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一罩難求”,即使著急你也要注意這些!

寫在前面:
各位艾瑞網的讀者大家好,好久不見,今天是小艾在家復工的第一天,問候大家!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大家也要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多通風。
也向在抗擊疫情中的醫務工作者、行政人員、在崗位上堅守的普通人致敬!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全國人民的正常生產、生活面臨極大的考驗,在疫情嚴重地區防護物資短缺的同時,由于物資的統一調配,大部分其地區的居民們也開始為僅有的口罩庫存發愁。
近一周開始各大電商平臺,本地生活平臺上面掀起了口罩搶購熱潮,甚至有的平臺一度陷入崩潰狀態。
據艾瑞網了解2月8日上午10點網易嚴選上架了一批口罩,大量用戶的突然涌入導致軟件崩潰。
因為口罩重回人們視野的它們
如上文圖中所示,網易嚴選崩潰沖上熱搜后,有些網友甚至對這個平臺感到陌生。的確,在這兩年的電商流量廝殺中一些處于中部或者尾部的電商平臺很難掀起浪花。
根據艾瑞數據顯示在疫情發生之前2019年的12月網易嚴選的月獨立設備數為49萬臺,在網絡購物排名中排名第47。
小艾查詢最近其他有定時上架口罩的網購平臺,除了天貓的一些官方旗艦店之外,還有小米有品、網易考拉、返利網App、剁手幫App、多點App。
(部分電商平臺口罩預約、購買頁面)
其中小米有品和返利網App幾乎是定時每日定時上架口罩,不過經過測試,搶購到手的概率非常小,可見上架的數量不多,并且有一部分口罩的發貨時間也要等待很久。
不少網友為了搶購口罩,下載很多App,還有些海淘產品需要等待比較久的物流時間。在疫情面前,人人自危,囤貨的心情可以理解,不過還是要小心成為電商平臺們拉動日活的工具。
根據艾瑞數據可見,在2019年這些電商平臺的獨立設備數最高沒有超過50萬臺。
缺貨情況下的亂象叢生
上文中講述的電商平臺雖然極難搶購到每日上架的口罩,但是在產品的質量和渠道方面是有保障的,在小艾觀察目前火爆的口罩搶購潮中,還出現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
目前的貨源緊缺大多數口罩都存在這一定程度的溢價情況,國內貨源稀缺目前電商平臺上面出售的大部分為日韓生產的類 n95口罩,價格目前在20~28RMB(高于此價格不建議購買,存在價格虛高)。
在小艾觀察到的幾個偶爾會上架日韓生產的類 n95口罩店鋪,有些買家在群里交流購買經驗。
(圖片僅供參考,該店鋪的質量問題有待考證)
除了產品質量有存疑的問題,小艾觀察到微博上有一個叫做#樂翡#的話題也是關于口罩售賣的話題。
因為淘寶群內上架和店鋪上架的問題,網友產生了爭議,后來店家決定不再上架口罩。
目前還在上架口罩的淘寶店鋪,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不論是質量還是庫存。此外,搶購口罩還帶火了另外一條“黃牛”產業鏈。
不過,截止今天艾瑞網在閑魚詢問代拍口罩訂單,已經有部分黃牛回應不再接單代拍口罩的訂單。
關于口罩的購買,目前看來還是更加應該選擇靠譜的官方渠道,在日常口罩的使用方面我們也該節約、合理的利用。
口罩生產、使用會不會發展為主流
日前澎湃新聞采訪中國最大的“口罩之鄉”河南省長垣市,在春節期間在當地的各家衛材廠前,年初停滿了來求口罩經銷商的車輛甚至有外地趕來的救護車,當地的廠商負責人表示,“建廠十幾年沒有見過救護車直接過來拉貨的場景。”
(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當地的廠商也在臘月二十六全面復工,工人每天上班十四個小時進行生產。
早在今年春節之前二級市場生物醫藥板塊異軍突起。截至2020年1月20日中午收盤,碩世生物(688399.SH)、聯環藥業(600513.SH)、魯抗醫藥(600789.SH)、海王生物(000078.SZ)等多股漲停。
截至2月9日零點前,口罩概念股成交額261.38億,板塊漲幅2.7%。
(圖片截止2月9日23點)
其中前三名的企業漲幅均超過9.99%,其中排在第一名的奧美醫療是武漢本地的醫療企業。
在疫情發生之后,許多非醫療企業開始生產口罩等醫療器材。
●中石化緊急尋找口罩生產線,2月7日中午,中國石化已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即將進入設備安裝程序。
據初步估算,到2月10日,中國石化將助力新增口罩產能13萬片/日,2月29日,實現新增產能至60萬片/日,3月10日,實現新增產能至100萬片/日以上。
●比亞迪、廣汽集團、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也表示已經開通生產線準備進行口罩生產,上汽通用五菱的生產線將于本月內建成投入使用,共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以上。
●紙尿褲廠商爹地寶貝抽調一半人力,新增口罩生產線預計2月15日交付口罩。
●富士康也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在集團龍華園區內首次引入口罩生產線,并于2月5日實現試產,這條生產線預計可日均生產10萬只口罩。
......
在疫情與需求面前許多企業都進行了靈活的轉變,這引起了大眾的思考,及時疫情過去,佩戴口罩是否會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日常。
其實在鄰國日本,戴口罩是當地人的生活習慣。
日本人日常佩戴口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因為為了防止吸入花粉(20世紀50年代,日本為改善環境問題種植了大量杉樹,杉樹之間的花粉傳授讓很多人成為了花粉過敏者)
第二,為了阻隔飛沫傳染疾病,在日本生病時戴口罩是一種禮貌,他們認為這是都負責對他人對自己負責的行為。甚至有日本民眾接受采訪時說到,“我的媽媽讓我在家里戴口罩(即使我睡覺了!),因為她相信這會幫助我減少咳嗽。她認為這有助于保持我呼吸的空氣中的水分,并保持我的嘴部區域溫暖。”
第三,是為了緩解人際交往中表情所帶來的尷尬,口罩是一個很好的裝飾物。戴上口罩可以減輕他們的社交壓力。
有調查顯示日本口罩的花樣種類是世界上最多的,在這次疫情期間也有不少民眾在日本購買到許多口罩的物資。
反觀我國,即使在人口眾多,有些地區空氣污染情況較重的情況下,在2019年以前,有數據顯示我國口罩產業品牌數量較多,具有影響力的口罩品牌企業卻很少。行業企業品牌市場占有率較低,前三企業品牌占有率沒超過20%。
(圖片來自中國產業信息網)
2016年我國才正式制定口罩行業的標準。而中國早期口罩行業標準還不完善,使得洋品牌搶得先機 ,霧霾初起,消費者處于恐慌中,3M依靠品牌優勢迅速進入日常防護市場。其N95系列口罩持續熱銷,市場業績驕人。據淘寶官方數據統計,霧霾高發期3M單日銷量破15萬。
另根據第三方咨詢公司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口罩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我國醫用口罩是國內需求主要產品,增長速度低于其他口罩,其他口罩需求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圖片來自中國產業信息網)
本次疫情大大推動了我們國家口罩產能的提高,也為人們的健康防范意識敲響警鐘。
可以預見在疫情過去之后,我們對于口罩的使用認知會來到一個新的層面,預防比治療更重要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我國雖然是全球主要的口罩出口國家,但是一些高端產品還需要大量從國外進口。國產口罩產品競爭尤為激烈。
工信部最新數據也顯示,中國口罩的總體日產量可超2000萬只,產能之高堪稱全球第一。
相信不久,口罩行業也會邁入熱門產業之一,也期待更多環保、多效、美觀的口罩產品上市。
參考資料:中國產業信息網《2018年中國口罩市場規模、產品結構及競爭格局發展》