旗下的庫卡機器人,用于汽車制造。” 劉步塵分析表示雙方應該只是單純業務方面的合作,因為現在的格力電器正是敏感期,新的大股東到底是誰,還沒有塵埃落定,這個時候,董明珠做出任何重大的戰略性決策,都可能影響接下來的股權轉讓。

2019年8月13日,格力電器發布《關于控股股東擬協議轉讓公司部分股份公開征集受讓方的公告》,表示格力集團協議轉讓其持有的格力電器902,359,632股股份,占格力電器總股本的15%,股份性質為非限售法人股,轉讓價格不低于44.17元/股。在這次股份轉讓之后,格力電器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或將發生變更。

格力電器5月22日曾召開意向投資者見面會,其時共有厚樸投資、淡馬錫、高瓴資本、博裕資本、珠海通沛、華能貴誠信托、匯添富基金等25家機構參與。

當時,曾有業界人士認為董明珠等格力管理層及經銷商有可能參與受讓部分股份。不過從最新的受讓方征集方案來看,劉步塵認為,以董明珠為主的格力電器高管接手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參與受讓的任何單一法律主體,支付金額須達133億元,“董明珠及其一致行動人可能面臨支付困難。”

由此一來,格力電器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在未來發生變動的可能性或將增強。

攔不住董小姐任性的董事會

或將在改選后對董明珠的決策形成制衡

“格力近期的投資決策用‘激進’似乎還不是很準確,準確說應該是投資‘太過隨意’,‘缺乏內在邏輯性’。”劉步塵評論道,近幾年格力電器在空調之外如冰箱、洗衣機、小家電、手機、高新科技等領域均有涉足,但整體效果欠佳。

事實上,在格力與威馬合作之前,格力電器就曾于2016年8月擬作價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權。這一方案最終并未獲得股東大會的通過,董事會現場董明珠當場發飆,“五年不給你們分紅又能把我怎樣?”最終,董明珠個人拉來王健林、劉強東,以及中集集團和燕趙金匯基金,共投入30億元取得了22.4%的股權。在這一過程中,董明珠前后累計為珠海銀隆投入了20個億,占股比例達17.5%,為銀隆的第二大股東。

然而2018年初,便傳來了供應商在銀隆門口要債的消息。其后,銀隆在多地相繼爆出停工、員工出走和糾紛的負面消息。

“其實造成格力這幾年投資‘太過隨意’,‘缺乏內在邏輯性’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格力電器的治理結構有問題,無法對董明珠個人的隨意決策形成制衡。二則格力電器過度依賴空調單一產業,董明珠急于突破這種局面。”劉步塵表示,在格力電器的股權轉讓完成后,會有新的大股東入駐,到時候董事席位肯定會出現調整,新的大股東所擁有的話語權,將對董明珠的決策形成制衡,“董明珠這一屆應該不會有問題,畢竟新的大股東也需要格力電器保持平穩,但是下一屆的機會就很小了。”

對此 ,華創證券分析師龔源月在近日研報中表示,這主要是由于格力電器所有權的性質造成的,“從目前來看,格力電器的股權結構較為分散。格力的前十大股東持股占比僅 48.2%,其中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8.22%,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持股8.91%,為公司第三大股東;公司董事長董明珠持股0.74%,為公司第八大股東,其余十大股東為保險等財務投資者。總的來說管理層持股比例還是比較低的。”

龔源月認為,“若本次混改成功,格力電器的公司治理將朝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也有望實現更加積極靈活的股權激勵措施,將管理層和上市公司利益綁定,管理層釋放業績的動力更強,更有利于股東利益最大化。”

一旦董明珠離開格力電器

格力電器是否還是今天的格力電器

2019年1月16日,格力電器剛剛完成換屆選舉,董明珠高票當選。這意味著現年65歲的董明珠將很有可能連任格力電器董事長至2021年。

“格力電器管理層尤其是董事長人選三年后可能會發生變動,一旦董明珠離開格力電器,格力電器還是今天的格力電器嗎?這同樣也是集團管理層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劉步塵補充道,一方面,在整體家電行業承壓環境下,格力電器對空調單一品類過度的依賴使其抗風險能力明顯低于其他幾家白色家電品牌,另一方面,董明珠急于突破這種局面,卻做出了很多“缺乏內在邏輯性“的投資決策,這就使得格力電器處于某種較為尷尬的局面之中。

2019年4月29日,格力電器2018年財報剛一出爐,國際大行花旗便將其評級由買進下調至賣出,并將格力電器目標價由58元/股下調至47元/股。下調評級原因為格力電器2018年派息比率48%低于2017年的60%,且全年業績表現欠佳。

中國銀河國際也在5月10日給予格力電器40元/股目標價格,該價格是近兩年以來格力電器在投行評級報告中的低價。

面對業績的質疑,2019年7月31日格力電器宣布將為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15元(含稅)分紅,這次分紅格力電器共將拿出超90億元的真金白銀。然而截止至2019年8月27日發稿前,格力電器仍未公布其2019年上半年業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